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鑫自信一笑,道,
“这可难不倒我!”
他挑了挑眉,道,
“不过吧,这关于面条的传说没有,起源倒是可以说上几句。”
“面条其实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古人将面食统称为[饼];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
“据元代韩奕所著《易牙遗意》记载【[水滑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中,候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
“清代朝廷大臣薛宝辰在其著作《素食说略》中记载更为详细【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复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书中还指出【作法以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关于桢条面的形状,书中说道【其薄等于韭菜,其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
“至于做法,也是很简单,我们这边几乎都是手工制作的面条,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当然还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另外加入腊汁肉、青椒土豆丝、青椒鸡蛋、西红柿鸡蛋等一起食用,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说完,他看向刘成,笑道,
“到你了,小刘,说吧。”
刘成点点头,虽然他并不是陕西人,但他大学就在这里读的交大,再加上一直给自己的吃货老板负责这些,很附近的大大小小面馆打的交道,也了解了很多。
“其实这个浆水面也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还记得我当年刚来到西安的时候,跟同学一起出来聚餐,他给我分享的,后来也查了查,就记住了,小念喜欢听,我也就不客气了。”
“关于浆水面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第一种是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臣相萧何在汉中幺儿拐吃面时所起。”
“据传,楚汉相争的时候,陕西汉中有个叫韩二的人。他刚结婚不久,夫妻二人开了个小面馆,专供轿夫小贩们打个尖消个夜。那时,酸醋还没有出现。”
“韩二卖面条时,只是在臊子上调一些油盐,味道并不好,因此生意很惨淡。有一天晚上关了店门。韩二夫妻俩照例把第二天作臊子用的小白菜洗净炒好,装在一个小竹篮里。小竹篮又顺手放在一个盛有面汤的大汤盆上,就关门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店门还未开,就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韩二开门一看,原来是内弟来了,说是他妈得了急病,请姐姐和姐夫去一趟,韩二夫妻俩闻言不敢怠慢,赶快带上几串钱就过汉江河去看望乡下的病人了。韩二的丈母娘已六十来岁了,得了个发烧病。韩二夫妻俩很孝顺,到家后赶紧请大夫看病,忙活了四五天,直到老人病治好了,才转回城,时间已经正午。”
“店门打开,又开始接客了。两个客人走了进来。一个老年人,一个壮年人,都是平民打扮,态度非常和顺。韩二下好面条,找不到白菜臊子了。找来找去,发现在剩面汤里。他问妻子【这是咋啦?】妻子想了想说【一定是猫儿寻食时把竹篮踩翻了的。】”
“韩二想了想,有道理。他端起来闻了闻有一股酸味。他只好对客人说,【客官,对不起,臊子没有了,凑合着吃顿白面吧!】壮年客人走到汤盆前一看,只见面汤中的小白菜青中带黄,酸中带甜,水水象稠酒一样。他说,【店家,不要紧,我们正想吃点小菜!】老年客人怕吃出了问题,忙说,【依老夫看来,还是小心为是,万一吃坏了肚子?】壮年客人笑了笑说,【你老过于小心了。这又不是毒药怕啥?都是吃的东西嘛。】【那——】老年客人捋着花白胡子沉吟了一下又说,【好,那就让老夫我先尝第一碗吧!】壮年客人点了点头。”
“韩二把面汤里的白菜臊子浇上了第一碗面,然后再美美地淋上一勺红油辣子。老年客人接过来调匀后先少少地尝了一口,嗯,没问题,接着才放心大胆地吃了起来。【怎么样,好吃吗?】壮年客人问。【又酸又辣又香,真好吃!】老年客人连连点头称赞。壮年客人跑了大半天,早就饿了,迫不及待地叫店家浇上了一碗,他一吃,果然不错。于是,两个客人吃了又续,续了又续。老年客人连吃了四碗,壮年客人连吃了六碗。”
“壮年客人吃完后抹了抹嘴上的油迹,对韩二说道,【店家,这种臊子面真是好吃,你看该取个啥名字呀?】韩二对这意外的发现也很高兴,他笑了笑说,【小的两眼墨黑,肚子里没有点文气,还是请客官取个名吧。】壮年客人转面对同伴说,【你肚子里的文气多,你取吧!】老年客人捋着花白胡子沉吟片刻后说,【它稠似水浆,我看,就叫浆水面吧!】【好!】壮年客人和韩二夫妻俩都异口同声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这种把白菜加面汤浸泡几天后,做出来的浆水面的名声就传开了。韩二的小面店天天都门庭如市,生意兴隆。后来,他才晓得:那天来的两个客人,一个是汉王刘邦、一个是丞相萧何。君臣俩在汉中城里微服私访民情,异外地发观了浆水面的作法的。以后,整个汉中和陕西地区都流传开了。”
“清末兰州进士王煊所写(浆水面戏咏),颇能道出浆水面的绝妙之处【消暑凭浆水,炎消胃自和。面长咀嚼耐,芹美品评多。溅赤酸含透,沁心冻不呵。加餐终日饱,味比秀才何?】”
刘成笑了笑,道,
“至于另外一说,则是来源于汉中市的西乡县了。其中就分为汉中浆水面,关中浆水面,凉州浆水面,天水浆水面,兰州浆水面。”
“浆水面是西乡县的传统风味小吃。因其酸香爽口,醒酒解腻的独特味道,,故而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在西乡,不论是高档的饭店酒楼还是路边小店,都有浆水面出售。 ”
“浆水面相传在当年张飞为西乡侯的时期,西乡县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家立业,独自生活,唯有老三因幼年患病,拐瘸了一条腿,只好跟两位老人住在一起,并在路边开了一家小面铺,以维持生计。可惜面铺生意清淡。一天,面铺里来了位客人,要了两碗面条。恰巧这时菜已用完,没有东西制作臊子。但是两位客人又饥又渴,便让老三随便找点菜,凑合着做成了面臊子。”
“ 老三找遍了厨房,终于从一个瓦罐中找到了几片白菜。这时他才想起,几天前自己把几片白菜洗净后已经放在瓦罐里,后来又一不小心将热面汤倒进去了。现在拿出白菜一看,白菜已经有些发黄,还有一股酸味,幸好还没有怪味,于是老三就用这酸白菜。老三将面条煮好后,浇上这用酸白菜做成的臊子,忐忑不安地把两碗面端到了客人面前。不料客人吃后,竟然不约而同地都说这面条好吃,并要老三再来两碗。客人还问老三,【这叫什么面?】当老三说明原委,并提到这面还没有名字时,那位客人想了想后说道,【就叫浆水面吧!】。”
“等两位客人走后,老三才听旁人说,原来那人正是微服私访的西乡侯张飞。消息一经传出去以后,人们纷至沓来,都急欲品尝老三的浆水面,从此,老三面铺的生意便日益红火起来了。如今西乡还流传着一句歇后语:西乡的浆水面——连吃带续,它说的就是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