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psychology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心理学  心理学分享     

CategoryM5:目标内容理论

psychology

目标内容理论(Goal Contens Theory,GCT)

什么是目标内容理论

  目标内容指个体所追求的目标的具体内容,目标内容理论的概念最初是由Deci & Ryan提出来的,它是自我决定理论的第五个子理论。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个体所追求目标的差异来解释其具体行为结果的差异,并且认为目标的激励作用也是根据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对基本心理需求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开始关注人类的激情和生活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探讨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的关系。Sheldon 与 Kasser 发现内在目标的获得可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而外在目标的获得对幸福感基本不产生作用,表明对有价值的目标的追求和获取并不能确保个体一定会获得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这主要取决于目标本身的内容。内在目标(如合群、亲密关系、个人成长等)与外在目标(如经济上的成功、外表、知名度 /名望等)相比,能够引起个体更多的心理需求满足。至此,动机研究领域中另一重要变量———目标被合理地结合入自我决定理论的体系中来,为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目标内容的测量及应用[1]

1. 欲望指数量表及应用

  1.1. 国外测量工具及应用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Kasser & Ryan (1993)设计了欲望指数量表,该量表被用来研究目标内容与健康的关系,施测对象多为大学生群体。量表包含21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从2个方面(重要性和实现可能性)来测试被试对于自我接纳、归属感、团体情感与经济成功这4种目标的评定。后来,目标种类增加到7个,分为内在目标:归属感、团体情感、健康、自我实现;外在目标:经济成功、社会认同、有吸引力的外表。研究者后来发现内外部目标不足以概括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目标,因此将量表从7个维度扩大到11个维度,共57个条目,目标类别包括:自我接纳、归属感、团体感觉、身体健康、享乐主义、安全、灵性、顺从、经济成功、受欢迎程度和有吸引力的外表。

  1996年Kasser & Ryan在对196名大学生进行目标内容与幸福感相关联的研究中发现,个体关注外在目标超过内在目标时,会有较低的幸福感;Ryan等人于1999年对美俄大学生进行目标内容与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发现俄罗斯大学生外在、内在目标都低于美国大学生,同时俄罗斯大学生也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生活满意度与自我实现等,研究者认为个体假如感到自身必须获得更高的外在目标时,不利于甚阻碍幸福感,但是假如感到需要获得更好的内在目标就会对幸福感产生积极作用;Kasser & Ahuvia (2002)对新加坡的98名商科学生进行物质主义、目标内容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测验,得到过强的物质义倾向的学生整体幸福感水平低,个体过多追求外在目标与自我实现、个体发展呈现负相关,与焦虑呈现正相关,而且同时也得到团体情感得分高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高。另外还有些研究发现目标内容与一些高风险性行为有关,William等(2000)测量了美国高中生的生活目标,发现外部目标还可能与一些高风险的行为相关(如抽烟、酗酒、吸毒等),Kasser & Ryan (2001)的一项对于美国中西部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也是与其一致的,研究发现追求外部目标的人会更多的使用毒品。

  1.2. 国内测量工具及应用

  国内学者唐海波等(2008)修订了欲望指数量表(Aspiration Index-35)的中文版,以634名大学生为样本,分析其信度、效度。量表包含7个维度:经济成功、外表有吸引力、社会认同、归宿感、团体情感、自我接纳、身体健康,共计35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维度分数越高则对应的价值倾向越明显,外部目标倾向越明显则物质主义水平可能越高。结果表明,该中文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重测信度为0.70,结构效度及其余各项指标良好,是一种较好地测评价值倾向的工具。

  欲望指数量表(AI)是在近十年内才在国内翻译并检验,因此国内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的。黄任之等(2009)认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仅要集中于人格上,更多的需要探讨个人奋斗、个人目标和生活欲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徐希铮(2012)以349名大学生作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内部目标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马改丽(2019)以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不同的目标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投入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内部目标追求强于外部目标的个体通常对于学习会更加投入。

2. 成就目标量表及应用

  成就目标的测量工具根据其结构分为三大类:二分法即把成就目标分为成绩目标和掌握目标两大类,主要测量工具代表是Nicholls编制的动机定向量表(MOS) (1984),共包含三个分量表,分别测量任务定向、自我—社会定向和工作逃避定向,这是最早的成就目标测量工具之一;三分法即把成就目标分为三个维度进行测量,代表性测量工具是Elliot和Church编制的成就目标问卷,他们将成就目标分为三类: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和掌握目标;四分法是目前对于成就目标的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类方法,它将成就目标分为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掌握趋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主要测量工具Pintrich编制的成就目标问卷。

  国内使用最多的成就目标量表是刘惠军和郭德俊(2003)修订的四分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该量表分为4个维度,共包含29个条目,分别是成绩趋近目标(9个条目),掌握趋近目标(9个条目),成绩回避目标(5个条目)和掌握回避目标维度(6个条目)。

  成就目标的研究多以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已有研究表明,成就目标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负向情绪、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等有着显著相关。Luo等(2011)对新加坡的1697名初中生研究发现,倾向于掌握目标的学生往往在学业方面会比成绩目标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掌握目标的学生考试焦虑水平和负面情绪都要明显低于成绩目标者,学习成绩却更高,并且结果显示掌握目标与考试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而成绩目标则与考试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Deemer (2010)的一项对心理学博士生的研究发现,掌握目标可以正向显著预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有研究显示不同的成就目标水平的大学生在学习投入上也有着显著差异,掌握目标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也显著更高。连榕等对于高中生的研究表明,高掌握目标者心理健康状态比低掌握目标的学生更好,高成绩目标高中生表现出更多负向情绪。Stan & Oprea (2015)对156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掌握目标水平高的学生考试焦虑显著更低。

