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十八章擒贼擒王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击溃敌人的主力,抓获其首领,便可瓦解其全军。这好比群龙无首,战于郊野,必然陷于穷途末路。

打了胜仗,不急于乘胜掠取敌方的装备、资财,这样对我方才会比较有利。贪取小利而遗忘了战争的大局,其结果只能是让士卒得些小利,给为将的背上包袱,对主师造成危害,以致前功尽弃。

取得了全面胜利,却不致力于摧垮敌军的中坚,捉拿敌军的主帅,那将等于放虎归山。捉拿敌军主帅的方法,不能只看敌军的指挥旗在何处,而应仔细观察敌军军营中的行动指令首先是从哪里发出的。

擒贼擒王”是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此计认为,攻打敌军主力,捉住敌人首领,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

敌军一旦失去指挥,就会不战而溃。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先俘虏其领导人,这样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斗力。

擒贼先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蛇无头不行,打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完了。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打垮敌军主力,擒拿敌军首领,使敌军彻底瓦解的谋略。擒贼擒王,就是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使敌方陷于混乱,便于彻底击溃之。

指挥员不能满足于小的胜利,要纵观全局,扩大战果,这样才能得以全胜。如果错过了时机,放走了敌军主力和敌方首领,就好比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焰嚣张,连连大捷。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城固守。敌兵二十余次攻城,均被击退。尹子奇见士兵已经疲惫,只得鸣金收兵。

晚上,敌兵刚刚准备休息,忽听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队准备与冲出城来的唐军激战。而张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时擂鼓,像要杀出城来,可是一直紧闭城门,没有出战。尹子奇的部队被折腾了整夜,没有得到休息,将士们疲乏极了,眼睛都睁不开,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

这时,城中一声炮响,突然之间,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敌兵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张巡一鼓作气,接连斩杀五十余名敌将、五千余名士兵,敌军大乱。张巡急令部队擒拿敌军首领尹子奇,部队一直冲到敌军帅旗之下。

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根本不认识,现在他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他们以为这下玩了,没有命了。但是,士兵发现,自己中的是秸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他们争先恐后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

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子奇左眼,这回可是真箭,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关公单刀赴会

孙权按照刘备“可以先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承诺,派官吏去接收三郡主权,却被关羽撵了回来。后孙权以武力相拼,又碰了钉子,还是吕蒙临机决断,“顺手牵羊”得了一个零陵郡。

孙权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不是埋怨诸葛瑾无能,就是指责鲁肃少谋,横竖不顺心。现已升为都督的鲁肃见孙权急成这个样子,就说:“我已想出一个计谋,正想告诉主公。”孙权忙问:“什么计策?”

鲁肃对孙权说道:“现在我已屯兵在陆口,不如派人请关云长来谈判。若是他肯来,以好言相劝,让他按刘备和诸葛亮的许诺,交出荆州,要是他不听,就暗中埋伏好刀斧手,只要一个暗号,就冲进来当场杀掉关云长;若是他不肯来,我们即刻起兵进攻,与他决战,这样就可以夺回荆州。”

孙权听罢,说道:“此计甚妙,赶快去准备。”参谋人员阚泽说:“此事恐怕不妥,关云长乃是当今一员虎将,倘若事情不秘,可能反遭其害。”孙权恼怒地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何日才能得到荆州?”他未听劝阻,只命鲁肃依计行事。

鲁肃写好邀请信,又派帐下一能言善辩之人为使者,登舟过江,叩见关羽,说明来意,呈上书信。关羽打开书信浏览一番后说:“既是鲁肃相邀,我明天就去赴宴,你可以先回去了。”

关羽的养子关平见父亲一口应承,十分着急。等江东使者一走,关平就对关羽说道:“鲁肃此次相邀,肯定不怀好意,父亲为什么答应他?”

关羽笑道:“难道我不知道这是计谋?无非是诸葛瑾向孙权汇报,说我不肯归还三郡,所以令鲁肃屯兵陆口,今天邀我赴会,想趁机索要荆州。我要是不去,他们还以为我胆怯。我正要探听一下江东虚实,明天,我独自驾一叶小舟,只用亲随十来个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对我?”关平又说:“父亲怎能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万一有闪失,不是辜负了刘备伯父的重托了吗?”

