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女孩都迷信过一种关于爱的不真切想象,就是:一个人爱你,他也会爱你糟糕的部分。
而且,这种想法往往出现在女孩会把“被爱”当作一种恩赐的年纪。
很多人潜意识都把“被爱”当成恩赐,且很后面才发现。我高中读的尖子班,跟我邻组的有个半生不熟的女孩儿,成绩人缘样样都中游,但她做成了一件当时算是个预备恋爱脑的我羡慕的事——她跟班上同组的男孩,互相喜欢且在一起了。
男孩蛮细心的——记得她的生理期,她有小脾气一定哄,愿意每天都耽搁自己的学习进度,帮她整理资料,不厌其烦地给她讲一些自己几乎看一眼就会做的题。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次上自习,女孩因为真的蛮没必要的小事生气,一直晾着同桌的男孩,而男孩就比讲题还要不厌其烦地道歉,是自己错了、“不要不理我啦”,直到课间飞奔去小卖部买了当时我们看来蛮贵的一大袋零食跟饮料,才被原谅。
那时的我会觉得,拜托,这可比考试得第一要有份量多了——有个人爱她哎,她不管怎样都在爱她,她运气真好,就像中了头奖。
年幼的我只看到恋情里那些「轻轻松松被爱着」的部分,甚至是「不太合理地被爱着」的部分,我的恋爱观也慢慢被形塑为:被爱就是被别人接受一切,包括你身上最坏最坏的脾气,最差最差的私心。
就包括现在,我都能收到许许多多的询问——啊,男朋友说了“会包容我的一切”,可是自己黏了一点、疑心重了一点啦,对方就受不了,要跑开了。
询问很快就会发展为抱怨,跟一种悲伤的定性:他就是在骗我,他就是根本没爱过我。(对不起,这句话打出来真的好非主流……)
可是,他是爱你,但也不是必须要克服万难去爱你,如果你让“爱你”这件事,变得无比折磨他的身心,那,他为什么不跑呢……
当然电影里的男的不会这样,电影里的男的,你把他送进地狱他都依然爱你的,可是,那只是电影。
大家都是普通人,分给恋爱的时间跟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是那种已经财务自由的巨富情侣,工作闲得要死,下午两点签几个合同就完工,所以转过头去钻研一些虚无缥缈的形而上的东西,比如对方到底多爱自己呀。
所以,爱根本不可能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恩赐”——极致包容,极致无怨无悔,原谅一切,而这种爱出现的时候你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想任性就继续使坏就好了,毕竟“它是恩赐”,开心地被动接受就好了。
我年轻的时候真的不懂的。我年轻的时候,对“爱”的概念,就只有被爱,只有接受爱,我怎么会想到要构筑起“爱”这个东西我也有责任呢,我压根就不会有任何一秒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本科时候我在期末焦虑期向对方大发苦水两个小时,苦兮兮的消息一直发到凌晨两点,最后对方无奈地回应我:你是不是完全忘了其实我明天需要早起做实验。而听你一股脑讲了这么多负面的东西,我心情也已经差到不想睡了。
我被这么一说,觉得有些不忍心,但第二天有个跟我同龄的女孩说,“他还是不够喜欢你吧,喜欢就会接受你所有负面情绪”。
如果是现在的我听到这样的话,会真的想皱眉头大声讲:屁啦,根本不是这样的。
我那时候不懂的。我真的以为爱是单向的,最好一个人爱我就围着我的情绪打转,尤其是坏情绪,因为“他要接受我最糟糕的部分”。我不懂那些被爱的人都是自己也很会给予爱的,会向对方发射好的能量,所以对方才愿意回馈,因为正向能量和正向能量的交流,才是我们靠近另一个人时想真正得到的东西。
而且,根本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接受你最糟糕的部分——好的关系是会为你兜底,但不是这种,不是任由你天真地忽视对方的感受,仅仅把自己的情绪体验放在第一位,把应该平和前进的关系搞成复杂的考题。
说真的,年轻女孩会遇到的一大陷阱,就是被洗脑,去无限放大“喜欢”的作用。
甚至她们创造出一种喜欢叫“足够喜欢”——足够喜欢是个神秘的状态,都只听说过,谁也没见过,只要一个人对你“足够喜欢”,哪怕你是个差得没边的烂人,对方都应该喜欢你,好像那是他写进DNA的使命一样。
可是人越长大越是要去发现,“喜欢”、“好感”这样的情绪,再怎么发自内心地真挚,也绝对、绝对是脆弱的,这是它们的本性。
正因为脆弱,所以它们一开始萌芽了,是真的需要好好呵护的,不要去轻信一些不现实的恋爱哲学,让对方立刻爱得无怨无悔,立刻去“接受最差的你”。
你要表现自己,你要让对方在乎你的感受,你也要在乎对方的感受,让他也能够得到快乐和抚慰,一如他带给你的那样。
至于今后,可能你有些刻薄、蓬头垢面,或者在生活里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都会发现而且理解的,但这一定是你们要相处很久很久,确认了彼此的真心跟坚持,才会自然而然产生的状态。
反正很难的,我也是走过那一段弯路才懂。
真心很少见而且很脆弱的,你不能对它说,“来啊,来打败我啊,看你能坚持到第几关”。
情意,从来都不是拿来挥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