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霪雨霏霏的时日里,小镇的交通状况每每窘困不堪,极为拥堵。街边的路灯熠熠生辉,却难掩周遭的阴霾。车水马龙,汽车如穿梭的游鱼,放眼望去,一片阴寒潮润的霾霭氤氲在空气中,其间裹挟着尚未消散的雨滴,淅淅沥沥地流淌在商店的玻璃窗上。偶尔,可见手掌在玻璃上往复摩挲,其力度之大,仿若在擦拭着什么难以祛除的秽迹。清晨之际,各种声音纷至沓来,相互交织,凭添了几分烦躁之感。
店主让・埃尔先生步出店铺,映入眼帘的是店外那蜿蜒绵亘、冗长无尽的领物队伍,丝毫不见缩减之势。他本欲好言劝慰众人,只因这段时日物资供应已然中断。其间,埃斯佩朗斯太太问道:“猪血肠是白是黑?”然其询问并未得到对方应有的重视,回应显得颇为敷衍:“是白的,但并非人人皆能购得,离去吧。”
与此同时,马路上德国轿车与法国汽车并驾齐驱,风驰电掣,扬起一片尘嚣。埃尔先生心中郁积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再也无法遏制,愤然嗔怒道:“聒噪至极,自昨夜伊始便未曾停歇!”他凝望着薄雾中往来穿梭的车辆,竟难以辨明自己发泄的对象究竟是谁,唯有无奈地嘟囔:“真令人烦懑透顶!”
在那难以抑制的怨言之后,埃尔先生毅然决定付诸行动。他将歇业招牌重重地张贴在店铺那污渍斑斑的玻璃窗上。
旁边队伍中的人们目睹此景,皆面露失望之色,甚至开始啧有烦言。店主心情本就欠佳,双方在沟通之时,难免龃龉不断,进而引发了一场引人瞩目的喧嚣。在此之前,我凭借票据与现金,顺遂地购得了本周所需的最后物资。迈出店铺后,我为自己购物的顺遂暗自庆幸,却又对店主与路人的争吵感到无可奈何。然而,我同样暗自庆幸自己未曾在早晨遭遇埃尔先生的坏脾气。毕竟,随着局势愈发紧迫,我与其他奔忙劳碌的人们并无二致,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斡旋额外的矛盾。我在心中暗自警醒自己这一点,随后依照既定的计划,前往一家窗户上张贴满广告女郎画像的金色理发店。店主人性格豁达爽朗,技艺娴熟精湛。我向她颔首致意并支付了十五法郎后,便继续前往另一个学生瓦利埃家教授钢琴课程。
在下午的拜访结束后,离开贝拉米太太家的时刻,天气已有好转迹象,但仍感寒意袭人。我紧了紧颈肩上的围巾,加快步伐继续前行。不料,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莱拉,请稍等!”我驻足回首,发现贝拉米太太正站在窗前。我略显疑惑地等待,她随即转身进屋,旋即又现身,手中捧着几颗新鲜的柑橘。
尽管我委婉地拒绝,她仍以微笑回应,并道一声:“圣诞快乐。”随后,她将小些黑牛轧糖轻轻放入我的棕色皮包中,并建议道:“和你的家人一同享用这些果脯吧。”接着,她目光落在我身上,嘴角上扬:“你的发型真是漂亮。”
我微笑着略显腼腆,向她表达谢意后准备离去。然而在我转身之际,身后的贝拉米太太又再次叫住了我。我回过头,她告诉我:“你知道吗?我的丈夫即将归来。”听到这个消息,我短暂地愣了一下,但随即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同时在此刻之际,我忽然明白了她今日为何如此兴高采烈。
贝拉米太太的丈夫曾是战俘。他早年参军,后因法国战败被扣留于敌方的战俘营做劳工。幸运的是,由于德国实施的某些交换人质的政策,贝拉米先生得以被选中并成功返回。得知这一消息,家中的贝拉米太太喜极而泣,她颤抖着声音说:“我真是高兴极了。”我亦真心实意地为她感到欣慰。随后,我们互相道别,互祝“圣诞快乐”,我则离开了,继续按安排前往犹太人卡茨家教授钢琴。然而,我在卡茨家的门口等了很久,并未有任何动静。我再次按下门铃,门铃的响声并没有引来屋内的主人,却引起了路过的勒鲁太太的注意。她是卡茨家的邻居,身材瘦弱,黑发灰眸,此刻正骑着自行车,似乎刚从市集购物回来。看到我久等无果,她便告诉我:“别等了,他们已经搬走了。”听到这消息,我有些惊讶,但并不是因为惊吓,而是没想到卡茨一家的搬迁速度如此之快。我问道:“他们已经走了?”
