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为自己构造出层次的同时,大量的气体也被从内部排出。这些气体主要是氢气和氦气,它们起初包围在地球的外围,形成地球的第一代大气层。但由于这些气体是非常轻的气体,要靠引力拉住这些最轻的分子对地球这样质量的行星来说是一种考验。加之,此时地球的磁场尚在建立之中,由于缺少地球磁场对太阳风产生的偏转作用,这些最轻飘的气体在狂暴的太阳风的呼啸下很快被吹散到无尽的太空中去了。地球就这样失去了它的第一代大气。
与此同时,地球核心的压力已经超过350万个大气压,在这样的压力下,核心处的铁镍无法再保持液态,被压成了更致密的固态。这个固态内核的半径约为1200公里。距地球中心1200公里开外的铁由于压力的降低仍然得以保持液态。地球的自转使得液态的铁质外核转动起来,液态的铁外核与固态的铁内核之间形成的耦合与转动,构造出一个行星规模的发电机,地球的磁场产生了。无形的地球磁场释放出强大的能量,狂暴的太阳风在地球磁场的面前也只能如激流遭遇中流砥柱般从旁边绕过。这个强大的磁防护罩为日后地球费心产生的第二代大气提供了有力的保护。
地球在完成了自身层次结构的塑造后,随着大量的热被带到地表,并散发到宇宙中,地球开始冷却。冷却首先发生在地表,这种冷却带给了地球一个坚实的岩石外壳。然而,由于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地壳的岩石化封闭使得内部的热量顿时失去了得以释放到宇宙中的途径,同时,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也仍然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持续地把原本存在于岩石中的气体不断地挤压出来。几十公里厚的岩石地壳的下面的压力在可怖地积聚着,这些热量和压力很快就增大到无法遏制的程度,几十公里厚的岩石在相当于几百颗氢弹爆炸的能量的怒吼中被轻易地撕裂,气体、岩石碎块,以及熔岩被喷射到几公里直至几十公里的高空,全球规模的火山活动开始了。数百万座巨大的火山遍布地球的表面,持续不断的全球火山活动一直持续了数百万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大量的热的释放,大量的气体被喷射到大气中,主要成分是水蒸气(约80%)、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微量的一氧化碳、硫、氯气、氮气、氢气、氨气和甲烷。由于这些气体大多分子量较大,而且此时的地球已经有了地球磁场来对抗太阳风,所以,这次地球很容易地将这些气体分子一个不少地留在了自己的外层,拥有了自己的第二代大气层——一个没有氧气的大气层。注意,没有氧气并不等于没有氧元素,氧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是非常可观的,只是此刻的氧仍被锁闭在其他化合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