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与大家所预料不太一样。
那个冬天后,你再也没有收到樊振东的任何来信,安慰自己他很忙,却仍旧忍不住期盼着楼下信箱里有一封属于你的信。
升入初高中后,繁忙的学业压得你喘不上气,父母亲时常宽慰道,“人生不止这一条路”,可眼中的殷切期望好似洪水猛兽,让人望而生畏,你怎么忍心辜负他们的期待呢?
但也并未停止留意他的消息,默默关注体育新闻和媒体报道,在那个没有手机的阶段,靠着上学时偷瞄几眼报刊亭的报纸和同学不时的关心,你得知了樊振东入选国家队——北京,从那一刻,成为了你的目标。
离他近一点,哪怕一点点也好。
起初,你努力学习,为了父母,为了未来,或许也为了以后还能有机会继续和他做朋友,后来,在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地方,这种坚持的念头化作了执念,他不再只是一个挂在书桌前的榜样,好似成了前进的精神动力,陪伴在每一个埋头苦读的深夜,每一个被打击到崩溃大哭的晨昏……
高中期间,当时的同桌,也是现在的好友,每每为你带来他的最新消息,总不免打趣道,“平时也没见你多爱运动,怎么这小子参加个比赛,拿个奖,你还要专门用本子记下来啊?”
面对这个问题,你从来不会故作娇羞得扭捏掩饰,直率袒露自己的感情,“这可是我唯二的精神支柱了!”
至于为什么是唯二,那是因为另一个是好吃的。
世间唯有美食与樊振东不可辜负,是高中时你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六年,你试图摆正思想,强迫自己不去想——为什么他不再联络,偷偷寄出的信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最无助的那一年,好希望他能在身旁,像小时候一样抱抱你,告诉你,“我在呢”。然而,现实是连叔叔阿姨,你也联系不上。
一瞬间,过去种种与自己断开了联系,最怕不是抽丝剥茧的慢慢,是天降倾盆的突然。
于是,高考结束后,莽撞地,你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去见他,等来的却不令人期待。
最后一门考试,收卷的铃声响起,你的心脏也随之敲着钟,谋划了三年的计划今天终于可以说出口了。来不及理会好友对暑假的规划,你一溜烟儿投入铁门外的人海,左顾右盼地寻找着父母的身影。
“在这儿呢!出来了!”眼见的妈妈翘首望见在人群中沉浮的你,立时挥动双臂,催促着爸爸将你“拯救”出来。
往大门汹涌的势力还不消退,大家一窝蜂冲上前寻找自家的“龙”、“凤”,那场景壮观得跟钱塘江大潮有的一拼。
“我的老天,别给我孩子挤坏了!”爸爸手忙脚乱扒开重重阻碍,环着你尽快撤离。
一路上,你手捧着漂亮的花束,听着父母亲絮絮叨叨的关心,抿唇不语,复杂的神情惹得他们直担心,“没事的,尽力就好啦!考完了就好好放松,你不是一直想回广州吗,正好这回回去看看!”爸爸开解道,浑然不知你满脑子都想着怎么说出那些话而陷入纠结,无法自拔。
沉默了许久,在下一个红路灯的间隙,你还是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是不允许我去广州吗?”
闻言,竟然都笑出了声,“谁不让了?你每次非得趁着上学的时候去,这谁能同意!”
“那为什么不跟他们再来往了呢?”
“谁们?”他们似乎很不解,跟不上你的节奏,“你樊叔叔他们吗?”
爸爸长吁了一口气,“你这孩子,那每年寄来的年货,是进谁肚子了!”
这下,换你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了,“那——为啥樊振东不跟我联系了呢?”弱弱问出声后,还补充了一句,“从那个冬天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