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书斋里,一时无话。八月便是乡试了,安比槐志得意满地去省里考试去了,松阳今属浙江,浙江古称钱塘,余杭。故而安比槐此次前去的正是钱塘。
临走前家人们依依惜别。
林秀听说号房(考棚)清苦得很,时间又长久,妾身准备好了干粮,还有薄棉被一层,老爷去了千万要注意着身子啊!
安比槐也不是没去考过,但林秀还是担心,师爷在一旁乐呵,明经科的考试不会很难的,全是死的东西,想不起来了就多想想,用不了太长时间的。
PS:明法科几经废立,也算的坎坷,本文便私设了以司马光为原型的苏遂信和以大理寺少卿吴瑰为原型的吴玉瑰。(关于吴瑰实在查找不到到底是谁,百科里也找不到,蠢作者就拆分开当本文的一个角色的名字了。)
隆庆帝诸卿,今日是有什么要事吗?如果还是前几日......
吴玉瑰陛下!臣大理寺卿吴玉瑰恳请恢复明法科。
隆庆帝哦?
吴玉瑰隆庆九年,新科进士来大理寺者有三十人,但到了乾元十一年,如今还在大理寺的,或刑部的少之又少,竟不足五人,法官缺少,京城如此,地方更是善断者甚少。朝廷官员因不晓习法律,而决狱治讼都唯胥吏为听。此乃大周的弊病也!
苏遂信陛下,通晓法令是当官者必备之德行,如果为士者能够知道义,自然与法理融会贯通,如果不知义,只专刑法,就会使人流于刻薄,并非长育人才的办法。过渡专于法律也违背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根本,是不可取的。
吴玉瑰臣斗胆!还请司空实事求是!
苏遂信你!
隆庆帝好了,不要吵,两位卿家都对大周一片忠心,朕也从善如流,既然如此,那就刑部说说?
苏遂信陛下,刑部尚书告假了,刑部侍郎如今只是兼任,陛下不如先听听大理寺少卿的看法?
甄远道臣大理寺少卿甄远道拜见陛下。
隆庆帝哦?你有何看法?
甄远道臣以为,流调之策非士大夫本愿,当行出官试,由吏部考核,这样才使得人才各尽其所。
意思就是考核进士,让愿意从事法律的人去从事法律去,吏部考试,过了就去,不过就不去。
吴玉瑰可臣以为,大周本就缺法典人才,试问在场诸位,可愿来大理寺与我共事?甄远道!你要想去吏部就早点去,别天天在大理寺不断案,只等着吏部天官选中,好逃离大理寺这是非之地。
隆庆帝哦?甄卿的事,朕也略有耳闻。
苏遂信瞥了甄远道一眼,甄远道慌忙低下头,千万,自己和何绵绵的事不能被知道了。
隆庆帝卿明日便去吏部报道吧,吴卿家周卿家(周全,吏部尚书),隆庆十二年的明法科就交由你们了。
皇帝并未说甄远道调去吏部的什么职位,去吏部报道一般是皇帝看中的新科进士去任七品的职位,但陛下让甄远道去报道,吏部尚书周全也很恶心,不过还是公事公办,晾他两天,给皇帝上书询问安康后才问了甄远道的去处。
周全为什么恶心甄远道,因为吏部管着全部官员的流调,什么礼部太常寺。刑部案件出了问题,不仅刑部受责难,当初在户部考核刑部官员的人也要责难。户部有人贪污了,户部尚书先发疯起来追查,再查是谁放了这个漏网之鱼进来的。本来就心累,还有个甄远道想帮倒忙,到时候刑部浑水摸鱼,大理寺缺少人才案件堆积,祸害的还是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