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白语幽的自创诗词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自创  诗歌 

白鹿

白语幽的自创诗词

夫天地之大,万物之繁,莫不有其灵性。白鹿者,瑞兽也,其姿若仙,其性若贤,古往今来,世人多称其祥。吾尝闻其轶事,心向往之,遂作斯赋,以彰其美。

昔者,白鹿生于昆仑之巅,饮玉泉之水,食灵芝之英。其毛如霜雪,其目若星辰,行则无声,止则有仪。其性温良,不与凡兽争逐;其行高洁,不与俗物同流。每当月明之夜,清风徐来,白鹿则现于山巅,仰首望月,若有所思。其姿若舞,其态若吟,观者无不心醉神迷。

白鹿之德,广传于世。古有贤者,名曰伯夷,隐居于首阳山,常遇白鹿相伴。伯夷性高洁,不食周粟,白鹿亦然。每逢伯夷抚琴,白鹿则静听,若有所悟。其间,伯夷与白鹿,心灵相通,互为知己。伯夷尝言:“白鹿者,天地之精也,其性高洁,吾不如也。”由此观之,白鹿之德,贤于人也。

又闻,白鹿曾现于岐山之阳,周文王遇之。文王见白鹿,心甚喜之,欲捕之以为祥瑞。然白鹿见文王,昂首长鸣,若有所言。文王悟其意,遂罢其念,曰:“白鹿者,天地之灵也,岂可囚于樊笼?”乃命人护其行踪,不许伤害。自此,白鹿常现于岐山,护佑周邦。文王感其德,愈加勤政爱民,国以昌盛。

白鹿之行迹,亦见于诗书之中。《诗经》云:“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此言白鹿之乐,与人共之。又云:“鹿车共挽,携手同行。”此言白鹿与人和谐相处,互为友伴。由此观之,白鹿不仅为瑞兽,亦为友伴,其情可感,其德可佩。

至若白鹿之祥瑞,亦见于史册。汉武帝时,白鹿现于长安,帝感其祥,遂改元为元狩,以示祥瑞。又,唐太宗贞观年间,白鹿现于终南山,太宗见之,叹曰:“白鹿现,瑞兆也。”乃命人绘其像,藏于内府。自此,白鹿之像,流传于世,成为祥瑞之象征。 白鹿之灵性,亦见于民间传说。昔有樵夫,姓王名樵,性至孝。其母病重,医者束手无策。樵夫忧心如焚,夜不能寐。一日,樵夫入山采药,遇白鹿于林间。白鹿见樵夫,昂首长鸣,若有所示。樵夫悟其意,随白鹿而行。至一山崖,白鹿以蹄刨地,示樵夫以灵草。樵夫采之,归以奉母,母病遂愈。樵夫感其德,立誓终身不猎白鹿。自此,白鹿之灵性,愈为人所称道。

白鹿之德,不仅在于其祥瑞,更在于其智慧与慈悲。每逢乱世,白鹿则隐于山林,不与世争;每逢盛世,白鹿则现于人间,护佑生灵。其智慧如海,其慈悲如天,观者无不心生敬仰。

嗟夫,白鹿者,天地之精,祥瑞之兆。其德如山,其行如风,其情如海,其灵如星。吾辈当效其德,行其行,护其灵,敬其祥。愿白鹿永存于世,护佑人间,福泽绵长。

白鹿之灵,世人共仰。其行迹见于诗书,其德见于史册,其祥瑞见于民间传说。吾作斯赋,非徒以文辞自娱,实欲彰白鹿之德,颂天地之灵。愿白鹿之祥瑞,永存于世,福泽人间。

上一章 荷花 白语幽的自创诗词最新章节 下一章 原神:芙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