目标内容效应的理论观点[2]

  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是两种不同自主水平的目标,如两名艺术班的学生正在潜心创作一幅图画,学生A是为了在作画过程中获得乐趣(内部目标),而学生B创作这幅作品是为了取悦他的父母(外部目标)。内部目标(intrinsic goals)是指反应个体的内在成长趋向的目标,所追求的目标内容与基本心理需求,关系、胜任、自主相一致。内部目标内容包括自我接受、亲密关系、健康等。外部目标(extrinsic goals)指如何获得外部奖赏或社会赞许,通过获得外部的价值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等目标,如财富、权力、地位等。内部与外部目标可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区分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如美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内、外部目标这一结构维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Deci 和 Ryan 认为,在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总结出了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autonomy)、胜任需要(competence)和关系需要(relatedness)。自主需要,即自我决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最为重要,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主程度高时,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能主宰自己的活动,此时从事这个活动的内部动机就高;胜任与 Bandura 的自我效能感同义,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而关系需要是指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体验到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 Deci 和 Ryan 进一步提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效应。他们认为,相对于外部目标来说,追求内部目标是和较高的幸福感、良好的适应性等正性结果相联系(内部目标效应)。因为内部目标是和自主、胜任、关系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紧密相关的,内部目标在达成的同时,这些基本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相反,当人们对外部目标赋予更多的权重的时候,他们越是倾向于人际比较、获得表扬、获得自我价值的外部线索。外部目标定向和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不相关的,甚至使得人们偏离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

  因此,相对于内部目标来说,追求外部目标是和较低的幸福感、较差的适应性相联系(外部目标效应)。内部目标效应和外部目标效应统称为目标内容效应。Deci 和 Ryan 还认为,自主、胜任和关系等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是解释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

目标内容理论与动机效应的关系[2]

  目标内容效应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是来自于Carver和Srivastava等人对SDT的批评。这些研究者认为目标内容效应就是动机效应。Carver等人认为外部目标与受控动机相联系,是受控动机而不是外部目标内容对幸福感和绩效产生效应。外部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负相关,只不过是人们在追求外部目标时,所感受到的控制感和不安全感在起作用。Srivastava与他的同事们则更加直接,认为目标内容效应完全可以还原为动机效应。因此,他们认为强烈关注如何变得富有或有名气的个体与关注如何形成有意义的关系或更好成长的个体,只要在追求这些不同目标的时候有相同水平的自主动机,那么这些个体身上的幸福感的程度是不会存在差异的。

  针对这种批评,Sheldon等人提出,虽然内部目标和自主动机,外部目标和受控动机显著正相关,但目标内容和动机对幸福感等是有着独立效应的。Deci和Ryan认为目标内容(内部与外部)和目标动机(自主与控制)的概念在本质上存在巨大差异的。目标动机指的是人们追求某个具体目标内容的原因。行为的目标类型能够从追求目标的原因上进行区分。例如,一个人为了使自己更具有吸引力去参加形体课程(外部目标),但是原因有:(1)受控动机:他的老婆希望他保持他应有的身材;(2)自主动机:个人的价值观就是希望自己有一个漂亮的身材。

  如果Carver等人的批评是正确的话,那么动机在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适应性、绩效之间会起完全中介作用。然而Vansteenkiste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结果的效应,只能部分地被自主动机所解释。在控制了动机因素之后,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仍存在独立效应[16]。面对目标内容和动机对幸福感等的影响的争论,研究者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用数据来表明了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内部还是外部目标)和人们为什么追求这些目标(自主还是受控的动机)对心理幸福感各自有着不同的效应。

  首先是Sheldon等人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来验证这些问题。研究一,被试内设计,让被试来评定当他们追求内部或外部目标的时候所感受到的自主的程度以及快乐的程度;研究二,被试间交叉设计,先让被试评定自己生成的目标内容及相应的动机,然后求它们与报告的当前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三,被试间纵向研究设计,以将要毕业的大四学生为被试。让他们列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并让他们评定自己所列举的目标的自主或受控的程度以及当前的幸福感水平,一年以后重复测量一次,使得能够对幸福的变化进行预测。在这三个研究中,层级回归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动机因素之后,内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后来许多验证性研究结果都一致表明内部目标和自主动机显著而独立地预测了心理幸福感的变异。例如,Vansteenkiste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目标与自主动机、学习深度、成就、持续性等结果变量之间都显著而独立地正相关;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结果的效应,只能部分地被自主动机所解释。Deci运用高中和大学学生为样本,进行三个现场研究来验证目标内容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动机和内部目标显著相关,但对自主动机进行控制之后,目标内容与幸福感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相关。因此,目标内容以及相应的动机对幸福感、学业成就等影响在统计上是互不相关的,它们对幸福感和适应性有着显著独立的效应。

上一章 CategoryM4:米勒法则 psychology最新章节 下一章 CategoryN1:纽科姆的对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