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胜新婚,一阵翻云覆雨,小两口都兴奋的睡不着了。
庆贺知道她听不到,但是感受到她的温柔,感受到她的辛苦。
庆贺搂着蓉儿日渐消瘦的身子,蓉儿蜷缩在夫君的怀抱里。
“蓉儿,我是随大部队走的,部队缺医生,115师**的部队,路过咱们这里。真巧,徐华山在里面,他原名舒华。这也不一定是真名。部队上都这么叫他。他对我说,你已经成了名人,想抓你的人,不少。国民党,日本人。我们是联络站都转移了,换了新人,不如一起走吧。我就跟着走了……”
庆贺拍拍打清鼾的蓉儿,知道她听不见,但是不和老婆说点什么,心里不得劲。
庆贺回来了,依旧和往常一样早出晚归,上班下班。
逗逗孩子,教孩子《三字经》《弟子规》,因为他发现,这孩子满嘴的“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勤梳洗,爱干净,学针线,莫懒身,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
他知道蓉儿只学了《女儿经》不教这个教什么呢?
突然眼睛一亮,他把满儿带到坐诊的看中医身边,“王郎中,麻烦你从今天开始,他就是你的徒弟了。这孩子头脑灵光的很,学中医可以。”
这位王郎中已过花甲之年,直奔古稀,不想拒绝,不在收徒。
可是大少爷对我不薄啊,每年都有不少的孝敬。
看看这孩子的天赋吧,也许会知难而退了呢!
试了几句汤头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谁知这小家伙,一字不差的跟了下来,乐的老郎中直捋胡须。
庆贺也觉得这孩子的聪慧了不得。拜托老郎中严格教诲。
这老先生可不外道,管教之严格是手下不留情,有时候满儿的手心红肿的老高。
蓉儿抚摸着掉泪,埋怨庆贺,庆贺虽说一心疼,可是一句“严师出高徒”,继续把满儿送给王郎中调教。
小孩子的记忆力就是好,庆贺指出的几味中药,都认识,还能说出它们的疗效。
试试让他摸穴位,准确无误,庆贺交代王郎中好好培养。
庆贺又让人联系了那几位后生,派人送他们一起去找部队,以防万一,都没有说出庆贺的名字。
蓉儿又怀孕了,行动不便,庆贺又要出去了,这次是晚上走的,骑着那匹高头大马。
这一走又是几个月,虽说满儿和郎中学习中医,认了不少的字,可是还要写字呢,怎么办?
蓉儿觉得还是把孩子送回到娘家一段时间,那里有二哥开的私塾。
学中医隔一段时间回来一趟就行。大哥还能教点刀枪棍棒。
家里就不操心孩子的事了,蓉儿才能专心养胎。
然而事实不随人愿,这日本鬼子总来骚扰,或者路过,或者强抢。
担惊受怕的蓉儿不敢在家住了,遣散了家里的佣人,小红也被回老家。
依依不舍是自然,没办法,是不是活路不知道,认命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他们回去和家人在一起总是好事。有的愿意去找庆贺说的部队,也中,带点家里的东西过去,或许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