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中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65^]。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中国空前辽阔的王朝[^65^]。
秦朝的建立
秦朝的建立者是秦始皇嬴政,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和政治改革,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秦朝,并自称“始皇帝”[^66^]。秦朝的疆域东到辽东半岛西北部,西到今天的甘肃东部及四川、云南一带,南到岭南(广东),北到蒙古高原[^66^]。
政治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66^]。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67^]。
经济与文化
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是秦半两,其形制仿玉璧纺轮的圜钱形制而来,方孔圆形[^66^]。统一的标准文字是小篆[^66^]。这些措施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军事与对外扩张
秦朝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66^]。秦始皇还修建了由首都咸阳通到全国各地的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70^]。
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65^]。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67^]。
重要历史事件
前221年:秦将王贲攻齐,入临淄,俘齐王田建,齐亡。至此,秦统一六国,战国时期结束[^65^]。
前220年:全国筑驰道,东通燕、齐,南达吴、楚[^65^]。
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封禅泰山,立石颂德[^65^]。
前215年:蒙恬率兵三十万北攻匈奴[^65^]。
前214年:略取南越陆梁地,置三郡[^65^]。
前213年:用丞相李斯议,下令焚书[^65^]。
前212年:坑杀方士、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65^]。
前210年:始皇巡游,七月,死于沙丘。李斯、赵高立始皇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65^]。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刘邦起兵于沛,称沛公[^65^]。
前207年:项羽率军渡漳河救赵,于巨鹿大破秦军,赵高杀秦二世胡亥,立二世兄子子婴,贬号为秦王[^65^]。
秦朝虽然短暂,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的影响深远,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秦末农民起义 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末年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发生于公元前209年。起义由陈胜和吴广领导,在今安徽宿县东南的大泽乡爆发 [^75^]。起义的直接导火线是被征发的贫民因大雨受阻,无法按时到达渔阳戍守边防,根据秦法,误期者斩。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陈胜和吴广决定起义,他们号召同行的戍卒:“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激发了众人的斗志,纷纷响应起义 [^78^]。
起义军迅速攻占大泽乡和蕲县,并在进军途中不断壮大。陈胜自立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起义军兵分三路向秦朝都城咸阳进军 [^75^]。然而,起义最终因为内部分裂、缺乏战斗经验以及秦军的有力反扑而失败。吴广被部将田臧假借陈王命令杀死,陈胜也被叛徒庄贾杀害 [^75^]。
尽管大泽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起义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为后来的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力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开始,展现了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决心和勇气 [^75^]。***曾评价陈胜吴广的起义精神,认为他们的行动不仅对秦朝造成了冲击,也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重要的教训,影响了汉初的政策制定 [^79^]。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历时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了18个王,但不久田荣起兵造反,刘邦也借机出兵巴蜀,夺取关中,并与项羽争霸,这一系列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86^]。
楚汉之争的重要战役包括彭城之战和垓下之战。彭城之战中,刘邦一度攻破项羽的都城彭城。成皋之战是双方围绕战略要地成皋展开的持久战,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刘邦重创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获得最后胜利,楚汉战争结束,汉王朝建立[^86^]。
楚汉之争历时4年多,战地辽阔,规模巨大,用兵韬略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86^]。
楚河汉界是楚汉之争时期的历史典故,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87^]。
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结束,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86^]。
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击败项羽后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94^]。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又开辟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拓展对外交往,并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94^]。
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沿袭武帝晚年息兵养民的国策,恢复汉朝的国力。至汉宣帝时期,对外降服匈奴并设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开创了国力极盛的“孝宣之治”[^94^]。
公元前36年,陈汤斩杀郅支单于,标志西汉时期的汉匈战争结束。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汉,西汉灭亡[^94^]。
西汉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族正式成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文化发展达到高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成就辉煌,对外交往频繁,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96^]。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此外,西汉还开辟了西南之路,加强了对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99^]。
