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四爷党  宠文     

清朝赈灾制度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胤禛还真没有说话,他说一会儿回来,还真就是一会儿。大概过了一盏茶时间,胤禛便又回到了若曦的屋子,继续和她一起用膳。

马尔泰若曦李谙达找你什么事?

胤禛笑道

胤禛(雍正帝)他来传达皇阿玛的口谕,说是。桃花汛眼看要下来,让我找马齐商量,派人出去巡查一下黄河河防,把情势汇总儿奏给皇阿玛,看哪些省该免赋,哪些府该赈济,都要心中有数。

若曦点头说道

马尔泰若曦原来如此。

“荒政”,即救灾制度。清代荒政涵盖备侵、除孽、救荒、发赈、减粜、出贷、蠲赋、缓征、通商、劝输、兴工筑、集流亡十二个方面,大体上反映了古代中国救灾制度所能发挥的作用。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灾荒发生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清政府把救灾作为一项既定国策来对待,调动全国力量与之斗争,以期有所补救,这种救灾制度,当时被称为“荒政”。

蠲免,遇灾蠲免(豁免)钱粮,是清代救荒的重要措施。蠲免是国家将应向人民征收的赋税减少以至免除,其中以灾蠲为最重要。蠲免须征得皇帝批准,并在受蠲免之地张榜公布。如蠲旨未到而钱粮已征,可抵作下年赋税。说白了就是根据灾情减免税收钱粮的措施。

清代灾蠲实行较早,早在顺治二年,免直隶霸州等八县水灾额赋。但蠲免的数量最初无定制,至顺治十年,才将全部额赋分作十分,按田亩受灾分数之程度酌减。以后各清帝相继增加灾免比例。康熙、乾隆时期常常普免各地钱粮,若于普免之年遇灾,可将因灾议蠲各州县延展至次年补行蠲免。

蠲免的具体做法是,凡遇蠲免钱粮,各州县查明应蠲应免数目,预期开单申缴藩司核实,然后发回刊刻填给各业户收执,仍照单开各款进行大张告示,以示遍行晓谕。为保证灾蠲的正常实施,在执行蠲免过程中,对官吏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惩。

如对灾地钱粮获准蠲免之旨未到而本年钱粮已征则应“准流抵次年应完正赋”的情况,官吏予以蒙混隐匿的,则“照侵盗钱粮律治罪”;对准予蠲免,应刊刻免单,按户付执的情况,若官吏奉蠲后不给免单,或给而不实,则要以“违旨计赃论罪”。

康熙六年,还详定五条处分条例,凡违例者,“州县各官,俱以违旨侵欺论罪”,若上司不行稽查,则降级调用,若上司是察而不纠,则“照徇庇例议处”;此外还有罚俸、革职等惩处规定。蠲免是清代最为重要、最为常见的救灾措施之一。

清朝中前期196年间总计约免一亿二千余万两。如再加上所免灾欠,灾蠲总数约在1.5亿至2亿两之间,清代蠲免钱粮是历史最多,此处比较好理解,后面内容过多,就不多讲了。

赈济是指用钱粮无偿救济灾民。

著有《救荒全法》的宋代董煟说:“救荒有赈济、赈粜、赈贷三者,名既不同,用各有体。”明代林希元则说:“救荒有三便:极贫民便赈米,次贫民便赈钱,稍贫民便赈贷。”虽然其说辞微展异,但对最贫之民行赈济则是一致的。

清代赈济的物质主要是米谷,若米谷不足可银米兼给或以米折银。赈济的形式主要有正赈、大赈、展赈、摘赈以及煮赈和工赈。

地方遇水旱灾,不论成灾分数,不分极次贫民,先直接赈济一月,称为正赈,也称为急赈或普赈,再上报皇上,待勘灾审户之后,再按灾情情况确定灾情等级和赈灾时间。

大赈为凡成灾十分者,极贫在正赈外加赈四月,次贫则加赈三月,若地方连年灾歉,或灾出异常,须将极贫加赈五六个月至七八个月,次贫加赈三四个月至五六个月。

展赈为大赈完毕后,灾民生计仍然艰难,或次年青黄不接之际灾民力不能支,可临时奏请再加赈济一至三月不等。

摘赈为对应赈者在非常情况下灵活选择的一种应急赈济措施。

除直接发米发银外,赈济还有煮粥赈济。赈济的另一种形式是煮赈,也即赈粥。清代煮赈仍以设粥厂为主,为完善粥厂秩序,采取了男女分别排队,逐一领取等措施。

近城之地设粥厂,僻远之乡则于二十里内设一米厂,煮粥。同时清代政府每年从十月初一至次年三月二十日会在京城和各地方煮赈,都是为那些流浪的灾民准备的。分发的粥,浓度要以“立箸不倒、裹巾不渗”为准。为方便灾民休息,还要专门用芦席搭起遮风避雨的地方。粥赈也非常人性化,对年老体弱或有残疾的人士开设特别通道,并为妇女搭起临时厕所等。

“立箸不倒、裹巾不渗”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清政府要求开设的赈济灾民的粥厂。分发给灾民的粥,浓度要达到筷子插上不会倒,毛巾裹着不渗水的标准。

工赈也是经常施行的赈济方式,是指在灾年由官府出资兴办工程,日给银米,以招募灾民。工赈所办工程,多与水利相关,具有积极的救济性质,且为将来的生产做准备。

通常,清政府会考虑到百姓疾苦,尽量让工赈落到实处,比如规定,“向例每逢闲月,听贫民尽数到工执役;若农忙之时,即有紧要工程,大率三丁抽一,其余任其耕种”。

说白了就是通过促进就业解决脱贫,兴建防灾、水利这种公益性工程,一方面促进灾民就业解决灾民生活,一方面可以兴修公益性工程对以后的农业生产和防灾起到积极作用。

灾赈数量估测。根据清代地方官奏报赈济开销和办赈情形的奏折等资料,清代平均每年赈济用银约230万两,这一数额在嘉庆朝《大清会典》所列十二项常支中仅次于晌乾、公廉之款而居第三。

乾隆朝灾赈支出最大,如以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收支额为准,乾隆时期年平均救荒款项约占全部财政支出的12%左右。清前期196年救荒用银约为4.5亿两。

而康熙这次交给胤禛的任务就是让他黄河流域的桃花汛眼看要下来,让他派官员巡查一下黄河河防,然后根据视察结果,汇总一下报给康熙。看看哪些省需要蠲免,哪些,哪些府该赈济,具体蠲免多少、赈济多少。要有个大概的数据,也好提前准备好钱粮,以备不时之需。

胤禛(雍正帝)兹事体大,我准备亲自带人去一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京,我不在的时候,你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上一章 无题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最新章节 下一章 清朝赈灾制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