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愈之
本书作者斯诺的姓名已经是中国人民早已熟知的了。但是为了未读过和已读过这本书的人们更加了解这本书,我对这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作家的一生以及写作《西行漫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做概括性的介绍,也仍然是必要的。
埃德加·斯诺,在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以后,他开始毕生所从事的新闻工作,在堪萨斯城的《星报》和纽约的《太阳报》初露头角。往后他在开往万洋的货船上当了海员,历游中美洲,最后到了夏威夷,仍然为美国的一些报纸供稿。1928年,在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时候,他到了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的《太阳报》和伦敦的《每日先驱报》的特邀通讯员。1930年以后,他为采集新闻,访遍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台湾以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他在中国西南各省做长时间的旅行,徒步经过云南省西部,到达缅甸和印度,访问了甘地和其他印度革命领袖。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斯诺正在上海,目睹1932年的淞沪战争和1933年的热河战争。在这以后,他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同时学习了中国语文。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美国著名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还和鲁迅、***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有所接触,他编译了一部英文的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
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他达到了目的。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首先,他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同志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25000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重新折回西安,有保安顺利的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编绘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世界,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他已经预感到了,虽然他当时的报道,仅限于中国的“西北角”——一片人口稀少的荒凉的被国民党强大部队重重困的红军根据地。
作者大大今天心情好,多更一点[狗头]
这四个月的旅行是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感情上发起了极大变化。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人,革命的战士、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了真挚的热烈的感情,从而对于在革命与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久就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卢沟桥事变以后的全面抗日战争所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