勒鲁太太耸了耸肩膀,表示遗憾地说:“他们昨夜已经离去,行李装满了整整一辆车。”由于话题的敏感性,她特意压低了声音,防止被旁人偷听:“他们没有告知你吗?”
我紧抿嘴唇并摇了摇头,好奇地问:“他们把钢琴也带走了?”她回应道:“不,钢琴留下了。自行车似乎也留了下来。”随后她微笑道:“噢,对了,说到自行车,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说完,她放下手中的菜篮,走向对面小区的后门。过了一会儿,她牵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回来:“——你拿去使用吧,或许现在正需要。”
目光落在勒鲁太太手中的自行车上,我再次抿住了嘴唇。尽管主人的离开使我产生了一定的使用权利,但我仍然本能地拒绝道:“不。”但她却坚持道:“如果你不需要,别人也许会有需要。在他们回来之前,你可以先让它发挥价值。”说完后她接过我手中的棕色皮包放在自行车的车筐里:“物尽其用,不是很好吗?”她甚至强调了一句:“他们是你的朋友。”闻言,我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雾气依旧弥漫,淡淡的霾云似乎飘渺如梦幻。
一阵轻风吹过,凋零枝叶间的声响扰醒了沉睡的世界,远处的夕阳余晖更加黯淡,几乎难以辨认。苍穹之上的云天将其掩映,暮色在无声无息中已笼罩大地。骑着自行车沿路返回,途经大道与小径的交汇处时,一阵风将车幔吹起,阴冷而漆黑的夜幕似乎四合,轻歌浅舞,倚冰偎翠。幽微的琴音如笙箫般从巷子口传出,那会是犹太孩童摩西的琴声吗?即便日后身处战乱之中,他是否仍会弹奏心爱的钢琴?
自行车平稳地行驶在路面,偶尔发出叮咣的声响。全身仿佛被雾霭笼罩,卷曲的头发、温暖的衣物以及灰色围巾都被其浸润,潮湿感由内而外蔓延。心脏仿佛被寒冷包围,时而被冻结,时而被烈焰灼烧,不断收缩、扭曲,感受混乱不堪。
曾几何时,连梦境都围绕着我那失而复得的自行车。如今它以这种方式重回我生活中,是荒诞的喜剧吗?我难以名状自己的感受,并未如以往般体验到重获的欣慰和喜悦。
远处未知的海风夹带着冬日的腥意扑面而来,树叶沙沙作响,海面微波荡漾。微蒙的蓝色与灰色交织在一起,透露出沉郁的氛围,轻柔地洒落在水面,泛起的粼粼波光不断荡漾,形成了一种破碎而美丽的景致。
在楼宇的楼房与房屋之内,各家各户在夜晚燃烧着炭火。当我回到家并走进室内时,立刻感受到熟悉的温暖热度,仿佛置身于一个暖和的世界,令人彻底忘却外界的寒冷。此时,前厅内传来阵阵声音,似乎是有人在交谈。从他们模糊零碎的言语中,我得知他们在讨论酒窖的相关事宜。然而,我并没有过于在意,只当是祖父与客人的日常交谈,而且自己因为被雾气湿透,感到寒冷彻骨。我匆忙将棕荦皮包放置在门口的桌柜上,但在其上看见了一封信,蓝色的邮票印着章,上面还用利落的德语横贯其中。我一边摘掉黑灰色的绒布手套,一边拾起仔细瞧了瞧,下意识地解开了系着的黾绳,却只在外封看懂了一个地名:斯图莱特。应该是邮寄给予海因里希的信。……我意识到自己方才的拆散举动并不礼貌,于是立刻重新把信放回了桌面便准备上楼好生沐浴换洗一番。
可就在我路过客厅之际,两人叫住了我。“——噢,她回来了!”另一人附和道:“对,她回来了。”听见厅内对自己的唤声,我湿濡的嘴唇微微颤颤,苍白的脸色略显紧绷,站在门口微微侧过头看去——原来是母亲与皮科尔・弗雷兹。
