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
本书标签: 历史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第二十九章:秦王召见王守恒,郑国渠策惊圣听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

时间:公元前 247 年

地点:函谷关、咸阳城

函谷关军营,营帐林立,甲士穿梭,一片肃杀之气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蒙骜将军正在营帐中对着军事地图沉思,思索着下一步对联军的战略。此时,一名士兵匆匆而入,单膝跪地,抱拳道:“将军,秦王降旨,命将军即刻回咸阳议事,营地暂由麃公将军接管。”

蒙骜微微一怔,随即点头:“知晓了,你且退下。” 待士兵离去,他喃喃自语,“此去咸阳,不知陛下有何要事相商。”

蒙骜起身,招来亲卫,吩咐道:“去把王守恒给本将军找来。” 不多时,王守恒来到营帐,行礼道:“将军,唤末将何事?”

蒙骜看着王守恒,眼中带着几分期许:“守恒啊,秦王召我回咸阳,我欲带你一同前往。你在函谷关之战中表现卓越,我有意在陛下面前举荐你。若得陛下重用,你便可在这大秦舞台上施展更大抱负,为大秦的霸业贡献更多力量,你可愿意?”

王守恒心中一喜,连忙抱拳:“末将多谢将军赏识与抬爱,能得将军举荐,是末将之荣幸,愿随将军前往咸阳,面见秦王。”

蒙骜满意地点头:“好,你且回去收拾行囊,速速准备妥当,咱们即刻出发。”

在回咸阳的途中,蒙骜面色凝重地对王守恒叮嘱道:“此去面见王上,干系重大,你需谨言慎行,莫要辜负本将军对你的期望,大秦的未来或许便有你一份助力。王上与太后目光如炬,你当尽显才华,又不可锋芒太露,一切皆要把握好分寸。”

王守恒郑重点头,心中暗自思忖:“今日便是我王守恒在大秦崭露头角之契机,定要倾尽所学,不负将军举荐,为自身争得荣耀,更为大秦谋得福祉。然朝堂之中,局势错综复杂,人心叵测,犹如暗流涌动之深潭,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我当谨言慎行,切不可随意开口,在众人面前,万不能得罪任何一方势力。唯有等待那单独面见秦王的时机,方可毫无顾忌,畅所欲言,一展心中抱负与见解,如此方能于这风云变幻之朝堂,寻得立足之地,为大秦宏图伟业添砖加瓦。”

一路疾驰,终于抵达咸阳,进宫面圣。

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赵太后端坐于上位,吕不韦于其侧旁,秦王嬴政虽身姿挺拔坐于王座,然众人皆知此时大权多由太后与吕不韦执掌。赵太后目光流转,率先开口:“蒙骜将军,此次召你回咸阳,乃是哀家与秦王欲听你详说函谷关局势。如今信陵君被召回魏国,联军阵脚已乱,然其底蕴仍在,你且说说对当下局势之判断,以及未来我大秦行军计划该当如何筹谋。”

蒙骜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后朗声道:“太后,秦王,联军虽因信陵君一事陷入混乱,然如庞煖等将领颇具才能,其必极力整顿。目下联军士气虽有低落,可各国合纵之心尚未全然瓦解。臣以为,当下我军仍需坚守函谷关,此乃天险,万不可失。同时,可遣小股精锐不时袭扰联军,使其难以安心休整、重新部署。待其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粮草补给愈发艰难之时,我军再集结主力,寻其破绽,雷霆出击,一举破之。”

吕不韦微微点头,接口问道:“将军所言有理。那在这过程之中,外交权谋又该如何施展?”

蒙骜思索片刻,回应道:“相国,太后,秦王,可对赵国、楚国等国施展离间之计。赵国廉颇虽陈兵魏境欲施压魏王召回信陵君,然其国内亦有不同声音,我大秦可暗中联络其国内亲秦势力,制造纷争;楚国欲拉齐国入伙,我大秦可派人游说齐王,晓以利害,让齐国继续观望,不与楚国合流。如此一来,联军各国相互猜忌,难以形成合力,我大秦胜算便增几分。”

赵太后轻轻抚了抚衣袖,说道:“将军此计倒是周全,只是这当中诸多细节,还需细细斟酌。那派往各国之人,定要精明能干,忠心耿耿,切不可误了大事。”

吕不韦亦点头称是:“太后所言极是。这外交之事,关乎大秦之霸业宏图,不容有失。蒙骜将军,你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蒙骜恭敬回道:“相国,臣以为姚贾可担此任。他能言善辩,机警聪慧,且对各国国情颇为了解,此前亦有多次出使他国之功,若由他出使赵国、齐国等地,定能不辱使命。”

吕不韦与赵太后对视一眼,赵太后微微颔:“既如此,便依将军之言,令姚贾速速准备,出使各国。”

吕不韦又道:“那函谷关军事之事,将军可有得力之人辅助?虽说麃公暂管大营,然若遇重大变故,恐需更得力之人。”

蒙骜忙道:“相国放心,臣在军中已留意到几位将才,他们作战勇猛,且颇具谋略,可堪大用。待臣回营后,再对他们多加培养,委以重任,必能保函谷关无忧。”

