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华夏五千年历史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北宋(960年-1127年)

华夏五千年历史

赵匡胤,生于春风拂柳的927年,小名唤作香孩儿,他的生命之根深植于涿郡的沃土,而成长于洛阳夹马营的烟水之间。这位五代至北宋的璀璨明星,是宋朝基业的奠基者,同时也是军事与政治的卓越领袖。在后汉的烽火中,他投身军旅,于后周世宗柴荣麾下立下赫赫战功,北伐北汉,南征南唐,英勇无畏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当历史的车轮驶向显德七年,赵匡胤的命运迎来转折,在那场著名的“陈桥兵变”中,他被命运之手推向了皇位。他从容地接过权柄,迫使后周恭帝禅让,开启了宋朝的新篇章。建隆元年,他以“宋”为国号,拉开了北宋的壮丽序幕。在位期间,他遵循赵普的智慧,南征北战,扫平割据,用铁腕与智谋,一步步巩固中央集权。他杯酒释兵权,削弱地方势力,设立枢密院与三衙,实施禁军更戍法,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为宋朝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天不假年,开宝九年的秋风中,赵匡胤悄然离世,留下五十载的传奇人生。他的英名被赋予“英武圣文神德皇帝”的尊号,庙号太祖,长眠于永昌陵,诗作《咏初日》则如一抹余晖,照亮历史的长河。

赵炅,宋朝璀璨星空中的第二颗耀眼星辰,生于公元939年11月的霜降之后,逝于997年春暖花开的五月,享年五十九载。他是宋朝开国帝王赵弘殷与杜氏昭宪太后膝下的第三子,同时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胞弟,本名为“匡义”,宋朝建立后,为尊崇兄长,更名为“光义”,继位后再改为“炅”,寓意光明炽热。早年,赵炅在后周的政坛上崭露头角,荫补入仕,逐步晋升至殿前祗候、供奉官都知,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宋朝建立后,他被委以重任,担任殿前都虞候,后更在建隆二年(961年)被封为开封尹,其地位已超越了宰相。开宝六年(973年),他被册封为晋王,权柄如日中天。开宝九年(976年)秋,赵匡胤离世,赵炅临危受命,继承大统。在位期间,他延续了兄长的统一宏图,陈洪进与钱俶相继归顺,漳、泉二州纳入版图。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他亲率大军,荡平北汉,一举终结了五代十国的乱世纷争。然而,燕云之地的辽国并未轻易俯首,他在高梁河之战中受挫,身负箭伤,却仍不失王者风范,坚韧退兵。雍熙三年(986年)的北伐再次失利,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转而固守疆域,强化中央集权。赵炅重视文化,倡导“崇文抑武”,设立崇文院,编纂了浩瀚如海的《太平御览》等典籍,极大地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他扩大科举取士,以文治国,奠定了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这一政策影响深远,成为了宋朝的“祖宗家法”。至道三年(997年),赵炅辞世,身后留下“神功圣德文武皇帝”的美誉,庙号太宗,安息于永熙陵,他的英名与功绩,如同他曾经的改名一样,历久弥新,光照史册。

赵恒,生于寒雪纷飞的九百多年前,名唤德昌,又曾唤元休、元侃,是宋朝的第三位君主,在位时日从春花烂漫的997年至春风不再的1022年。他是太宗赵炅与元德皇后李氏的爱子,早年如璀璨星辰,先后被封韩王、襄王、寿王,直至开封府尹的重任加身。至道元年,他被郑重地立为储君,三年后,宝座承继,开启了他作为皇帝的新篇章。赵恒初登大宝,倚重李沆、吕端等贤臣,励精图治,开创了被誉为“咸平之治”的繁荣时期。然而,西疆的战云并未消散,党项势力在宋军的退却中悄然崛起,宋辽之间历经烽火,最终在寇準的力劝下,赵恒于澶渊亲征,辽军败退,两国握手言和,订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为中原带来了百年的安宁。然而,晚年的赵恒沉醉于祈福祭祀的仪式中,大兴土木,宫殿巍峨,却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皇后刘氏的干政,更使得朝政微妙。在他五十五岁的那年,生命的烛火在开封延庆殿悄然熄灭。他身后,留下了“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的美誉,庙号真宗,长眠于永定陵的幽静之中。赵恒的时代,宋朝的制度日渐完善,行政区划的“路”应运而生,财政体系得以整合,宗室管理更为严格,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农业亦因引进占城稻而繁荣。他尊重“祖宗典故”,坚守“祖宗之法”,奠定了北宋稳定的统治基础。而他本人,对文学的热爱不减,留下的《御制集》虽已大多散佚,但《玉京集》六卷仍见证了他的文采风流。