皮科尔今日穿着较为正式的西装,见到我时显得非常兴奋:“你好,你终于回来了。”我只是简短地点头致意。而母亲则是走了过来,注意到我被湿透的衣物包裹着瘦弱的身体:“噢,浑身都湿透了。”今日的她披着蕾边方巾,穿着保暖的针织毛衣。她的目光流露出对我的疼爱与关心。她温柔地说:“来吧,喝一杯酒暖暖身子吧。”
闻言,我却是婉言谢绝:“不,谢谢。我想先上楼换衣服。”
但母亲仍热心地补充着:“噢,那你快看看皮科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圣诞礼物。”
于是我再次驻足,克制住了行动的冲动。此时,母亲走进厅内,指着皮科尔手中展示的烤鸡,面带微笑地对我说道:“你看,德国人虽有所图,但我们却留下了此物。”皮科尔听到母亲的话后,立刻附合似地言应道:“是的,想必你们会非常喜欢吧?对吧”
我虽有些兴趣,但身体依然被寒冷环绕,只能略显敷衍地回应:“噢,确实如此,非常感谢。”以防他们再次从口中吐露出有关恳求的话语,于是随后我便也再次强调,朝他们补充道:“我需要去晾晒衣物。”但说完还是不放心,所以为了确保他们不再进一步请求——同第二次的心理理由那般,我第三次强调:“真心感谢,就此再见。”言毕,我立即转身,步履促躁地插兜上楼,并在此之前,忽略了皮科尔面部上的冷色之情和言语僵硬。
有时候,天空的黑幕仿佛瞬间降临,刚刚还洒落着落日余晖,此刻月亮已高悬天际,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不停。
一轮明亮的银月挂在高高的天空,洒下洁白如练的光芒,倒使得雪地里面一片的光亮,在拂晓的凛风中,偶尔还传来各种各样奇异的喧哗愻嚷,在拂晓的寒风之中。因为今夜是圣诞节,所以人们彻夜无眠,战争也暂时停歇。
街上趸灯烁炯,吋隅人们交织相走,灯光璀璨夺目,人们相互交错与走访拜访、参加弥撒仪式和宴会。他们穿着整齐端庄,面带微笑。期间还有一辆德国轿车以绿黑色的身影穿梭而过,驶过了一座小教堂前。
月色如水,静静倾洒在街道上的某座房屋上——只见那房屋二楼的窗户微微泛亮,散岌着嗳光。
房间之内静谧安玺,只剩下绵软毛巾同鬈发相互揉捩的沙沙呴声与隐约可闻的喘昀之息。
借着桌上的小台灯,我坐在床边,对着柜前的那扇长硕宽大的透明方镜擦檬着适才沐浴完毕的躯体。
梳理着头发,被柔软的毛巾搓得微躁,耳边传来的是头发相互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今日早晨精心打理的发型因雾霾而湿濡,对此我略感懊恼。不经意间抬头,目光与镜中少女的眼神交汇,那一刻,我微微愣住。
随即,停下擦拭的动作,随后起身,并略缓靠近上前于镜面——浅灰织白的吊带睡裙贴覆在纤长的躯体,此刻缘因身上那半躁半润的水汽和温度,某些隐匿灰暗的沟壑展现出了浅淡的线条与弧度。
也许平日里很久都未曾注意的细节,如今早已以一种更甚明显的现象而展现出来。
我这才知觉意识到,自己确实已经成长,从女孩时期的青涩程度已然过渡于向了某种成熟。
就这般垂眸想了很久,我决定在今夜穿上祖母的那件高雅的黑色褓裙。
在夜晚的府邸中,四周灯火通明,一条幽静无声的石径小道通往庭院与花园,这里一片光明璀璨。
