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洪武三十一年七月,朱允炆削周王朱橚为庶人后,朝廷就开启了一系列削藩的行动。
建文元年四月,朝廷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应天;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朝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由于朝廷削藩的矛盾愈烈,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
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还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
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几位藩王先后被削,如此下去,朱棣必无法逃过此劫。建文元年,朱棣回北平后多次上书身体抱恙,后北平使者在给应天的情报中提及,燕王精神状况越来越不好,疯魔之状愈深,连燕王妃也识不得了,多次就诊无用,北平请求皇上放三子回北平探望。
而朱允炆,他竟然真的答应了。没人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燕王三子回北平后,便有北平王府的情报,密奏朝廷“燕王装病”。朱棣最终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七月正式起兵反抗朝廷。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这是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亲自写在《皇明祖训》里的。
如今,朱棣即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起兵“清君侧,靖国难”。
……
朱棣起兵后,齐泰、黄子澄他们不止一次深感皇帝仁慈却放虎归山,恐酿成大祸。朱允炆也恨恨地看着我,“他儿子们回去了,所以他毫无顾忌地起兵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你还在应天。若朕一气之下迁怒于你,他也不在乎吗?”
无论当初,他是因为什么原因放了朱棣,是顾念人伦亲情也罢,是觉得朝廷还有能力牵制燕王也罢,还是真的被朱棣装疯犯病所骗……抑或是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顾念我……如今看来显然是铸成了大错。
我看着眼前这个少年皇帝,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关键不在于燕世子或者我是否能牵制得住朱棣,关键在于狮子不会让人烧了尾巴而无动于衷。
反抗,只是迟早而已。
我淡淡地说着,“燕王不会为了我在应天而放弃起兵,正如皇上不会为了小玩子,而放弃皇位一样。恕臣直言,你们都爱自己和朱家的江山,胜过一切。”
他听到我提到小玩子的一瞬间,眼神忽然牵动了一下,喃喃说着,“仙仙……她临死前也在怪我吗?”
我望着他,轻摇着头,“我想她不会,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她也在按她自己的选择行事。”
他们有没有怪过彼此,他怪她的背叛,她怪他的不信任,他们从来没有提过,我也无从得知。我只知道,小玩子离开他后,我就从来没见他笑过。
他起身走向殿门,推开那门朝外看着,“好,四叔要来,朕等着他。”
……
朱棣起兵后,燕军迅速控制了北平,建文元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又联合宁王朱权,将大宁军队全部收编,一路南下。
而朝廷方面,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先后派耿炳文、李景隆、铁铉、盛庸等人出兵讨燕。
燕军一路南下,大败朝廷大军,却在东昌一役被盛庸诱入阵中包围,后燕军大将张玉、朱能分别引兵来救,朱棣死战,终于和朱能会合,逃离战场。但是燕军损失惨重:大量燕军被火器所伤,张玉被南军包围,最后战死,朱棣最后勉强击退南军阻截,逃过一劫。
当我听到朱棣在东昌死战,身受重伤的时候,我内心的恐惧超过了一切,我不要他死,我们还没再见一面,他不能就这样轻易死了。
可是,这样的战会打无数次,我有时候在想,会不会哪天一觉醒来,就听到朱棣战死的消息。我有些后悔,为什么那天没有好好道别。
我不止一次去找小玩子要答案,可是她始终一言不发。
直到东昌一役后,她才最终跟我说了一些……
……
从她吃假死药脱身后,我就将她安置在应天的郊外。
那天,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抱着那玉枕,坐在小屋旁,淡淡说着,“他羽翼未丰,就想斩人臂膀,殊不知诸王从高皇帝那得到的权势又岂会轻易被他收回去,他强势削藩,势必引起朱棣反攻。”
我站在她一侧,将近日朱允炆提出的策略和想法对她说了一遍,“皇上有意谈判,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她长吁了一口气,说道,“谈判?他们叔侄之间这个结,早就解不开了。朱棣拿着身家性命起兵,早就没有退路了。”
现在这个局面,无论朱允炆还是朱棣,都不可能单方面收手了。
我看着她,再一次向她询问,“他们真的只有你死我活的结局吗?”
