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自古便有个习俗,叫作舞年龙。
年初几日,大街上很热闹,舞年龙也拉开了序幕。身着艳红大褂的头号艺人扯着嗓子喊唱道:“舞--年--龙--嗳-祈--年--福--嗳--”他用红棍挑着的五彩绣球开始在空中飘舞,锣鼓、唢呐齐放,铿锵铿锵地震天响。
年龙受到召唤,十几米长的身躯在七位身穿金色大褂的艺人的操持下傲然起舞。金色的龙鳞映着耀眼的阳光,艳红的毛须与之交相辉映,就连一旁人家大门上的对联也黯淡了几分。人潮渐渐涌向这边,穿着新袄的小孩儿更是一脸惊奇,双目出神地望着龙头。只见那龙头向绣球一个猛扑,却扑了个空,反复几次皆是落空。紧接着龙头高高昂起,龙身一阵大幅度地激烈摇摆,作直上云霄之势。
彩球又是一阵舞动,年龙顺着彩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红褂艺人操着彩球,踱着碎步,在外围绕了一圈又一圈。锣鼓、唢呐也加快了节奏。年龙亦环绕着人群舞动,龙头接上龙尾,形成了一个金色的圆环。这时,掌声雷动,叫好声连绵不绝,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真切的笑容,年味儿也愈发浓厚了。
一场舞年龙下来,不休息个三两天那是不行的,更何况那些艺人平均年龄都已过半百了。
大舅便是那艺人之一。自打二十岁开始学习舞龙,每年大年初一从未缺席。舞了近四十年了,老人早已和年龙融为一体了。
“岁数大了,再过几年怕是舞不动喽。”每次舞完年龙,大舅都边揉着大腿边叹息,沟壑纵横的脸上那双饱含沧桑的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前年回家,得知年龙已经停舞了,这也是意料中的事。
今年,来大舅家拜年,问道年龙不舞之后是怎么处置的,老人猛吸一口旱烟,闭上眼睛,似乎在享受,又像是在回味。
大舅妈轻轻推了我一下,小声嘀咕:“别提这事,你大舅才刚放下没多久。”
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不好意思地闭上了嘴。
良久的沉默后,大舅眼睛盯着闪着火星的柴火,随手一指:“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个半合的大木箱隐蔽在柴堆一角,缝隙里露出马褂金色的衣角。我走近一看,昔日那高傲的年龙皱皱巴巴,金色的龙鳞黑一块,破一块。我翻出龙头,艳红的胡须已掉了一半,那双龙眼也已看不到昔日的光芒。
艺人们老了,年龙也在老去,它躺在那里,像生了一场大病,一场无药可治的病。
“我上个月去镇上打听有没有愿意学舞龙的年轻人,结果呢……”大舅眉头紧皱,猛地拍一拍大腿站起来呵斥道,“没有一个人愿意学啊,老祖宗的东西就这么没了啊!”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像极了一个孩子。
离去前,我瞥了一眼装年龙的大木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春运的浪潮裹挟着我赶往家乡。火车上,我盯着车窗上的“福”字,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看到,金色的年龙傲然起舞,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高傲的龙头向上抬起,一双龙眼迸发出未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