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乡土中国》导读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列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要求通读,估计有些同学拿起
这本书,翻几页,会觉得难,读不下去。以前课文是一篇一篇地教,现在要读整本书,又是很少接触过的学
术专著,感到难,属于“正常反应”。
《乡土中国》的确有点难。这是社会学的经典论著,学术性强,即使这方面的专家,读起来也要费一番
心思的,何况我们中学生?书中所写的“乡土中国”,对于当今许多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那样遥远,
农村的学生也未见得就不感到陌生,这也会造成阅读障碍。经典阅读总会有困难,却又是充满乐趣的。读
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
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应当激发自信,追求卓越,知
难而上。
下面围绕《乡土中国》,讨论一下如何来读社会科学论著。
1.书的类型决定读法
选择某一本书,必须先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书,希望从中得到什么,以及应当采取怎样的阅读姿态与
方法。像《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性论著,一般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专业阅读,目的性强,往往要带着专业的
问题去和书“对话”,吸收或者质疑其中的观点。这是学术探究的读法。第二种是普通的非专业的阅读,
主要是充实知识,拓展眼界,提升素养。两种阅读并非截然区分,有交叉,但各自的阅读取向与方法有所
不同。
教材中“整本书阅读”所要求我们的,主要是第二种读法,旨在初步接触社会科学论著,扩展知识
面,因此标准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大致了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些体
验和印象,就可以了。如果还能探索一下阅读这类书的门径,甚至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探究,那就更
好。
网络阅读容易碎片化,而整本书阅读可以“磨性子”,祛除浮躁,培养毅力,涵养心智。老师可以给一
些阅读方法的建议,主要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没有必要像单篇课文教学那样精雕细刻,也没有必要布
置很多“活动”和“任务”。
阅读可以促进写作,但读书又不能处处指向写作,也不要老是想着考试,那会败坏读书的兴趣。
好的办法就是在老师指导下给自己设定一个大致的计划,打“歼灭战”,集中一段课外时间读完,即
使在一些具体的论述上不是很懂,也不要紧,不必死抠,无须步步为营。
2.读书宜先“粗”后“细”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
学、人类学等等。阅读社会科学论著,宜“粗读”与“细读”结合,先“粗”后“细”。
第一步,先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全书的主旨。可以看序跋,看出版介绍及相关评论,大致清楚作者和
写作背景,看他为何要做这项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这是粗略的“预读”,做准备
的。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后记中把这本书的背景、写作经历,以及写书的目的,说得很清楚了。原来费孝
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从事的学术工作,是从“实地的社区研究”,到“社会结构的分析”,属于社会
学的范畴。《乡土中国》就是这种研究的结果。后记比较长,叙述了社会学的学科史,涉及的流派众多,名词
术语不少,我们不必感到畏难和紧张,大致了解其学术源流就行。费孝通梳理学术史,是为了说明他的研
究是在跟进当时社会学研究重视个案切入(即所谓聚焦于某个群体的“社区研究”)的“趋势”,目标
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进而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研究的
意义,是从农村来观察中国社会及文化,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除了看出版介绍、读序跋,还应当看看目录。社科类著作的目录,一般都比较明晰,主要的观点往往
会出现在章节的标题或目录中。看一遍《乡土中国》的目录,可能对其中有些名词或者问题不怎么懂得,
也可以有些是感兴趣的,回头再想想后记中交代的研究背景,我们对这本书的主旨,便有粗略的了解了。
接着,就要浏览全书,不求深入,但求有整体感觉。既然是“粗读”,那就可以采取跳读的方法,把全
书快速过一遍。
每个章节的开头或者结尾可多留意,那里往往会提出观点;看到那些阐述观点或者定义概念的句
子,可能比较重要,顺手就圈划下来;其他部分则可以一目数行,“扫描”过去,大致的意思能懂,就往下
读,别停留。
这样蹦蹦跶跶读完全书,“第一印象”有了,某些疑点和兴趣点呈现了,阅读的期待自然也发生
了。“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如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先看看地图,确定方
位,有什么景点或者生活设施心里有数,游览的计划也就慢慢形成了。
3.要紧的是“抓概念”
“粗读”之后,就进入了“细读”,主要是分析性阅读,在整个阅读中占大头的,要花更多的精力。不
能像读小说那样“放松随性”,社科论著的阅读要有些计划和步骤,多动脑筋,多一些理性思考。
“细读”时最要紧的,是“抓概念”。在科学研究中,把某些现象或者事物所体现的本质特点抽象出
来,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说法”(往往是某一个词句),这就是概念。
比如,《乡土中国》中就有“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为政治”等等概念,“细
读”时要作为重点去“抓”。
“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特别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全书的
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
问题是,概念怎么去“抓”?像《乡土中国》的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把它
们“抓住”。社会科学论著一般都附有“内容简介”,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前面也会有“摘要”和“关键
词”,其中都会标示出核心概念,方便我们去“抓”。更重要的,是要在正文的阅读中时时留意概念。碰到
概念,就要停留一下,琢磨这么几点: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么“语境”中提出的,其内涵如何,属于
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围绕概念展开论析,等等。
一般来说,论著的绪论、每一章(或者论文)的开头、结尾要特别留意,这些地方往往会提出概念,要
先“抓住”,然后再到正文中去寻找和琢磨前面说的那几个问题。凡是提出概念或者定义的句子,有画
