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漂来的北京城
本书标签: 二次元 

第十六章、定都之僖

漂来的北京城

北平府,这是当年元大都以北海为中心点重新规划的一座对称式城池,城中有许多胡泊,皇城里的被尊称为太液,城外的叫海子或水潭,这个宏大科学的都市规划,700多年前的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朱棣此刻就住在太液附近,道衍则住在后海子的西南方向的双塔寺,二人的居住地有点距离。

双塔寺也叫庆寿寺,在今天西长安街上,即电报大楼附近。两塔造型神韵精美,其修建年代比北海白塔早400年,也早于元大都城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北京阜成门内妙应寺白塔。双塔是元代佛教建筑的精华,为无价之艺术瑰宝。旧时诗人有“金碧楼台护紫霞”之句。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这双塔乃为护佑朝廷的帝祚紫薇,江山一统。

因为,因为在双塔存在的往昔,中都、大都或老北平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有海市蜃楼般的幻象:早晨太阳似出不出的朦胧鸡鸣头遍时候,站在西单牌楼东南角儿附近朝东看,就会看到两座塔是一在路南,一在路北的幻象。其实呢?其实这是因光学作用所造成的幻象,由西向东走,临近塔的时候再看,两座塔原来都在路北的庆寿寺里,而且挨得挺近,与海市蜃楼、沙漠蜃楼是一个道理。这绮丽景像便是曾经的燕京十景之一的‘长安分塔’。

道衍虽是高僧,但也是家中的老小儿,也有童心,且刚参加工作,五十四岁以前一直待业待岗。所以,此刻他很想观察这个现象,他也好奇,人的一生能与海市蜃楼相遇能有几次呀?可这种自然现象不是一两次就可洞悉奥秘的。就在道衍痴迷地准备破解这个现象的时候,燕王朱棣悲伤地来了。可道衍禅师并未悲伤,而是在最后笑谈间就让朱棣释怀了。

乌云蔽日,没关系,咱们借来一南一北这两场风、吹散这乌云,这不就齐了嘛!使长您呢,先跟贫僧看看这幻影景色的来由吧,或许这里面也夹杂着历史的些许无奈。或许有将来定都的奥秘玄机;人不能总是发愁、总是工作,也得有点人生乐趣,俺小名儿就叫僖子。可这幻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燕王朱棣还真不知道。

辽金时期,在中都北边有离宫、王府什么的,在玉河肘弯成池处,竟然有日悬峰顶,影入玉河,双日互映的幻象出现了!古人迷信,认为这预兆着主国两分,不能一统。于是皇太后老太太下令在玉河西岸建庆寿寺,也就是后来民间俗称的双塔寺。目的是要以西山中的尖顶山峰为靠,进行遮挡屏蔽,避免玉河河中出现双日幻象。所以后来就竖双塔镇之,并在石经山鲁谷岭设八角亭蔽之。于是,作为靠山的山峰与八角亭、庆寿寺塔在同一线上,成为日后长安街及延长线的基础,此尖顶山峰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定都峰。

双塔寺内院内种着有高大的松树,树荫遮满庭院,景色萧爽。院内还有水有桥,于是这里就常有了燕王与道衍的身影。可道衍这张旧船票是迟来的爱,是迟来之喜,历史的客船此前已经有人在船上,谁呢?就是设计元大都的刘秉忠的师叔海云禅师。所谓双塔一个是海云的舍利子,一个是他徒弟的舍利。海云俗家姓宋,山西宁远人,孤儿;他7岁入学,8岁拜中观诏公为师受戒,修童子行,11岁纳具足戒。3年后跟随师父到岗州广惠寺时,就已经能够讲演经文了。

当时天灾肆虐民不聊生,有的地方竟出现人间相食惨相。海云每次在经坛上讲经时,都竭力开导善行赈济灾民。金宣宗完颜珣得知后赐给他“通元广慧大师”称号。后来,宁远城被蒙古军队攻陷,海云与师父一起被成吉思汗的手下下层士兵俘获。成吉思汗得讯后立即派使臣前去释放,并托使者问候“老长老、小长老可好!”自此以后,天下人皆尊称海云为小长老。那时,他还19岁。这就是双塔寺由来的根由。

双塔寺,这座五十年代因改建西长安街而被拆除的寺庙与现在西城的白塔寺一样在老北京人心中十分有名。传说京剧《四进士》中描写明朝同科进士毛鹏、顾睹、刘题、田伦等四人在双塔寺结盟,就是这个双塔寺。这也说明长安街也是一个蕴藏了国家和城市的成长记忆的地方,有故事。

道衍与燕王常来聚会的双塔寺,占地百顷,松樾盈庭,完整壮观。香火也盛极一时,其秀丽的景色为京师诸寺之首。即便是今天您若去路过也会看到西单路口向东后,西长安街在此处突然显得十分开阔。

其实,喜欢历史的朋友您若是在电报大楼后面的大秤钩胡同里转悠转悠,仍然可发现一个巨大的倒扣在地的莲花座,基座大部分被埋在了地下。上面凹下的部分已被水泥抹平,十分光滑平整,成了一个石桌。这其实是无价的历史文物与佛教法器:须弥莲花座!

-------

且说道衍禅师可不是带着小叶子来玩的一休哥,他除了分析双日幻象,还要在这里观察北平府西山尖顶山峰,因为将来若是想漂来一座北京城,就要在那里天光地影测皇城,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搞规划测量。

各位读者,初高中以上的,您若是有一点地理常识,若打开地图找到39度54分,然后沿着这个纬度划一条延长线,可以发现:有“天下第一街”之称的北京长安街在这条直线上,定都峰也在这条直线上。

咱们作品的第二部故事将从这条延长线讲起,漂来北京城的历史故事龙门阵也要从这条直线说起。因为,如果您若有机会登上定都峰东望,就可以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长安街上,也可以提前想象有关漂来北京城的传奇故事,历史就是如此多娇,北京城就是如此多娇。

明初,也就是洪武十五年的岁月里,在没有空气污染的晴朗天气下,站在双塔寺是可以看见房山刺猬河上游、潭柘寺镇的定都峰的。但此刻,道衍与燕王看到的西山确是万壑堆云,乌云蔽日,他俩还需借来一场南风和一场北风,才能发现北平府的五颗夜明珠,或者说是五个玄机、五把钥匙也行。

只有发现了苦海幽州的五颗夜明珠,才能化苦为甘,并抵御所谓‘几十年一遇’的大雨。不下汪洋海,怎得夜明珠。只有如此这般这般,这才能为今后漂来北京城做好基础性的铺垫;毕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也才能玉成刘伯温造北京的愿景:从大运河漂来个北京城;从南京老宫殿飞来个紫禁城。

:“燕啊燕,飞过殿;殿门关,飞过山;山头白,飞过麦;麦头摇,飞过桥-------”

史诗的感心动耳,源自真实;大戏的声动金石,本自真情。《飞来的紫禁城》与《漂来的北京城》,说它们是一万零一夜的故事,就一定是一万零一夜的龙门阵;也说他如逾越万叠雪山,就一定并非文学夸张,有缘再聚。

正是:石塔参差御苑西,凌空双雁识招提。梵铃风起声相激,仙掌云分势欲齐。似引飞凫朝帝阙,岂烦鸣马护禅栖?长安落日驰车骑,何处逢人路不迷。

(第一部完🙏)

上一章 第十五章、云起缘由 漂来的北京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