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饿殍遍野,正所谓每逢乱世则群雄并起
但誰人能知百姓腹中之饥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游魂自异界而来,为天地而开造化之功
赵鑫林本是三国常山赵子龙之后,奈何家道中落,更逢乱世,父母皆饥渴而死,其一路颠沛流离最终病倒。冥冥之中,一时光影突现,异界之游魂入其身,撺掇其主,不料鑫林神魂金光乍现,游魂反被吞噬,鑫林得其记忆,疾病去之,而活之,随前往深山寺院,企图混口饭吃
其父留下了些许遗产,一些碎银子,一杆花枪,几本兵书,几本武书。不过这些遗物也就银子和花枪有些许用处,鑫林的武学之基不错,现如今有兵书辅助,想必活不下去了也能当个山大王
诗曰:元朝无大道,饿殍遍河山。
异世游魂入,扫平乱世纷。
鑫林走十几里,终见一寺,随奔而投之,寺院名曰:皇觉寺
鑫林得知此寺来头甚大,随即拜师方丈,意图和未来之天命之子混个脸熟
奈何僧多粥少,方丈收留一阵,便将其驱逐
鑫林曰:方丈,贱民一心求佛,还望方丈收我为僧,日夜行善,伴佛祖左右
方丈曰:施主,本寺已无闲粮,恐是连自己都养不活,施主留在这,不过是让贫僧图造罪孽罢了!你且离去,我这还有一些碎银,路上当做盘缠用,这样也可保你一路衣食无忧。
鑫林连忙挽曰:方丈,我……
方丈些许恼怒曰:真当贫僧的寺院何人都收不成?滚滚滚!
鑫林只得收下银子,离皇觉寺,续流浪之生涯
鑫林一路随难民逃难,随不知前往何处,但也算是有个念想。鑫林一路颠沛流离到淮西,遇一和尚化缘,问曰
"和尚,这一路都乃难民,无人有余粮,你还是不要徒劳的好,免得烙下一片骂声"
和尚回曰:"施主不必担心,小僧只是顺路化缘,小僧本是皇觉寺的和尚,现如今在外化缘三年,正准备远路返回呐!"
鑫林曰:"和尚你也算是个忠厚人,这世道那么乱,到处都有抢劫的,我自知我没有粮活不了多久了,这几两碎银你拿着吧!"
和尚曰:"施主何不随我进这淮西拿着这些银钱,下顿馆子,也算是个饱死鬼"
鑫林曰:"那就依高僧所言吧"
和尚曰:"高僧算不上,小僧只不过是一个为活而活的苦命人罢了"
二人到了酒馆,买了碟肉,一些馍馍,还有两坛酒,便开始胡吃海塞
这些银子在普通年间还能买几亩地,而现在却只能换些许吃食,无不哀哉
酒过三巡,二人畅言
鑫林曰:"你我经此也算的上朋友,某性赵,名鑫林,乃常山赵子龙之后,奈何家道中落,现如今不得已而逃难"
和尚曰:"咱是钟离人士,姓朱,贱名重八。咱命苦,兄弟双亲在一月之内皆命丧九泉,咱葬了父母兄弟,上皇觉寺当了和尚,三年前皇觉寺也无粮,咱便下山一路化缘到了淮西"
鑫林顿觉心中一惊,此竟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先看其气节,虽衣着不得体,但一身正气,颇具威严,算不得一表堂堂也算是个好生威武
再看其外表,虽不是惊为天人之辈,但也算得上是一表堂堂,与后世所传鞋拔子脸不同,重八脸是圆脸,看来想是后世之人编排一二
鑫林曰:"和尚不是不食酒肉吗?为何重八兄却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啊?"
重八曰:"咱本就是俗家子弟,只不过是为了喝口粥而上了皇觉寺,咱其实早就破戒不知多少回了,更何况咱此次回去就是要还俗的"
"咱拿你当兄弟,你可别跟任何人说"
鑫林曰:"何事啊?"
重八曰:"咱儿时好友,汤和在义军当上了千夫长,手底下掌着一两千人呢!要与咱共图大事"
随即重八还拿出一封信给鑫林看了看
重八曰:"不知赵兄意下如何,反正咱有些投义军的意思。"
鑫林思索片刻,便回绝道:"我还是算了吧!当此等天灾人祸我还是保命要紧,投了义军多半还是个死路一条"
投义军虽说可以保全一时,混个吃饱,但却又凶险万分,若去义军先不言功,便说现如今红巾军多半都是流寇打着义军的名头,若此时投之岂不是如羊入虎穴一般,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拉去杀良冒功
重八看着鑫林,不仅惋惜:"像赵兄这般壮士,不去投军真是可惜了,这样如何,若咱以后闯出名声你只要一来,咱就奉你为座上宾,以报今日的饱腹之恩!"
鑫林拱手,言道:"那以后若相逢,可有劳重八兄了,告辞"
………………
自上次与朱重八一别后,鑫林一直在淮西附近游走,接了不少富商的苦力活,倒也攒下些钱粮
一日偶遇一道人,那道人看起来腰板如松般挺拔,眉目间尽是仙风道骨,只不过衣着邋遢,远看起来如济公一般,满面尘土,似是在远游,赵见其心生怜,遂买饼赠之
道谢曰:"贫道久历四方,现如今正值灾年,小友为何白赠我饼?这世道,易子而食也乃常态"
鑫林回道:"如今虽为灾年,但我颇有银两,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接济世人,那些灾民走之,死之,我都曾济之,纵使其终死,见之,心中亦无憾。"
那道人眼神诧异,过了一会,言之:"小友心性甚佳,所谓修道先修心。贫道张三丰,世人皆称我为张邋遢,小友可愿学习道法?"
鑫林惊,万想不到此竟是武当张三丰,立马跪地拜师
那自称张三丰的道人便也收了鑫林这个徒弟
鑫林入道门后,随张三丰游遍五湖四海,修习道家之术,对于道家典籍更是如数针毡,一年背书,二年悟道,三年习道,一数也有五年过去
诗曰:
春去冬来观天变,似有若有何为道?
游遍山川寻无迹,不知已过多少时。
一日攀山练剑,张三丰问曰:"好徒儿,你在我身旁五年,可曾学到什么?"
鑫林思索一番,答道:"师父,我已习得祝由术十之四,太极八卦十之九,君子六艺略懂一二,可识医理,辨草药"
张三丰又问:"为何修道?"
鑫林回曰:"为……"
不知为何,鑫林却答不上来
预知后事如何,需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