关羽说:“我在千军万马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犹入无人之境,还害怕江东一群无名鼠辈吗?”参军马良也劝阻道:“江东鲁肃平素有长者之风,可能不会妄为,但现在事情逼急了,也难免会生异心啊!”

关羽又说道:“昔日赵国的蔺相如,手无缚鸡之力,在渑池会上,尚能视强秦之国君如小儿,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况且我是一个有万夫不当之勇的人哩!现在既然答应了,就不能失信于人!”关平和马良一齐说道:“既然要去,也应该作些准备,以应不测。”

关羽令关平领十几只快船,伏刀斧手500人,在江边守候。第二天,关羽果然只带周仓等十几个人奔赴江东。

会谈之日,鲁肃首先责备关羽不交还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反而把孙权派去的官吏赶走。关羽回答道:“赤壁之战,我哥哥刘备亲自上阵,与东吴合力破曹,难道只能是徒劳,而得不到一块土地,反而要将亲手从曹操手里夺来的土地交给你们吗?”

鲁肃反驳道:“话不能这样说,当初刘备大败于长坂坡,手下只有一支可怜的人马。当他途穷之时,是我主孙权出于同情,借荆州给他栖身。现在他又新得益州地域,还要赖住荆州,这不是为了私欲而忘了旧情吗?况且刘备已同意先还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我们也只派出接管江南三郡的官吏,并没有要全部荆州的土地,你却还不答应,这不是有些负义吗?”

关羽见鲁肃只顾唠唠叨叨,以言相逼,是想激自己性起,以便举事,心想不可久留,应寻机脱身,但表面不动声色,只是以言搪塞道:“这些都是我兄长刘备与吴主孙权之间的事,你我之间不宜过问和干预。”

正在此时,站在关羽后面的周仓大声嚷道:“天下的土地,谁有德就可以占有,怎么能老归一家呢?”鲁肃一见关羽的随从插话,非常不高兴,以目横视。

关羽则趁机装作大怒,夺下周仓手中的大刀,站立在大堂中央,厉声喝道:“这是国家大事,你懂得什么?还不赶快滚出去!”周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一见信号,船如箭发,奔过江东。

关羽此时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的手,佯装醉意地说道:“今天子敬兄邀我赴宴,再莫提荆州之事,现在我已醉了,恐怕酒后做出伤害两家旧情的事来。改日我请你到荆州赴会,那时再作商议。”鲁肃没想到关羽会来这一招,自己被关羽抓住脱身不得,东吴诸将及刀斧手见鲁都督在关羽手里,不敢造次。

关羽一直把鲁肃扯到船边才放手,一跃身上了船,回身还与鲁肃告别。此时的鲁肃呆若木鸡,眼睁睁地看着关羽的船只乘风而去,这就是广为传颂的“单刀赴会”的故事。

韩世忠计夺白面山

南宋时,韩世忠奉命去讨伐占据蕲阳白面山的刘忠。韩世忠赶到白面山下,并不急于发起进攻,而是先下棋饮酒,坚壁不动。暗里却派出侦察员侦察,掌握了敌人的大量情报。

一天夜里,韩世忠令部将率精兵200人埋伏在白面山下,约定待刘军与官兵大部队交战时,攻进敌中军,夺下敌观察台。伏兵开拔出去后,韩世忠即率全军向刘军发起了进攻。由于战前官军没有透露出一点儿将进攻的迹象,刘忠遭到官军的突然袭击,如丧家之犬,将他的全部人马都调出去对付韩世忠。这时,真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伏兵见刘忠后方空虚,立即攻入中军,迅速地控制观察台,插上了官军的旗帜,并齐声呐喊。与官军正战得激烈的刘军士兵,听到观察台官军的喊叫,知道大势已去,无心恋战,一齐逃散,各奔生路去了。刘军大败,刘忠本人投奔了刘豫

宰相卖绸稳市场

宋仁宗至和年间,国家财政紧张,几种钱币同时流通,国家难以控制市场。于是,便有大臣上疏仁宗,请求统一钱币,特别是要罢掉陕西铁钱,由国家统一铸币流通。仁宗接到奏疏,交大臣们议论。大多数人觉得罢掉铁钱会造成市场混乱,所以并没有实行。但消息却传了出去,一时间,首先从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开始,刮起一股风:“朝廷要罢掉陕西铁钱了,赶快脱手出去,晚了就一钱不值了!”

