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约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年),战国卫国人(今河南省)。是卫国君主的庶孙,姬姓,公孙氏,名鞅,人称卫鞅或公孙鞅。后来在秦国因战功受封于商邑,号称“商君”,后人一般称他为商鞅。他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卫国人。他是法家代表人物,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入秦后得秦孝公赏识,先后推行两次变法,使秦国强大。曾收复河西之地,获封商君。其变法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等方面,著有《商君书》等。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但变法成果得以留存。
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之学,曾经担任过魏国国相公叔痤的中庶子。公孙痤病重之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魏惠王没有任用他。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发布招贤令,商鞅西入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先后被任命为左庶长、大良造,在秦国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大获成功。公元前340年商鞅在河西之战中大破魏国收复河西之地,获封商於十五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以车裂的极刑处死了商鞅(有争议)。死后葬于郃[hé]阳(今陕西省合阳县)县东四十里夏阳(今洽川)。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法治思想的开山人物之一,他在秦国的变法实践是中国古代史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他在《法经》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秦律》,在政治、经济以及家庭和社会组织方面在秦国进行了深入改革,力主“农战”,“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以法治国,使秦国迅速崛起,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死后,其思想继承者仍活跃在秦国的政治和思想领域,一般称为“商学派”。《汉书.艺文志》有《商君》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又有《公孙鞅》二十七篇,现已遗失。遗物有商鞅方升。
早年经历
公元前390年商鞅出生卫国( 今河南省 ),是卫国君主的庶孙,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重赏罚的刑名之学。后来他到魏国做了魏国国相公叔痤的家臣,任中庶子(中表示这个职位是主君的近臣,类似于侍从官,常有近距离接触主君的机会)。
公叔痤很欣赏商鞅才华,临终前他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称赞商鞅年少有才华,建议惠王可以把全国的国政都交给商鞅。他提醒惠王如果不用商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千万不要让他出魏国,否则会有后患。魏惠王认为是公叔痤病重之语,并没有放在心上。公孙痤看惠王神色心中明白大王不会用商鞅,转而让商鞅离开魏国以躲避灾祸。商鞅则认为魏惠王暂时不会杀他,并未立刻离开魏国。
受到重用
商鞅到秦国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他与秦孝公进行了三次主要的交谈。在最后一次秦孝公决定任用商鞅,开始筹备变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