赵太后满意地说道:“有将军这番安排,哀家与相国便放心了。”

蒙骜又道:“臣此次回咸阳,还有一事,欲向太后、王上举荐一位少年英才。此子名为王守恒,在函谷关一役中,他多次率小股部队奇袭联军,斩获颇丰,且其侦查联军营地,所获情报精准详尽,为我军战略部署立下汗马功劳。其智勇双全,实乃不可多得之将才,臣以为,若能得太后与大王的重用,必能为大秦再添助力。”

秦王嬴政目光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却未言语。

赵太后轻笑道:“哦?竟有如此少年英雄,快宣他进来哀家瞧瞧。”

不多时,王守恒入殿,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末将王守恒,拜见太后,拜见王上,拜见相国。”

赵太后仔细打量着王守恒,眼中有几分赞赏:“抬起头来。” 待王守恒抬头,她又道,“果然是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有这般功绩,实属难得。”

此时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纷纷议论开来。

老将王翦捋着胡须赞叹:“此子眉眼中透着英气,行事果敢,日后必成大器,定能为我大秦驰骋疆场,扬我国威。”

郎官李斯亦点头称是:“王守恒之名,臣早有耳闻,听闻他不仅武勇过人,还颇具智谋,实乃我大秦之福,少年英雄当如此。”

吕不韦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说道:“王守恒,本相听闻你在函谷关的英勇事迹,甚是欣慰。大秦正处蓬勃发展之际,亟需你这般有勇有谋的年轻才俊。望你日后能继续砥砺前行,在沙场上再建奇功,在朝堂中也能为大秦的长远谋划贡献心力,莫要辜负了蒙骜将军的举荐与太后、王上的期许。”

王守恒抱拳,神色坚定,高声答应:“末将定不辜负太后、大王、相国及蒙将军。必当肝脑涂地,以报大秦知遇之恩,倾尽所能,为大秦之昌盛荣耀奋勇向前!”

秦王嬴政虽未言语,然目光紧紧锁住王守恒,心中已暗暗将其记下。于他而言,王守恒既是难得的将才,或可为自己日后掌控局势培植势力添一助力,也是大秦未来开疆拓土的潜在臂膀。

待退朝之后,秦王嬴政单独召见了王守恒。王守恒心怀忐忑却又满怀期待地步入召见殿宇,恭敬行礼:“王上,末将王守恒应召前来。”

嬴政抬手示意其起身:“王守恒,今日朝堂之上,众人对你多有夸赞,孤想深入了解你。你且放开言说,不必有所顾虑。”

王守恒拱手道:“王上,军事上蒙将军所言之策,确为当下最佳策略,末将深以为然。然末将近日探得一则消息,料想不久之后,韩国将有一名叫郑国的人前来觐见陛下。此人乃是水利高手,他会提议在我大秦境内修一条水渠,此水渠将自泾水起始,一路东注洛水。其规划极为宏大,若建成,可灌溉关中大片良田。”

秦王嬴政面露诧异之色,身子微微前倾,问道:“哦?你从何处得知这般消息?此事孤此前从未听闻。”

王守恒神色自若,自信满满地说道:“王上,末将不才,却擅长探得各方军情,对各国情况皆了然于胸。且听末将分析当下韩国局势,在军事上,韩国深知自身实力弱小,难以抵挡我大秦虎狼之师,面对联军之事亦是有心无力;外交上,韩国四处周旋,试图在各国间寻找平衡,然其终究只是棋子,难以掌控大局;国内则是人心惶惶,皆担忧大秦铁骑随时踏破疆土。故而,他们妄图以修水渠之计,来达成疲秦之目的。此水渠一旦动工,定会耗费我大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我大秦无暇东顾,韩国便可暂时缓解军事压力。”

王守恒顿了顿,语气坚定地继续说道:“但末将以为,此渠虽为韩国疲秦之计,然实则对我大秦有百利而无一害。关中沃野千里,乃是大秦根基所在,若有此水渠灌溉,粮食产量必将大幅攀升。届时,粮草充足,我大秦无论是扩军备战,还是应对灾荒,皆有雄厚根基。此乃千秋大业之根基,可为大秦日后横扫六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故末将全力支持此水渠修建,望王上明鉴。”

秦王嬴政听后,凝视王守恒许久,缓缓说道:“你所言之事,孤闻所未闻,且这修渠之事关系重大,孤需细细思量,不可贸然决断。不过,你今日能有此等见识与判断,孤对你倒是刮目相看。”

王守恒再次抱拳行礼:“多谢王上夸奖,末将只盼能为大秦略尽绵薄之力。”

秦王嬴政站起身来,踱步片刻后说道:“王守恒,你且先回军营,继续坚守岗位。你在军中亦要多多留意各方动静,若有消息,即刻上报。”

王守恒高声应道:“末将遵命,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王上所托!” 言罢,恭敬地退出召见殿宇,转身奔赴军营。

上一章 第二十八章:信陵归魏惊六国:合纵裂变,秦谋趁势 穿越大秦:我助秦始皇一统天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章:韩出疲秦计,秦廷争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