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月朗星稀,一片静谧;屋内却极不安宁,床上的人眉头紧蹙,眼角的晶莹表明她此时正经历着并不美好的梦境。
“苓苓,你是三个月大的时候被我抱回来的,那时候你还是小小的一团,一眨眼的功夫,都长成大姑娘了。”
白枝惊轻抚着唐知苓的头发,轻柔的说着。
“我只有两个儿子,这么多年过去了虽说名义上是婆孙,但在我心里,你就跟我的女儿一样。”
白枝惊微微停顿了一会,目光温柔的注视着唐知苓,眼中满是眷恋与不舍。
“苓苓,即便我现在不能再陪着你了,你也要快快乐乐的长大。我不求你出人头地,只要健康快乐就好。”
“苓苓,你的未来还很长,我不能成为阻挡你前进的高墙。我该走了,你也该醒了。”
“奶奶!”
唐知苓惊呼一声,猛地睁开了眼睛,呆呆的看着天花板。
“奶奶,别离开我。”
唐知苓喃喃道。任由泪水流出眼眶,滴进枕头。
半晌,唐知苓起身打开灯,拉开椅子,坐在了书桌前,她静静地看着手腕上的佛串出神。
那是白枝惊在中考前两个月专门为她求的,说是能避灾祛祸,还能改善睡眠状况。
唐知苓还清晰地记着那天。
放学回家后,白枝惊神神秘秘地递给他一个布袋子。她打开袋子,里面是一串朱红色的佛串,有17颗珠子和一个玉牌,玉牌上刻着一个手持武器的佛像,她并不认识。
唐知苓抬头看着白枝惊,白枝惊像是知道她要说什么,开口解释道。
“我听人家说祥福庙挺灵验的,就去给你求这串珠子。大师说带在手腕上,两个月后就能改善睡眠。你看你现在憔悴的,比我这个老太婆还显得苍老,我得给你好好补补,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
唐知苓一阵恍惚,耳边似乎响起了白枝惊絮絮叨叨的话语。她记得那时她对奶奶口中的灵验的寺庙以及开了光的佛串并不相信,不过是为了安抚奶奶才戴在了手腕上。如今,这佛串却成为了她的精神慰藉。
“可是奶奶,这佛串怎么一点都不管用啊,我已经好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甚至这还是你离开后第一次来我的梦里看我。你还在怪我吗,怪你养了十五年的孙女没能在临终前来见你最后一面。”
唐知苓心中突然涌出无尽的埋怨,转瞬,又化为了迷茫。她该怨谁?
怨奶奶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而不告诉她病重的事吗?
还是怨爷爷、叔叔与婶婶他们联合起来为她编织了一场骗局,导致她没能在奶奶的最后时刻陪着她?
可他们也只是不想扰乱她的心绪,让她能安心中考啊。
“说到底,其实我才是那个最该被恨的人。”
唐知苓自暴自弃的想着。
“如果我能多关心奶奶一点,又怎么会看不出奶奶掩藏在笑容下的疲惫,又怎么会辨不出婶婶说谎后不自然的神情。”
“咚!”
突然响起的声音将唐知苓从混乱的思绪中拉出,她循声望去,是风吹倒了桌子上的空杯子。
唐知苓走到窗边,外面不知何时刮起了大风,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在空中飘荡,风吹起窗帘抚过了唐知苓的头发。
她将头伸出窗外,感受着肆虐的风,虽然头发在空中乱舞,但她的内心却一片宁静。
“奶奶,是你吗,这是你再告诉我,你一直在吧。”
唐知苓想到了婶婶之前和她的交谈。
“你奶奶这个人啊十分要强,所以在你小时候对你要求十分严格。可她这辈子,也就对你服了软。苓苓,你奶奶是很爱你的。”
唐知苓还记得白枝惊总是在她得意之时泼上一盆冷水,幼时的她还以为这是因为白枝惊不喜欢她。可到现在,她才明白了白枝惊隐藏在冷淡下汹涌的爱意。
在唐知苓心里,白枝惊一直都是强大的存在,强大到她从未想过白枝惊会离开,所以才会沉溺在死别的痛苦,久久走不出来。
“但是,我会继续前进的。”
唐知苓在心中许下了承诺。
“奶奶,我会如您期待的那般。即使坠落悬崖,溺于深海,我也终将撕破沉沦,风声猎猎,肆意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