一传十,十传百,不长时间便传遍了城市乡村。那时,陕西铁钱不仅在陕西,连京都及周围一带都十分通行,存这种钱的大有人在。大家听说这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就要废了,那还了得,所以都纷纷拿铁钱到店铺中抢购货物,不管目前用不用,先抢到手再说。店铺老板也不是傻子,他们比别人更早得到了消息,因此纷纷挂出牌子:不收陕西铁钱。这家不收,那么就到那家吧!可百姓们串了几家店铺,走了几个集镇,到处都一样。这下大家更急得不得了,有火暴性子的人竟到店铺中强行买货,吓得店铺竞相关门。一时间,市场大乱,人心浮动,危及治安。

消息马上反馈到朝廷,仁宗大为恼火,一边追查是谁传出的消息,一边责令宰相文彦博迅速处理此事,平定市场,安定民心。文彦博召集大家商量,大家都说别无办法,只有让朝廷下令,辟此谣言,用行政手段平市场。

可文彦博深深知道,市场上的事有时单靠强令是办不好的。法令出去,大家还会将信将疑。特别是平民百姓,看重的是实例,而不是一纸公文。想到这里,文彦博对大家说:“这么办吧,先让我来独自经办此事。若我财力不足时,再麻烦各位。”

他回到家中,询问管家:“丝绢缣帛还有多少?”管家说:“还有500匹。”于是文彦博让管家找来京城中最大的绸缎铺主,托他代卖这些丝绢,并特别叮嘱:不要其他的钱,只收陕西铁钱。

店主照办,第一天简直挤破了门。别的店主都来打听为何倒行逆施收陕西铁钱,当他们得知是文丞相让代卖代收的后,都放下心来,连丞相都要铁钱,看来铁钱是决不会废止了,于是各店也收起了铁钱。

消息传扬出去,老百姓都放下心来,再没人急于脱手陕西铁钱去抢购货物了。一场市场动乱就这样让文彦博平定了下来。

御史丢御状救李靖

李靖是唐朝人,他当岐州刺史的时候,有个人为了讨好皇帝,控告他有野心,要聚兵造反。唐高祖得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一个御史前去调查,并告诉御史:“如果李靖真的要阴谋造反,可以当场处死。”

这个御史知道李靖奉公守法、体贴百姓,不可能图谋造反。说他要造反,肯定是诬告、陷害。可是,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弄个真假分明呢?

御史思前虑后,想出了个办法。他请求和那个控告人一块去办这个案子,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御史领了圣旨,和那个控告人一起,直奔岐州。

走了几百里地,管行李的随从向御史报告,控告人原来写的状子丢了。御史大为恼火,用鞭子狠狠抽打那个随从。随从惊恐万状,只顾磕头求饶,很是凄惨。

看着随从那个可怜的样子,御史不忍心再打了,叹了口气,对那个控告人说:“李靖谋反事实很清楚,我们奉旨去查办,谁曾想到,随从把状子丢了,这是要掉脑袋的。我们俩办不成此事,也有和李靖勾结的嫌疑,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个控告人一听,觉得有些不妙,问御史怎么办才好。

御史又摇头又叹气,表示事情非常棘手,踌躇了半天,说:“要想我们都不受连累,救随从一命,我看只有一个办法,你再重新写一张状子,我们还是照常去查办。”那个控告人也觉得再没第二个好办法了,就重新写了一张状子,给了御史。

控告人哪里知道,这是御史和随从定的一计,状子并没有丢,它就在御史的衣袖里。拿出来和重新写的状子一对照,发现内容很不相同。御史立即返回京城,向皇帝报告了这个情况。

皇帝一时闹不清这里面有什么文章。御史说:“如果李靖造反真有其事,控告人不管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也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的状子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出入很大,有些甚至是驴唇不对马嘴,说明是控告人凭空捏造的。”

皇帝立即对控告人进行审讯。果然是控告人捏造事实,进行诬陷。皇帝把那个控告人判为诬告陷害罪,杀了。

上一章 无题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