西汉文化对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深刻,越南、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都接受汉文化的影响,东亚文化圈开始形成。汉武帝时期,张骞的出使西域,使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99^]。
新朝
新朝(公元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新朝的建立标志着西汉的灭亡和东汉的兴起之间的短暂过渡时期。
建立与背景
新朝的建立者王莽,最初以恭谨勤劳的形象示人,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汉平帝,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做皇后,渐渐在朝中大权独揽。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史称新莽[^104^]。
政治与改革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
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完全无法执行[^105^]。
禁赏奴婢:禁止买卖奴婢。
推广国营事业:实行盐、铁、酒等国营政策。
改革币制:王莽先后五次改币,最终导致经济混乱[^109^]。
行政区划
新朝在地方上的行政区划大致与西汉末年相同,但王莽为复古改制,改了许多地名。他将中国先改为十二州,后改为九州,并新设了西海郡(郡治龙耆城,今青海民和县)[^105^]。
经济与社会
新朝的经济政策包括“五均六筦”政策,即盐、铁、酒、货币、山林川泽等五类收归国有以控制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此外,还对渔、猎、畜牧、巫、医以及养蚕、纺织等业收取所得纯利的十分一,称“贡”,即现代的所得税[^109^]。
文化与思想
新朝思想上起西汉,下承东汉。王莽崇尚古制,利用谶纬学说以取得帝位,并假借符命、祥瑞,伪造禅让的根据[^109^]。他还提倡古文经,使古文经与今文经抗衡,即古今文之争[^109^]。
军事与外交
新朝时期,西域诸国大多不服统领,而匈奴势力也进入西域的塔里木盆地。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李崇与郭钦等西征西域,但被焉耆率领姑墨、尉犁、危须等连军击溃,西域与新朝断绝往来[^109^]。
灭亡
新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王莽改制失败,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和公元14年黄河下游改道,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105^]。经历农民战争后,刘玄建立更始政权,最终由刘秀建立东汉,结束了新朝的历史[^106^]。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195年,与西汉合称汉朝 [^116^]。东汉的疆域和西汉基本相同,只是在少数地区有变化:如在西南夷地区,哀牢国被纳入了版图,设置了永昌郡;在西域地区,乌孙国脱离了控制;在东北地区,高句丽建国,汉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逐渐退出 [^116^]。
东汉建国后经济发展,人口达到5500万 [^116^]。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 [^116^]。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16^]。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定都洛阳 [^119^]。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因此时人称洛阳为“东京”,并以“东京”代称东汉,故后世称之为东汉 [^119^]。又因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 [^119^]。
东汉一朝,由于讲求经术,太子宫臣中以太傅为首 [^119^]。东汉在遵循西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更加适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与西汉相比,东汉官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权利的削弱,代之而来的是“尚书台”和六曹机构权利的大大加强,这就是后来“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119^]。
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取得了巨大发展 [^119^]。随着铁工具的普遍推广和牛耕技术的提高,增强了人们向自然界斗争的能力,特别是它使江南河网沼泽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 [^119^]。东汉邓太后执政的永初二年(108年),由于连年灾害,邓太后便将北方灾民“尤困乏者”迁往江南地区的荆州(今湖南湖北)、扬州(今江浙地区)等“熟郡”安置 [^119^]。官方组织的大量移民涌入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119^]。
多数研究认为,东汉时期的峰值人口在6000万人以上,略高于西汉时期 [^119^]。《中国人口通史》考证公元157年东汉疆域内人口为6500万(一说7200万)[^119^]。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农耕工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精耕细作方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119^]。
东汉的宽商政策推动了从洛阳、南阳为中心的一大批工商城市的兴起 [^119^]。作为东汉首都洛阳,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其人口数远远超过了西汉都城长安 [^119^]。洛阳的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非常繁华 [^119^]。东汉人王符说:“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划此”,说明当时商业的发达和经商者之多 [^119^]。
东汉对西域的商业交换,一是以政府使节的名义,派遣商队到各国进行贸易;二是商人自行结伙组成商队,沿丝绸之路把大批丝绸运往西域,远者达中西亚和欧洲,再把这些地区的皮毛制品和香料运到汉朝来 [^119^]。自张骞出使西域之后,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中亚、西亚建立了经常的贸易关系 [^119^]。永元九年(97年),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国(罗马帝国),一直到达西海,丝绸之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这也是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西端从欧洲,东端到东汉京师洛阳 [^119^]。
东汉时期,中国与印尼人文交流也有了交往 [^119^]。据《后汉书》记载,汉顺帝永建六年(公元131年)“十二月,日南徼外叶调国、掸国遣使贡献。”而据史学家研宄,叶调国位于东汉时的日南郡边界外,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这是目前关于中国与印尼交往最早的记载 [^119^]。
东汉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朝政黑暗 [^116^]。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名存实亡 [^116^]。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刘协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116^]。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 [^119^]。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定都洛阳,改国号为“魏”,史称“曹魏”,东汉灭亡,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三国时期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