龙点睛作用的,要顺手圈划下来。读完全书,回头再看那些圈划和琢磨过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排列在一
起,这就如同有了一张阅读的“线路图”。语文课经常提醒“抓住关键词”,对社科论著的阅读来
说,“抓关键”“抓概念”是必备的能力。真正学会如何“抓关键”“抓概念”并不容易,这里提供的也
只能是一些基本的操作办法。只有多读,阅读速度快了,语感强了,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强了,会一目数
行跳跃检索了,“抓概念”的经验也就逐步形成了。
“抓概念”的“抓”,还带有辨识内涵的意思。要多想想,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其所产生的上下文
是什么,是借用过来的,还是作者自己在研究中提炼的。这也是“细读”的重点。有时候要前后来回读几
遍,反复琢磨,概念的“来路”和内涵才明白。
《乡土中国》并非一开篇就提出“差序格局”这个核心概念,而是先用三章的篇幅做许多“垫底”。
费孝通先讨论乡下人如何划分“群己”“人我”的界限,结合分析古代传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发
现中国人是以“己”为中心,和别人的关系就像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
远,也愈推愈薄。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习惯或者文化,就决定了农村社会格外重视人伦关系的基本结构。于
是水到渠成,到第五章作者才归纳:“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这是
个核心概念,把这本书的要旨“定”住了,是费孝通的独特发现,是他的理论建树,后来成为社会学界广
泛认可的“定论”。
阅读《乡土中国》前四章,我们要注意其论述中几个概念的层层推进,终于抓住“差序格局”这个核
心概念,等于“抓住”了全书论述网络的“纲”。在《乡土中国》中,几乎每一章都提出一二个概念,
其“层级”可能比体现主旨的那些核心概念要“低”,但也都从不同侧面论证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最终
完善了对乡土社会特质的论说。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好每一章提出的概念,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涵义时,想
想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阅读社科类论著,还会经常碰到专业术语。术语是用来限定或表达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主要在
所属专业领域内使用,行外的读者如果不懂其特别含义,就难于理解用它来展开论述的内容。所以阅读
社科论著,要努力弄清楚其中专业术语的意思,扫除阅读的障碍。
《乡土中国》在论述农村社会的“结构”时,就用了许多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术语,比
如“团体格局”“权力结构”“文化范型”“血缘”和“地缘”等等。要注意这些术语各自特定的专业
涵义。多数术语在文中会有所解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用心推敲,就可以明白它们的意涵。实在不懂的,也
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比如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看怎么解释其意义。某些术语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可能比较规范,和书中使用的意思有些出入,这就需要比较辨析,理解作者在“用法”上的特殊之处。也
有些术语是作者为了论述的方便而“发明”的专用语,专业领域不一定通用,比如“感情定向”“男女
有别”“无为政治”“无讼”等等。术语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特别是那些作者的专用语,似乎一看就
懂,但书中使用时可能另有所指,或者转换了词语原有的意思。哪些是专业术语,哪些是作者的专用语,
很多情况下论著并没有提示和解释,读者只能自己去找,并且推敲它所传递的意义。
4.厘清论证理路:“对话”与“命名”
阅读社科类论著,最费功夫的,是要厘清其论证理路。
《乡土中国》十四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分论点”,诸多“分论点”汇聚并支撑起层级更高的主旨论
点。每读完一章,合上书,把内容过过脑子,想一想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最好还能用书中的一两句话或
者自己的语言小结一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小结”不容易,这需要化繁为简,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但这
种训练对于思辨性思维的养成很有效果。
我们不妨举第一章为例子看看。《乡土中国》要论证“中国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并不是
直接提出问题,而是从人们熟悉却未必关注的现象说起。
那么就先谈乡下人的“土气”,接着引向对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完全要依靠土地这一现象的描
述,导出一个论点:因为“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有了聚村而居、与世无争
的传统生活,有了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又做理论升华,论证乡土社会结构为何是稳定的。最后
才引申出一个重要的学术论点,指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乡土中国》在貌似平易的叙说中层层推进论述,入情入理。阅读这样的学术论著,提炼把握“分论
点”和“主旨论点”,把整本书论证的脉络梳理清楚,不仅利于理解全书,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从中学到
如何让思维和表述更有条理,更讲逻辑。
顺便还要说说“论述”和“陈述”的区别,这在社科论著阅读时也要注意的。《乡土中国》原来是作
者上课的部分讲稿,带有 “通论”性质,但没有写成面面俱到的教科书,也没有满足于陈述一般知识,而
把重点放到了与学术界既有的观点“对话”,带出问题与新的见解,这就是论述。其论述特别重视做的
是两件事:一是质疑与“对话”,对既有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二是“命名”,在阐述自己的发现或见解
时,给出一个“定论”,或者是自成一说的“说法”。比如第八章讨论乡土社会的“秩序”,认为中国乡
土社会维持运转靠的既不是“人治”,也不是“法治”,而是很特别的“礼治”。所谓“礼治秩
序”的“说法”,就是独有的学术“命名”。类似这样的论述,书中很多,可以挑选其中一二,重点琢磨分
析,主要看其论证的逻辑推理。
5.材料上升为“现象”分析
《乡土中国》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的“社区分析”,目标是剖析“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分析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等等,也可以是宏观研究,但费孝通采用的是社会学
的“社区分析”,从微观入手,达到宏观的认识。
1/4
评论共0条
暂未收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