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初中语文笔记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初中  学习     

《夜上受降城闻笛》

初中语文笔记

一、诗歌原文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就像雪,受降城外的月光冷清如霜。不知道是哪里的芦笛声,让一夜间所有的远征士兵都深深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三、注释

受降城:唐代边境上的城池,用于安置投降的敌方。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该地的山峰。

芦管:即笛子,古代常用芦苇制作。

四、创作背景

李益的这首诗,背景设定在唐朝的边疆受降城附近。受降城是唐朝用来安置投降的敌人的地方,而回乐峰和受降城的提及,营造出了一种边塞孤寂而又辽阔的氛围。月光如霜、沙地似雪的描绘,增加了边塞的寒冷和壮阔,而遥远的笛声,更是引发了征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五、诗歌赏析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六、诗歌结构

《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的结构非常紧凑,是一首典型的唐代绝句,共四句,每句五个字,分为两个对仗工整的联句。

1. 首联(第一句和第二句):

第一句:“回乐峰前沙似雪”:诗人以回乐峰前的沙漠景象开篇,用“沙似雪”的比喻,描绘出一幅边塞的苍凉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受降城外月如霜”:紧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受降城外,用“月如霜”形容月光的清冷,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孤寂和寒冷氛围。

2. 颔联(第三句和第四句):

第三句:“不知何处吹芦管”: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笛声,这里的“不知何处”增加了一种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笛声的无处不在,触动了征人的心弦。

第四句:“一夜征人尽望乡”:最后一句,诗人揭示了笛声的效果,即所有征人都被笛声所感动,引发了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情感达到高潮。

3.整首诗的结构特点如下:

对仗工整:首联的“沙似雪”与“月如霜”形成鲜明对比,颔联的“不知何处”与“一夜征人”在节奏和意义上形成呼应。

意境深远:通过边塞的自然景象和征人的情感反应,构建了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意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征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的渴望。

情感转折: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到笛声的引入,再到征人情感的爆发,诗歌的情感层次分明,逐步推进。

含蓄蕴藉: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征人的哀愁,而是通过景物和情感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受,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美。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变化,情感表达含蓄而深刻,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七、主题

这首诗抒写了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情愫,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八、写法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九、常见考题及答案

1. 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 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

十、内容主旨

1. 边塞景象的描绘:诗中通过对回乐峰前沙地和受降城外月光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寒冷和辽阔,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2. 征人思乡之情:诗中通过“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在听到笛声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乡愁。

3. 战争与和平的反思:诗中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征人思乡情感的表达,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4.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中将自然景观(如沙地、月光)与人文情感(如思乡、笛声)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情感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5. 情感的含蓄表达: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征人的哀愁和无奈,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转折,让读者感受到征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美。

6. 音乐与情感的共鸣:诗中笛声的描写,不仅是声音的描绘,也是情感的触发点,笛声与征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了诗歌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征人思乡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的孤独与乡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上一章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初中语文笔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纪念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