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文将手镯交给我后,我便一直戴在手上,这才放心。我也没有放弃从亚轩和耀文两人嘴里套话,可他们就是不开口。马嘉祺虽然没有像亚轩说的那样天天来信,但每隔两三天总会来封信,告诉我们他很好,他在南京都在做什么,认识了什么朋友。虽然他没给我寄过信,但每次亚轩收到信都会把我们几个召集在一起读信,我们商量后又由亚轩提笔回信,将我们在北平的生活告知马嘉祺。
在亚轩和耀文那僵持着,我也没有知道什么,渐渐就放弃了。
马嘉祺离开的三个月后,我们四个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前。相较于之前的不舍,时间越长,更多的只有想念。我们和马嘉祺一直保持着通信,每次他的信件一来,便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四个坐在一起读他的信,又打打闹闹的商量回信,就好似马嘉祺从没离开过。
有天我和星茗在打扫房间卫生,擦桌子时,手腕上的镯子磕的生疼,我便将镯子暂时取下来。这时我才发现镯子不太对劲,内侧好似有划痕。我卸下镯子,拿近眼前,才看清镯子内侧歪歪斜斜刻着“平安”两字。我笑了,眼泪也流了出来。我知道,这应该是马嘉祺离开那天想说的。
发现镯子的秘密后,我更加宝贝它。母亲也多次问我镯子的来历,我没有和母亲说实话,只笑着搪塞过去。星茗和亚轩也多次调侃我,可我还是很高兴。这个镯子戴在手腕上,就像马嘉祺在我身边。
马嘉祺离开一年多了,北平的局势还是愈发不稳定,许多新文化先锋先后被军阀杀害,人们有麻木,有清醒,既痛心,也无奈。我去报社的时候,路过一条胡同,尽是些乞讨的妇女老人。他们衣衫单薄,食不果腹,模样狼狈,甚至生病了也只能绝望等死。我和星茗给他们送过食物,他们争抢着,不管不顾,吃完后又继续睡在地上,眼里尽是麻木和无奈。
看见这景象,我心里生疼,自责自己能力不足,帮不了他们。每来一次,人就少了几个。我印象最深的,是黄奶奶的孙女乐乐,她才五岁不到,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身体十分瘦小,加之风吹雨淋,患上了肺痨,等我第三次去的时候已经离世了。她本该像她的名字一样,快乐的成长,可现实太残酷了,就连上天也不眷顾这个可怜的女孩。我还记得,我第二次去的时候,乐乐还和我说,如果她的病好了,就要跟我学习读书。如今看来,或是不能了。不过,她终于不用受病痛之苦了。征得黄奶奶同意后,我和亚轩他们将乐乐埋葬在了城外,并立了碑。
令我没想到,城外景象更是惨不忍睹。随地可见的尸体,连安息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几个都很压抑。有个伯伯推着木推车,随后将盖着竹席的尸体抗下来,放在地上,就准备回城。耀文不忍看下去,拦住老伯,“老伯,怎么能把人放这呢”,老伯撇了撇嘴,瞅了我们一眼,“你们这些有钱人怎么跑这种地方,还来问我,你们觉得我们这些穷苦的下层百姓愿意这样吗?国家如此,穷人也至此,你们觉得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说完,老伯推着车匆匆离开。
我们几个在城外站了好久,看着这个国不像国、人不能活成人的民族,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中。回家的路上,我们都沉默不语。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救吗?我脑子里一直回响着这句话。
我心里难受,憋了好多话想跟马嘉祺说。我断断续续地将这些天看到的、听到的都用文字写了下来,让亚轩寄给了马嘉祺。很快,马嘉祺便回信了。
展信佳:
安乐,近来可平安?你的信我已经看了很多遍,我知道你心里难受,我又何尝不是呢?国家混乱至此,民族脊梁被压弯,我们都不愿看到如此局面。但现实就是如此,这样一来,我们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安乐,我们这个国家是有救的,我们会一起找到让国家重换生机的道路。至于当下,自责没用,你记得,如果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把自己当做一颗蒲公英种子,飘到哪,就到哪扎根。照顾好自己。
马嘉祺
回信很简短,但却让我平复了压抑了许久的心情。我相信马嘉祺,我们国家一定有救,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