赵祯,字伯茂,是宋朝璀璨星河中的一颗明珠,生于风云变幻的1010年5月30日,逝于繁花似锦的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是宋真宗赵恒与李宸妃的六子。他的人生如同一部深邃的历史长卷,从庆国公到寿春郡王,再到登基为帝,每一个身份的转变都是命运的精心铺陈。十三岁那年,他承袭大统,坐上了龙椅,然而稚嫩的肩膀上承载的是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的重担,直到明道二年的春天,他才亲手揭开历史的新篇章,正式执掌朝政。期间,宋夏之间的烽火连绵,庆历和议的签订犹如一道分水岭,短暂地平息了战鼓的轰鸣。辽朝的铁骑又在边境挥舞,庆历增币的阴影笼罩着大宋的天空,国库与民心在权衡中摇摆。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兼并,赵祯试图拨乱反正,但废后风波却开启了党争的序幕,朝廷内外暗流涌动。庆历三年,他寄希望于范仲淹等贤臣的革新,试图以“庆历新政”焕发国家生机,然而改革之路荆棘密布,终未能抵挡保守势力的反扑。嘉祐八年的暮春,他在东京福宁殿悄然离去,五十四载的春秋,四十二年的帝王生涯,他成为了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的全谥“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犹如一部史诗,诉说着他的功绩与德行。他安眠于永昭陵,身后留下的是“仁宗盛治”的美誉,以及对书法的热爱,他的墨宝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宋史》中对他的评价如是:“为人君,止于仁。”赵祯的一生,正如这句评价,他的仁德如同烛光,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角落。他的时代,是文化的繁花盛开,是科技的砥砺前行,是宋学的勃兴,是历史的瑰丽篇章。

赵曙,生于公元1032年二月的雪融时节,字如晨曦,后世尊称为宋英宗。他源自涿郡的高贵血脉,是赵氏王朝太宗赵光义的嫡裔,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更是宋仁宗赵祯膝下养育的亲子。这位宋朝的第五代君主,自幼便在紫禁城的深宫里,接受了皇家的熏陶与教育。初入宫廷,赵曙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随后晋升至右羽林军大将军,威仪如鹰,守护着帝国的安宁。皇祐二年(1050年),他的军职再升,成为右衙大将军,执掌岳州团练使,英气勃发。然而,嘉祐四年(1059年),父丧之痛让他回归家族,遵古礼服丧,悲悼之中显露出孝道的光辉。守丧期满,他坚辞宋仁宗的秦州防御使之职,以及宗正寺知事,以示谦逊。嘉祐七年(1062年),命运的巨轮将他推向了权力的巅峰,赵曙被册立为皇太子。次年,仁宗仙逝,他在哀痛中接过了天下的重担,开启了治平之年。治平三年(1066年),他慧眼识英才,委司马光以重任,编纂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然而,天不假年,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在福宁殿的金色辉煌中病逝,年仅三十六载,留给了世间无尽的遗憾。赵曙在位期间,延续了仁宗时代的革新精神,韩琦、欧阳修、富弼等贤臣得以施展才华,他对弊政的整治如同春风吹拂僵冬,又如源头活水,注入了朝廷的新鲜血液。他重视文化,广开进贤之路,一批才德兼备之士在他的引领下,成为国家的栋梁。同时,他对典籍的整理编纂更是倾注心力,彰显了他对知识与智慧的尊重。

