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十五岁时进宫,意气风发,眉目如画。
那日,他从刺客手中救下年幼的公主,佩剑上的一缕嫣红穗子,随风招摇,成了公主眼中唯一的风景。庭院中的迎春花谢了又发,一晃三年又三年,公主喜欢侍卫这件事,宫中上下,无人不知。
有人去问侍卫,知不知道公主的心意?
侍卫笑笑,说不知道,知道了也当做不知道。
他们又问他为什么?侍卫坦言,尽管自己手中握剑,却不想一生只护一人,他想要护千人、护万人,护天下周全——他说这话的时候,垂着眼,连同那缕嫣红的剑穗,一齐低到泥土里去了。
侍卫的回应很快传遍宫中,几个皇子心疼皇妹,说那侍卫武功不过尔尔,野心倒是不小,竟妄想护天下周全?公主笑着说,自己中意的便是那个妄想护天下周全的侍卫,更何况,他所言那千人万人中,也定然有一个是她。
有一年皇上出巡,路遇歹人行刺,千钧一发之际,是侍卫挡在皇上身前接下一支毒箭。侍卫护驾有功,皇上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他深深望了公主一眼,却说自己想要驰骋沙场,抵御外族,护千人、护万人,护天下周全。
皇上问,仅此而已?
侍卫点点头,说仅此而已。
皇上知晓公主心意,本想着若是侍卫此番开口,便顺水推舟将公主许配给他。可侍卫要的赏赐实在出乎意料,皇上只能摇摇头,说也罢,他封侍卫为大将,率兵驻守边境。公主什么也没说,只是待侍卫出城那天,她在公主府后院种满了曼珠沙华,嫣红的花朵开得轰轰烈烈,却烧得人心疼。
宫女们都说,公主种下此花,是寓意要与那侍卫花叶永不相见。
公主听罢只是笑笑,说你们看这花,像不像他的剑穗呀?
一晃数月,侍卫在沙场之上屡立奇功,军中威望也越来越高,皇上每每提及侍卫之名,钦佩中又多了一丝畏惧。另一方面,眼见战局逆转,外族派使者前来求和亲,欲化干戈为玉帛,皇上对于和亲一事犹豫不决,公主却主动请命,说连年征战让百姓苦不堪言,议和是好事,她愿意去和亲。
公主还说,“我也想护千人、护万人,护天下周全。”
因为公主的坚持,和亲一事很快落定,有人欣喜,觉得此举可换永世安好;有人埋恨,觉得皇上昏庸无能,竟要靠女人来换一时安宁。皇上问她,是否要借此机会将侍卫召回皇城,让他来护送和亲队伍?公主笑着说不必,若是临行前见到故人,只怕自己会改主意也说不定。
只是和亲的消息不胫而走,侍卫终究还是寻了个借口,快马加鞭赶回皇城。
侍卫来的那么急,那么快,着实吓到了皇上。
宫中甚至有传言,说他这是要反了。
出发那天,和亲的车队在城门口停留了很久、很久,公主却一直都没有等到想见的人。宫女们低声议论,说公主和她的心上人当真犹如曼珠沙华的花与叶,永不能相见,公主听见了也不生气,她说若是往昔,自己倒希望和他永不相见,可是今日,她无论如何都想再见他一面。
然而夕阳西下,宫中却传来消息:说守边大将擅离职守,是有意谋反,已在半途被皇上派出的人马斩杀,皇上还下令将侍卫的佩剑留在公主府内,说是能护公主一世周全,剑穗和曼珠沙华一并摇曳,分不清谁比谁更红、更艳。
公主听罢,放下车帘,淡淡道一句“走吧”。
从那之后,盛世太平。
坊间传言里、戏文里、说书先生的段子里都在说,那一日,和亲的公主知道自己离开皇城后便再难重回故土,不由心生愁绪,泪雨如下,补了一路红妆……人们把酒言欢,称道公主深明大义,护千人、护万人,护了天下周全。
许多年后,从皇城里来的使者,将这些话有模有样地学给公主听。
谁料公主听罢只是笑笑,说他们又知道什么呢?
她说自己愿意远嫁来和亲,只是因为听说大漠里的日落很好看,能把半边天都染成嫣红,就像现在这样。说罢,公主抬头望了一眼,觉得那天、那地、那风、那云,都像极了少年佩剑上晃晃悠悠的穗子,惊艳了她一整个年华。
——
可能喜欢一个人,就算无法在一起,也想和他拥有同一个理想这样的感觉吧。——阿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