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光病了。他鲜少生病,偶尔不适也是吃两副药便好了,从没像如今这样,昏昏沉沉竟已烧了三日。
本来只是寻常风寒,他却高热不退,连太医都有些冒冷汗,思忖着怎么轻重得当地跟皇后禀明病情。若一个不小心,摊上个诅咒圣上的罪名,可就是灭顶之灾了。
杨盈几日以来日夜不离地守在李同光身畔,还要代行监国之职,不禁憔悴许多。此刻她冷着脸问太医,“陛下已烧了多日,为何还不见好?”
太医实在不敢隐瞒,只好如实说:“娘娘,陛下怕是不好……”
“一派胡言!”杨盈脸都白了,“陛下正值盛年,只是染了风寒,怎么会不好?!”
太医诚惶诚恐,“近日京中多伤寒,城郊已连着感染了多家农户……陛下这症状不像是普通风寒……像是……像是……”太医不敢再说下去了。
杨盈心下一惊,先是不可置信,李同光人在宫里,怎么会染上城郊刚起的病?稳了稳心神才想起,五日前京畿大营主将忽起病痛,竟一夜暴毙,将士们一时六神无主,李同光为稳军心亲自下营镇军,回来不多时便不适起来。
杨盈瘫在椅子上,若李同光真是染上疫病,那当下所急,就不只是他一人之患,更事关国事。她只缓了一瞬便吩咐最近身的侍女,声音却忍不住颤抖,“把太子叫来。”转而又对太医,“张医正,你要记得,陛下只是染上普通风寒,休息几日便无碍了。本宫要太医院上下用最好的药,确保陛下无虞!”
她语气里是不容质疑的皇后之威。
太子到来,杨盈把一案牍的奏折推给他,递给他一支笔,上面蘸了朱砂,“朱笔御批,这是你该做的。”太子接过,却迟迟不敢下笔。
杨盈问他:“怎么不写?”
“军国大事,儿臣,不敢妄言……”
杨盈一巴掌甩到他脸上,朱笔落地,十五岁的少年眼眶通红,倔强地看着母亲。从小到大,她从未动过儿子一根手指,哪怕是李同光时常在功课上对他严厉,最多也只是板着脸唬两句。他们二人幼时凄苦,无人对他们关怀备至,如今为人父母,便总想着要对自己的孩子好些,再好些。她与李同光都算不上严母严父。
可今日,杨盈第一次动手打了儿子。太子跪在地上,杨盈眼中蓄泪,手心发烫,心里更是五味杂陈。但还是忍痛,一字一句地对儿子说道:“你是太子,将来便是皇帝,天下就没有你不能言的!若你唯唯诺诺,满朝文武,黎民百姓,该如何信赖他们的君王可以护佑他们?奸佞欺你软弱,百姓骂你无能,到时你是要把天下拱手相让给他人,还是任由拱卫你的忠臣良将身死乱世?”
她眼泪滑落,想起病榻上还烧得昏迷的李同光,“我与你父亲终归不能护你一生一世,你是太子,要能承得起家国天下。明日起,我留在宫里照顾你父亲,你去上朝。”
杨盈扶起儿子,捡起朱笔重新放回他手中,轻抚少年脸上的掌印,看着他的眼睛,“我要我的儿子去告诉那些虎视眈眈的人,他是王朝的储君,未来的天子!只要有他在,谁也不可以搅弄风云,伤害他的父母与臣民!”
少年紧握笔杆,向母亲点点头,神情愈发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