赵顼,字仲针,是北宋王朝璀璨星河中的一颗耀眼星辰,生于庆历八年的春光里,于濮王宫中承袭了皇家的高贵血脉。嘉祐之年,他被册封为淮阳郡王,随后的岁月里步步高升,直至治平三年,如众望所归,被立为储君。次年,年轻的他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开启了他那锐意改革的时代。熙宁年间,赵顼独具慧眼,委以王安石重任,启动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革新运动,史称熙丰变法。他废除旧制,推行新法,如诗赋的罢免,经义、论、策的重视,以及律义的增设,每一项变革都彰显着他坚定的决心。他还设立安化,推动地方发展,命王安石领经义局,以期学术繁荣。然而,军事上的挫折并未削弱他的雄心,西夏战场的硝烟中,他的壮志未酬。即便如此,他的改革之火未曾熄灭,元丰年间的大胆官制改革,至今仍被历史学家称为“元丰改制”,影响深远。赵顼的一生,短暂却充满光彩,三十八载的岁月里,他以神宗之名,留下了绍天法古的印记。他不仅是一位改革者,也是一位文史爱好者,他的支持使得司马光等人的旷世巨著《资治通鉴》得以问世。他的英年早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虽短暂,却照亮了历史的长河,为北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赵煦,字煦之,是宋朝璀璨星河中的一颗年轻帝王,生于瑞雪纷飞的腊月,离世时不过二十五载春华。作为神宗赵顼的第六子,他自小便承载着江山社稷的重托,先后被封为均国公与延安郡王。1085年的春风拂过皇宫,他被册立为太子,旋即在同年暮春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开启了他短暂却波澜壮阔的帝王生涯。元祐年间,年轻的他尚未握紧权柄,太皇太后高氏如磐石般稳居朝堂,力推司马光等老臣,重启了历史的另一篇章——“元祐更化”。待到元祐八年的秋风扫过高阁,赵煦正式亲政,改元绍圣,犹如一只振翅欲飞的鹰,渴望在广袤的天空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他坚定地推行元丰新法,召回章惇、曾布等改革派,试图唤醒沉睡的国策。然而,新政之路并非坦途,新旧党派间的角力如暗流涌动,新法的实施也因此磕磕绊绊。军事上,赵煦展现出铁血的一面,平夏城的烽火映照出他的决断,河湟之地的收复则彰显了他的雄心。然而,命运的残酷并未因他的英勇而退却,子女的早逝如寒冰刺骨,一次次打击着他虚弱的身体。元符三年,他在福宁殿的寂静中离世,留下了一个未竟的王朝梦。世人哀悼,赠予他“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的谥号,铭记他短暂而光芒四射的一生。哲宗赵煦,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年轻帝王,他的离去仿佛预示着宋朝辉煌的余晖即将消散。

赵佶,字宣和,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代天子,他的皇位犹如一幅画卷,短暂而斑斓。生于神宗熙宁年间,母为钦慈皇后,排行十一,哲宗赵煦的胞弟。哲宗无嗣,太后垂帘,将这艺术与权柄交织的命运交给了他。元符三年,他登基为帝,改元建中靖国,开启了他那既富丽堂皇又暗藏危机的统治。在位期间,赵佶热衷于改革,却误信蔡京等佞臣,他们假借新法之名,行贪婪腐败之实,国家政局如悬崖边的秋叶,摇摇欲坠。他对奢华生活的追求无度,南土的奇花异石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城,为他在汴京筑起了梦幻般的“艮岳”。他沉醉于道教的玄妙,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观林立,道职秩序井然。然而,社会的动荡并未因他的信仰而平息,宋江、方腊的义军烽火四起,北宋的江山在风雨中颤抖。靖康元年,金兵压境,他在李纲的劝说下,无奈将皇位禅让予太子赵桓。靖康二年的三月,他与钦宗一同沦为阶下囚,被押往北地。五国城的寒风中,他在五十四岁的年纪走完了人生的旅途,魂归南宋的永佑陵,留给后世无尽的叹息。赵佶不仅是一位帝王,更是一位艺术家,他开创了宣和画院,引领了宫廷绘画的繁荣,王希孟等才子在他的指导下熠熠生辉。《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巨著,至今仍是艺术学者的宝贵参考资料。他的书法,独特而瘦劲,被誉为“瘦金体”,而他的画作如《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则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流芳百世。

赵桓,字元符,是宋朝文坛上璀璨的一颗星,同时也是北宋末期的那位无奈帝王。生于熙宁三年的他,自幼便浸润在诗词的墨香之中,成就了他不凡的文学造诣。建中靖国初年,这位天潢贵胄被册封为京兆郡王,犹如一叶扁舟悄然驶入皇家的繁华画卷。大观年间,他晋升为定王,政和五年,如众望所归,被立为储君,承载着帝国未来的希望。然而,历史的重担并未因他的才情而轻饶。宣和七年,面对金戈铁马的威胁,赵桓接过了父亲宋徽宗的御座,改元靖康,试图在这动荡的时局中寻找安宁。当金兵铁骑逼近,他虽曾振臂一呼,启用李纲抵御外侮,但终究未能抵挡住内心的恐惧,一次次以土地换取短暂的和平。太原、中山、河间,乃至河北、河东的土地,如同他的痛苦,一寸寸割让,直至汴京城破,哀鸿遍野。靖康之难,不仅标志着他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北宋王朝走向终结的哀歌。次年的俘虏之行,他与父皇一同北去,留在南方的是无尽的疮痍与哀痛。五国城的寒风中,这位曾经的词人皇帝,他的故事在历史的尘埃中渐渐消逝,留给后人无尽的思索与惋惜。

—————————————

作者上图

助手2号

助手2号

助手2号

上一章 番外二 助手2号 华夏五千年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南宋(1127年—12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