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方便复习
本书标签: 校园  期末复习资料 

毛概第二章

方便复习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

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2@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不断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的内涵。

3.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使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二、***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

2.***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认可***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

3.***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确立于民主革命时期。

①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情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

①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理。

②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③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的事物。

①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②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针对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倾向,从中国革命遭受挫折的教训中提取的正确思想主张。

③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

③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四、***思想的历史地位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观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3.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1.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关系:

①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②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两没收,一保护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2.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七、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时期在经济上的特点,是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已经占据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

2.与经济因素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5.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八、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九、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5月,***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

1.《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十、***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

1.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一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十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内涵: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劣,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要把两者优势结合起来。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2.意义: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指南。

十四、“一国两制”构想及其意义

1.基本内容:

①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意义:

①“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②***创造性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科学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新途径。

③“一国两制”提出以后,中国政府成功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和澳门问题,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

十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及其关系

1.观点: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关系:

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②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③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④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六、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②发展是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需要。

③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④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2.怎么做?

①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

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⑤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②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

④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关系。

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十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根本方法及其内涵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①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③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④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①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②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求,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③坚持统筹兼顾,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④坚持统筹兼顾,还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3.内涵:

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④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十九、***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述

1.五四运动使***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力量。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指出,人民大众的联盟是一切政治力量的源泉。

2.***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论述清晰地表达了***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3.***认为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只有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改天换地的斗争,是检验真理的尺度。他强调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每一次社会革命运动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构建起科学的人本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他认为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或是英雄创造历史,是鉴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综上所述,***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这些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依靠人民群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关系

1.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它推动了中国社会在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

2.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目标和方向,使改革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者的相依相生、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上一章 习思复习第二章 方便复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