她侧头看着我,反倒问我,“我问你,你到底是希望朱允炆赢,还是朱棣赢?”
从朱棣起兵以来,我的心就一直悬着。我像朝中所有人一样,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然而他们每一次为打了胜战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我都在想他是不是受伤了,会不会临阵被擒……
而朱允炆,他从来不会问我的意见,可是他却会将朱棣的情形一一告诉我。
朱允炆……他对我始终是信任的,即便在东昌之役,他几乎占了绝对优势,可最终还是下令要求“勿杀吾叔”。
那日,在我亲耳听到他下这个命令的时候。我记得我在他眼中仍然看到了当年那个,求我救小玩子,还有为朱棣下狱向朱元璋求情的朱允炆。
无论旁人怎么说他妇人之仁,优柔寡断,我都相信,那个让朱元璋坚定选择的,又被小玩子顾念的朱允炆,并不是像他们说的那般不堪。
我回答不了小玩子的这个问题,我不希望朱棣死,可是如果朱允炆败了,朱棣不会放过他。
她没有继续追问我这个问题,只是缓缓地叹了一口气,“最终所谓的命运,都是人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你我的路,朱棣或是朱允炆的路,都是我们自个儿一步步走出来的。”
她说完沉默了好久,忽然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告诉你,最终输得一派涂地的会是朱允炆。”
我闻言不可置信地看着她,到目前为止,朝廷和燕军胜负各有,我不敢相信朱棣最终真的能以北平府兵战胜整个朝廷大军。
这个结局是不是我想要的我说不出口,可是……我在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至少……朱棣不会有事了。
可是,朱允炆……
我忽然想到,“所以……你当初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让朱棣当皇帝,你是为了避免朱允炆的灾难。”
她无助地闭着眼,“可是在历史面前,个人是那么渺小无力。”
她忽然不再藏着这个结局,一字一句地说着,“从东昌之后,朱棣就度过了他靖难最难的一战,现在……朝廷就等着他哪一天攻进应天吧。”
我抓着她的手,“朱允炆最后会怎么样?”
她红着眼,看着我,“以你对朱棣的了解,你说他会像朱允炆当初放过他那样,放过朱允炆吗?”
朱棣不是朱允炆,他不会放过他的。
要怎么办?究竟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吗?
她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一点点告诉我……
……
东昌之败之后,朱棣以此为耻,与道衍和尚姚广孝商议对策,再次出兵,在夹河之战大败盛庸,朝廷损失惨重,到灵壁之战后,燕军长驱南下,所到之地,常不战而降,燕军屡战屡胜,朝廷试图遣人和谈。
朱允炆要派的是朱棣之姊庆成郡主,试图用人伦亲情和恩情说服朱棣与朝廷达成和谈,止息干戈。
那日,我瞧着朱允炆,发觉只是短短几年,他已不是当年和小玩子在一起玩玩闹闹的那个少年了。想到小玩子说的朱允炆的下场,心中不禁伤感。
我不知怎得,开口向他请命,“请皇上派臣护送庆成郡主前往燕军谈判。”
他大概没有想到,我会提出去见朱棣,轻轻抬起头,迟疑地看着我,“你……”
我知道我夹在朝廷和朱棣之间,常常让他有所顾忌,我不是他的什么人,只是他认为我是小玩子的师姐,只是他曾经说过,希望我们会是朋友……所以这些年,他从来没有为难过我,这一点,我不会忘记,也不该忘记。
我抬起头直直看着他,“若皇上……信得过臣的话。”
他目光凝凝地看着我,他此刻有没有怀疑,我若离开,随时都可能投奔朱棣,背叛朝廷。可是他最终没有说话,沉默了好久,还是说了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