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重要性可想而知。
人物,即为故事的主要成分,没了人物,情节无法发展,一切就是空谈。
知周所众,人物最为重要的是人物形象,一个好的人物一定有好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表现是人物塑造的必修课之一。
正文如下
要想写好人物,
1、在大纲中先做好人物设定、人物背景、性格等的准备,再按照大纲中人物形象来进一步写作。这样会大大减小人物把握不好写崩了的几率。
2、明确人物的形象,牢记每一个人物的设定性格,知道人物会做与不会做的。
例:如果A的人物设定是一个懵懂、傻傻的大学生,初入社会,资历尚浅,不知社会深浅,不懂人心险恶。
那么他绝不会做出贿,赂、讨好献媚、拉拢人心等社会老油子行为,他在社会中一定是被排斥、被孤立、不被看好的定位,只有在社会中磨砺多年、经历许多,才会看清社会的黑暗,懂得立身处世之道,褪去懵懂与纯真。
3、人物的经历很大一部分决定了人物形象。
你要明白,每一个人物不是你脑海里如何如何的玩物,你不是操纵一切的神,在小说里,他们就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是有思想(人设)的,他们的形象一定会有引导至此的原因。
将人物的经历阐述清楚,或者在经历后改变适当的人物形象,经历足以改变一个人。
例: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袁老
作为籼型杂交水稻的开创者,难道他是有一天突发奇想要去研究杂交水稻吗?当然不是,作为饥荒年代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亲身挨过饿,体会过饥饿的痛苦,见证过路边饿殍,看到过人活生生饿死。在这样的经历下,让天下人不再挨饿的愿望由此生根,而在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中,这个愿望就此发芽,看到杂交水稻造福世界,缓解、解决了世界粮食、饥饿问题后,他更是坚定了理想,愿为世界饥饿问题的解决而付出,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可见,正是袁老早年饥荒年代的经历,才造就了如今万万人敬仰哀悼的伟人。
4、一段情节,一件事,甚至是一句话,都能令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个契机大多是一段情节的高潮(至于高潮的构建之后会讲,先别急),在高潮中,可以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来表现出人物性格与形象。
例: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别废话,给我退到一边去。"
"我可以帮你打架。"
"我知道,你先退到一边。"赵空城转头看向他,"一刀,我再砍一刀,这一刀砍完,你再来帮我也不迟。"
"哦。"林七夜站到一边。
赵空城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的刀柄,一双眸子紧紧的盯着不远处的鬼面王。
"小子。"
"嗯?"
"这一刀,你要看好了。"
"为什么?"
"这一刀……会很帅。"
"……"
(前面那一段心理描写我没复制,不然你们说我水。)
(素材来源--《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三九音域)
这样,在人物与高潮的碰撞下激发出强烈的表现力,那一段话也就成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