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黎妹童年番,随机掉落,剧情党可看。
*这个系列应该是全文最抑郁的part了,但个人真的好喜欢。
🌸分割线🌸
“关于那段日子的记忆已是些许斑驳。”
“正如某篇外文小诗所言——太阳早已西沉,黄昏已然降临。草地一片湿露,同时森林中的凉意也加重了。”
“再度张开双眼,我仿佛又失落于神秘莫测的深渊之中。”
……
父亲去了广州以后,很长一段时日里,黎晓都再未见过记忆里的那个人。
母亲也再未用那夹杂着算计的虚伪的目光注视过她,处于同一屋檐下,血亲关系的母女成了冷漠的陌生人。
父亲走时给她们娘俩置办了一间新房,先美其名曰房屋不嫌多,现在想来,分开的那一天其实早有预兆。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什么黎晓无意去深究,只知道那个女人将所谓的抚养费独吞了个干净并以此去各种风月场所寻觅所谓的艳遇。
艳遇的对象她同样并不关心,无非是大腹便便的暴发户,亦或人到中年耐不住性子出来偷吃的成功人士。
那个周氏的老总最终只给了这位美貌乖巧得令他满意的泄欲工具一笔小小的款项——在许多男人那里,蒋舒华这个名字的地位事实上连情人都不及。
只是凭借着狐媚子手段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的那个女人从不会停下狩猎金主的脚步。
由奢入俭难。
黎晓只会在对方被捉奸在床而灰溜溜地回到这个名存实亡的家中时收到无数的怨恨,咒骂,和唯一的那次女人带着醉意的耳光。
犹记得那天右半侧的脸最终肿得老大,火辣辣的疼。
而在夜里,随着胃部的第一声痉挛,黎晓哇的一下呕了出来。
……
印象中,黎晓和陈响的初识则是在网上。
陈响是苏州人,擦着00后的边生的一位土生土长的江南妹子,对摄影情有独钟,时常在微博上分享一些稍显青涩的作品,虽凉的彻底却自得其乐。
某次深夜黎晓无意间刷到一幅残荷,只觉得从那画面中无端看出些落寞来。
或许是出于共情,又或许是出于骨子里仅剩的那点艺术细胞,她点了个赞,又发了句简短的评论,为热度少得可怜的帖子添了零星水花。
00后哪有不熬夜的,此时尚未入睡的陈响看到后台的消息直呼找到了知己,忙不迭在评论底下盖楼回复。黎晓觉着有趣,二人就这么聊了起来。
当然,陈响是夜猫子,而她则是彻彻底底的失眠。
黎晓毕竟有着艺术底蕴,面对不同的话题倒也能说出个甲乙丙丁,二人熟悉得不可谓不快。
熟稔后,对方又主动要求加上了联系方式,从此她的微信联系人列表又多了一个人。
就评论风格判断,陈响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对方与自己同龄,谁知竟是个小了她将近5岁的妹妹,还是个肉眼可见的美人胚子。
黎晓也对这个隔着屏幕的“热情”网友有了更深的认识。小康家庭的独生子女,陈父在上海某外企工作,陈母是大学老师,听对方的描述,是个很幸福很温馨的小家。
认识的第二年,由于陈父的职业调动,陈家举家搬迁至上海。二人也终于进行了双方各自人生中的首次面基。世界有时候小得很,陈家新居竟与黎父准备的大平层在同一小区。
陈母很喜欢这个看上去蛮乖巧的女孩,聪明且知礼数。只是偶尔会和陈父说:“那个叫黎晓的小姑娘,怎么总是笑得那么忧郁呢。”
明明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
-未完待续-
🌸分割线🌸
月落归海新作卑微求🌸🌸求点赞求评论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