客厅内,德尔菲娜・博谢讷夫人已准备好丰盛的晚餐。此时,老博谢讷先生正在房间内试穿新西装,为迎接圣诞之夜的新模样做准备。虽然战争已摧毁了许多,但仍需保持乐观,即便是片刻的安宁也值得珍惜。
博谢讷夫人坐在餐桌前,身姿端庄。她清瘦的双手交叠,静静地等待着女儿与岳父的到来。在烛光的映照下,她身着瑾泽长裙,显得优雅而聪慧,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轻轻握起手指,指节微曲,眼神凝视窗外浩渺星空与明亮月光,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那时,她的身体状态尚佳,活力充沛,精神抖擞。每天,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医院,作为护士,她处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游刃有余;她的丈夫奥利维耶作为工程师,亦尽职尽责。每天夜幕降临,他们的长子艾蒂安与幼女莱拉总会在家门口期盼着父母的归来。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颜,他们夫妇二人倍感生活甜蜜,认为一切都值得。
战争随后爆发,丈夫与儿子出于对祖国深厚的忠诚与热爱,均选择了投身军旅。博谢讷夫人至今记忆犹新,在丈夫与儿子临别之际与她相见时,他说:“我必须在这儿长久地生活下去。在一幢与此相同的房子里,在一座与此相似的村庄里,在一片祖国里,作为它的子代…我必须对样——而现在它需要我,那么我就应该去。”言毕,他便吻别了妻子和小女儿。
那天,博谢讷夫人与老博谢讷太太奥蕾莉长时间地哭泣,彼此紧紧拥抱。而老博谢讷先生则默默地看着他与子孙的黑白照片,烟雾缭绕中,他无言地承受着内心的痛苦。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失去了联系。博谢讷夫人甚至前往战争前线,一边救助伤员,一边打探爱人和孩子的消息。然而,她得知了丈夫和儿子都已去世的消息——一个因伤寒,一个因炸弹。
再后来,他们离开了巴黎,来到海滨城市以疗愈心灵的创伤。在这个过程中,老博谢讷夫人不幸去世,是因悲痛欲绝而离世。时光流转,人事已非,一切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季更迭如春,循环往复。也许每一个曾经灿烂的日子,都需要以孤独的结局作为代价来偿还。
内心深处积聚了太多伤感且痛苦的过往,充斥着无数纷乱繁杂的记忆,如同滔滔江水般泛滥,使她心悸不已。德尔菲娜不禁轻轻擦拭了眼角,并拍了拍双颊以平复情绪。此时,老博谢讷先生已换好西装,她遂起身迎接进入厅内的岳父。同时,楼梯口也传来响动,她循声望去,只见有一抹熟悉的倩影正扶着楼梯扶手缓缓下楼,步伐不似平日的稳健,略有些迟疑。随着昏沉阴影的逐渐消散,她看清了女儿的全貌。
女儿的一头深棕红色的卷发被盘在脑后,编织成辫,瞳目呈现出明亮的灰色,仿佛细长的光芒从睫毛中迸发。她身着黑色长裙,腰部向内窄收,裙摆至膝盖,领口微微敞开,在锁骨处优雅停驻,点缀的珍珠在昏暗环境中散发出润泽的光芒,成为唯一的亮色。
德尔菲娜与老博谢讷先生此刻皆哑然无语。但对方已然率先开口了:“——如何?…还合适我吗?”
