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自看到镇北威武大将军的灭门惨况,人人自危,生怕哪天站错队、说错话,被上面处决。
忙碌的早朝从清除将军残余党羽开始。皇帝昨日与六王爷商量良久,最终敲定了一份罪臣名单,并非朝臣检举而来,倒还不失公允。太监高声读完这黄纸黑字,地下早已跪成一片,却无哆嗦喊冤之人。
最前方跪着的臣子直视皇帝,铿锵有力掷下一句:“臣请求彻查镇北大将军一案!”皇帝还未发声,某面色灰暗、眼神飘忽之人站出列,言:“温大人与罪臣牵涉时间久了,倒是如此胆大妄为!皇上圣明,早查清并处理,您这是不相信皇上的决断?”温成秋先实实在在一叩首,再从怀中掏出多封书信和一包裹,双手奉上。皇帝示意太监拿上高台,只随手翻看了几眼,似恼怒重重拍了下龙椅,但突然冷静,抿嘴抚信隐忍不发。许久宣布退朝,又着人通知今日名单上的罪臣先在家禁足,非诏不得踏出府邸一步。在其他人都一头雾水的时候,皇家丑闻秘密显现。
御书房里,皇帝独自翻看着染血的书信,手触间,交付之人的体温尚且残留。清秀的楷体,字里行间却触目惊心,龙颜大怒只在一瞬。书卷落地时,太后驾到。皇帝看到太后便红了眼,“母后,是真的吗?我竟是错了?”太后落座叹息,“并非全然是皇帝的责任,先帝在世,曾亲自征战,后多次北上,哀家与众臣并未有过猜疑。一次,先帝数月未归,身边伺候的人传话:先帝龙体抱恙,需寻药静养,故暂不回京。”说罢拿起手边的茶盏,突然掷地,发出巨大的声响,外面竟无一人询问,原是太后来时便已遣走了所有侍卫太监。精致的面容恍然狰狞起来:“若非镇北威武大将军,哀家还不知这天大的笑话,可他既知晓真相,那是自然留不得了。不过,皇帝呀,他们都是衷心之臣,哀家怎会铁石心肠?这些书信,还有包裹里的信物,就是保其他朝臣的证据,你可留可放,但一定要保他们的性命,行吗?礼儿!”皇帝似乎还沉浸在悲伤中,恐慌、怨恨、痛心交织,他没有回答太后,只是点了点头。
当年先帝在位,因皇帝身份贵重,也碍于国不可一日无君,便从未御驾亲征。朝中大将意外去世,空有一身好武艺的先帝跃跃欲试,前两次平定小部落的战争,经先帝指导,几乎未费一兵一卒。先帝因此欣喜不已,就此迷上军事。可先帝终归经验不足,加之天之骄子的傲气,就容易错定策略。蒙古国战事逼紧,战士人手不够,先帝亲自下场杀敌,遭遇埋伏,与其他将领分离,迷失于山野。
那些书信都是先帝亲笔,诉说着一段悲凉的爱情故事。先帝于山野里行走了一天一夜,无水无粮,昏倒在地。再次醒来是在蒙古包里,面色强装镇定,好在他每次征战都头戴金盔,真面目应无人认得。他也心下疑惑,按理蒙古抓的异族俘虏都会置之土牢,他怎会在如此奢靡的帐中?果然,英俊潇洒会被另眼相看,先帝正值而立,虽不比蒙古族人雄壮,但也是铮铮铁汉,一眼被公主相中,不日成婚。起初,先帝细想:蒙古族草原性子,天生粗鄙,公主定也黑胖壮硕、貌若无盐。相见后也吓了一跳,怎么这公主与中原女子长相无异?还带着异域风情,细品别有韵味。原来公主生母是可汗从边境掳获的,生下公主后便驾鹤西去,让人没想到的是,公主深受可汗疼爱,婚事都由自己做主。
先帝筹划在大婚当日潜逃,谁料没抵过公主的绝代风华,一留便是三月,不过这些时日早已将潜逃路线摸清,甚至还套取了不少机密信息。虽不舍这蒙古公主,但也孰知前线军事紧急,皇帝丢失,秘而不发,将领们必乱作一团,如此下去,岂不失战?与公主道别,留下信物,决绝而去。公主自知深爱也比不过江山社稷,日日郁郁寡欢,年节时产下一子,香消玉殒。同时传来中原胜仗的消息,蒙古国大败,俯首称臣。
可汗了解到战事失败原因后,深思数日,决定将公主遗子养在身边。直到镇北威武大将军征战蒙古,蒙古国率先求和,带着有异族血脉的皇子,在营帐内讲故事,展信物,将军明白涉及江山安定,立刻上报。谁知身边有太后的细作,太后先一步知晓,瞒住皇帝,一边捏造将军的叛国罪证,一边在将军和可汗之间挑拨。宫斗赢家怎会不善计谋,蒙古国求和因太后密令而撕破脸,将军抵御敌国侵袭的同时,太后还派去了训练有素的暗卫,两面夹击,不堪重负。
战事是险胜,可士兵们全军覆没,通敌叛国铁证如山。龙颜大怒,罪无可赦,将军满门血染青砖,一世风采,终究散去。
次日早朝,太监宣读诏书:殿阁大学士温成秋念任职多年,有功无过,赐赣西良田百亩,居宅一座,告老还乡。其余人等,调至地方,委任庶职。
“母后,您真放心温成秋能保守秘密?”太后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光彩,似乎那日的狰狞与她并无干系。“礼儿,前几日我曾召见他,讲了讲清源山的美景。”皇帝听闻,不明所以,“母后可否言明?”太后轻抚着皇帝的额头,“他唯一的儿子寄养在清源山”,“皇帝忙于国事也该早点休息,去吧!”皇帝应声告退。慈宁宫门一闭,再无人知那年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