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本书标签: 轻小说  传承中医文化  治病 

第一章(7)结脉与促脉,阴阳失衡的信号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原文: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在中医理论中,“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是一种脉象特征,即脉搏跳动缓慢,并且在跳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次停歇,随后又恢复跳动,这种脉象被称之为“结脉”。

 从中医诊断学的角度来看,结脉的出现往往与体内气血的运行状况有关。它可能反映了心脏功能的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等,也可能与气血虚弱、痰湿阻滞等病理状态相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旦出现结脉就必然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因为脉象只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症状、体征以及舌象、问诊等信息来综合判断。

 原文: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这里的“数”指的是脉搏跳动得快,超过正常节律;而“时一止复来者”则表明在快速的跳动过程中,会偶尔出现一次短暂的停歇,随后脉搏又恢复快速跳动。这种脉象被中医称为“促脉”。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促脉反映了体内某些脏腑功能的亢进或失调,尤其是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它提示存在心动过速、早搏等心律失常的情况,也可能与热邪内盛、阴虚火旺等中医病理状态有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旦出现促脉就一定有严重疾病,因为脉象只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体征以及舌象、问诊等信息来综合判断。

 原文: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在中医理论中,“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揭示了脉象与体内阴阳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解释一下“阳盛则促”。在中医看来,阳气代表着人体的活动力、热能以及生理功能的亢进状态。当阳气过盛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血液循环也会加速,反映在脉象上就是脉搏跳动得快而有力,甚至会出现促脉的现象。

 促脉的特点是脉搏跳动迅速,并且在快速跳动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次短暂的停歇,随后又恢复快速跳动。这种脉象通常提示体内存在热邪内盛、阴虚火旺等病理状态,可能与心脏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关。

 我们再看“阴盛则结”。阴气在中医中代表着人体的滋润、宁静以及生理功能的抑制状态。当阴气过盛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减慢,血液循环也会变得缓慢,反映在脉象上就是脉搏跳动得缓慢而无力,甚至会出现结脉的现象。结脉的特点是脉搏跳动缓慢,并且在跳动的过程中会偶尔出现一次长时间的停歇,随后才恢复跳动。这种脉象通常提示体内存在气血虚弱、痰湿阻滞等病理状态,可能与心脏传导阻滞、低血压等疾病有关。

 原文: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相搏,名曰动”这句话揭示了人体生理活动中阴阳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代表着人体内部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阴阳相搏,即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是推动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它揭示了人体在阴阳相互作用下,如何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当阳气发动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人体内部的热能、活力以及生理功能的亢进状态。

 在中医看来,阳气具有发散、温煦的特性,它推动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因此,当阳气发动时,人体的毛孔会张开,汗液随之排出。这是阳气发散的正常生理反应,它有助于调节体温,防止过热,同时也是人体排毒的一种方式。

 而当阴气发动时,情况则有所不同。阴气在中医中代表着人体的滋润、宁静以及生理功能的抑制状态。它具有收敛、内聚的特性,能够调节体内的能量平衡。当阴气发动时,人体的热量会积聚,出现发热的现象。这并不是说阴气本身产生了热量,而是它调节了体内热量的分布和流动,使得热量在某一区域或某一时间段内相对集中,从而引发了发热的感觉。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发热”并不等同于现代医学中的“发热”(即体温升高),而是一种中医理论中的病理或生理现象。在中医看来,适度的发热是人体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它有助于激发人体的免疫力,促进气血的运行。但是,如果发热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成为病理状态,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阴阳相搏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平衡的关键机制。然而,当这一平衡被打破,或者三焦这一气血津液运行的重要通道受到损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就会陷入混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 “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形冷,顾名思义,是指身体表面感觉到的寒冷,仿佛寒气从外向内侵袭。而恶寒,则更为严重,它不仅仅是体表的寒冷感,更是身体内部也感到寒冷,仿佛从内到外都被寒气所包围,无法耐受寒冷的环境。 这些症状的出现,实际上是在向我们发出警告,提示三焦的功能可能已经受损。

 三焦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了人体的上焦、中焦和下焦,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重要通道。当三焦受损时,气血津液的运行就会变得不畅,从而导致阴阳平衡失调。 具体来说,三焦受损可能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使得身体的阳气无法顺畅地到达体表,从而引发形冷的症状。同时,由于阴气内聚,身体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发,也会导致恶寒的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实际上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提醒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恢复三焦的功能,维持阴阳平衡。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对于出现形冷、恶寒等症状的患者,医生会结合其他的症状、体征以及舌象、脉象等信息来综合判断病情。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恢复三焦的功能,调节阴阳平衡,使人体恢复健康状态。

 总之,“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这句话揭示了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与三焦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当这些症状出现时,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中医医师的帮助,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来恢复身体的健康。

 我们再来说说三焦:三焦,这个听起来可能有点神秘的中医概念,其实是我们身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在中医理论中,三焦被划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重要通道,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说说上焦。上焦主要指的是心肺部位,它是人体气血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医看来,心肺功能正常,气血才能充足,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得以正常发挥。上焦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健康。 接下来,我们看看中焦。中焦主要指的是脾胃部位,它是人体消化、吸收和营养输布的中心。中医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意思就是说脾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中焦的通畅,能够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气血的生成,为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最后,我们聊聊下焦。下焦主要指的是肝肾部位,它是人体排泄和生殖的重要系统。在中医看来,肝肾的功能正常,人体的排泄和生殖功能才能得以正常发挥。下焦的通畅,能够保证人体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同时维持生殖系统的健康。 除了作为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外,三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

 在中医看来,水液代谢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三焦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水液代谢,防止水液停滞和水肿等病理状态的发生。 总的来说,三焦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重要通道,还承担着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任务。保持三焦的通畅和正常功能,对于维护人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以上只是对三焦的一个简单介绍。在中医理论中,三焦的概念还涉及到更多的内容和细节。如果你对三焦感兴趣,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它,建议你可以阅读一些专业的中医书籍或者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

上一章 第一章(6)阳结阴结脉象全解析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章(8)揭秘中医奇脉:动、缓、弦、紧、革脉象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