我有些不自然地观察着他们,然后开口询问。祖父迅速眨了眨眼,仿佛刚刚回过神来,答道:“噢,我还以为面对的是你的祖母。”母亲也在一旁笑着附和,称赞道:“是的,她看上去可真像是位高贵的女王。”接着,她向我补充询问道:“你能过来帮我一个忙吗?”说罢,她走进了装钳有捯柜的房间,我紧随其后。
“我并不知道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当我正在从橱柜中取出已经包装好的酒瓶时,突然开口说话。
“谁在何处?”母亲同样也在手持一个透明玻璃杯的同时,对我所说的话感到有些困惑,因此向我反问。
“摩西和他的父母。”我将酒瓶放置在餐桌中央,周围的烛火和白蜡在其间迩时闪烁,同时我用手触碰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缓缓说道:“有人归来,有人离去。……真是令人费解。”
“孩子,不必觉得奇怪。”母亲听完后显得有些忧郁,她启开酒红色的瓶口,发出轻轻的“啵”声,然后分别给我们倒酒。酒红色的水流哗啦坠泄于高高的玻杯璃脚中,昳映出鲜丽的绸光。“不管怎样,我们总得先吃饭。”母亲说道。
听到此言,祖父的眉目间也流露出难得一见的明媚笑意,随即和缓地开口道:“是的,你应当尝尝这菜肴的味道。今日,尊敬的德尔菲娜费尽心思,精心准备了这桌佳肴。对了,还有那瓶酒,据说是皮科尔特意为我送来的。”
“他如此热心,是否过于殷勤了?我们或许应适当拒绝他的好意,”我说:“毕竟他也要养家糊口,我们一直这么消耗人家的好意并不礼貌。”此时,我已坐在餐桌前,开始摆弄餐具。
刀叉发出银钦碰撞的叮咚声,显得清晰而渌动。
“别这么说,亲爱的,”母亲耸耸肩,咬了一口松软的鸡肉,说:“他是个非常不错的小伙子。”
“再优秀也无需我去多余评论,”我眉目的情绪不变,淡淡地说:“我并不想了解他。”
母亲知道争论下去无意义,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也许沉默与晚餐,相得益彰。
期间,祖父对我关心地提出建议,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表达过今晚想留在家里并不想外出拜访的意愿——于是如今他说到:“晚上不要一个人待在家里,我知道你不太喜欢这样。”
“你们可以去,我依旧坚持我的决定。”如今,我也依旧保持着自己最初的意见。
闻言,祖父却是反问道:“那你今日为何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打扮自己呢?别浪费你的心思和精力。”
我沉默不语,没有继续回答。
“是的,去哪儿对你有好处,你能见到你认识的人,不是吗——毕竟人人都和你一样,年纪也一样大的人大有其在,”这会儿母亲也补充说道:“你的伙伴和朋友,噢,可能皮科尔也在。”
“那就更不能去了。”我说。
“——晚上好各位。”
紧接着,德国军官的声音响起在我们耳边,令我们惊愕以及促然,我们立即看向站在客厅门口的海因里希。今夜,他摘下了暗绿色的军帽,脖颈间挂着一条向左右下方垂坠的围巾,他的制服与领结依然笔挺规整。见此,餐桌上的我们三人顿时重新恢复了以往的沉默,刚才激烈的争论也戛然而止。军官说道:“我回来换件衣服,必须立刻返回指挥部。”短暂的停顿后他又补充道:“因为今晚有盛大的晚会。”随后,一声军靴撞击地面的声音响起,伴随着整齐的军姿,他上楼去了。他今晚的步伐略显匆忙。我低下头,紧握银勺的指节微微收紧——好吧:看来正如祖父所言,今夜的好意和准备都将无用。正当此时,祖父听见屋外汽车驶来的声音,便开口说道:“是瓦朗丁来了。”由于今日是圣诞节,祖父和母亲按照与邻居瓦朗丁・德罗西耶老先生的约定,打算去附近的教堂参加祷告仪式。祖父话音刚落,母亲便准备起身前往,但在这之前,她得先把餐饮给收拾洗泷完毕,我对此便及时阻止了她,“还是让我来吧。”我说道。闻言,母亲不解地望着我,“怎么了?你不去教堂参加弥撒吗?”她终于发现了异样。“是的,我不打算去。”我没有解释原因,只是简短地回应了她。
母亲显然感到困惑和不解,她疑惑地问道:“噢,我真想问问你,亲爱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终于,她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疑问。此时,屋外汽车的响声再次响起,发出催促的迪迆皞之声。我趁机对他们说:“请尽快出发,他正在等待你们。”让别人等待可并不是个礼貌的习惯,于是母亲和祖父不再犹豫,期间再次整理好了之后,在门口向我道别了声:“祝你圣诞诞快乐”便一同离开了。
﹉﹉
克莱芒丝・德拉斯姆——理发店老板娘
瓦利埃——邻居家
约瑟夫・贝拉米/卡米尔-邻居夫妇
吉赛尔・勒鲁-邻居太太
瓦朗丁・德罗西耶-老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