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个侍从的丹橘就站在原处焦急的等着,一边来回踱步,一边时不时的看向姜姒锦离开的方向。远远看去,一个白影渐渐走近,几个侍从还没看清是谁,就见丹橘冲了出去,赶紧接过姜姒锦手里的米袋。
姜姒锦看到丹橘接过了米袋,就从怀里拿出一个手帕,轻轻的拭去额头上的汗。
姜姒锦准备的怎么样了?
丹橘小姐,都准备好了。我带了一个男侍从,方便一会儿给流民们分发食物,还带了两个厨娘。
丹橘对了,刚才有一个男的送来了两屉馒头,还说一会儿还有。
姜姒锦嗯,是我买的。
姜姒锦好了,都准备妥当了,就都干活吧。
姜姒锦丹橘,你和我一起,先把馒头分发下去。
丹橘是
侍从和厨娘们听到姜姒锦的吩咐也开始动身干活,该生火的生火,该淘米的淘米。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姜姒锦和丹橘拿着放满了馒头的筐子,走进了流民区。姜姒锦走到刚才喊着饿的小女孩身边,将手里的馒头递过去,语气温柔的说到
姜姒锦小姑娘,吃馒头好不好?
小姑娘往她母亲身边缩了缩,显然有一些害怕姜姒锦,但是又满脸渴望的看着馒头,咽口水。看了一眼她的母亲。妇人还是有一些胆怯的,但是看着少女甜美的笑容,又看了看自己饿的难受的女儿,手颤颤巍巍的要去接过姜姒锦手里的馒头。
妇人的手因为每天在地上乞讨,十分的粗糙还有一些污垢。与姜姒锦白皙的手成了鲜明的对比。将馒头拿在手里,馒头上也有一个脏兮兮的手印。但是她顾不得那么多了,这个馒头能救她女儿的命啊,能不让她女儿饿肚子。什么脏不脏的,活着才最重要。
“多谢姑娘发善心,姑娘一定会一生平安喜乐的”
姜姒锦各位,这馒头有一些凉了,也没有多少。
姜姒锦但是我们的粥等一下就能煮好了,各位可以去领粥喝。过一会儿也会有又热有多的馒头送过来。
姜姒锦现在没拿到馒头的也不必担心。
听到姜姒锦这么说,所有的人都像那妇人一样说着吉祥,一边说一边还给姜姒锦磕头来表示感谢
姜姒锦赶紧扶起来离她最近的一个老人,温声说到
姜姒锦诸位不必如此,小女子也只是不忍心看到各位挨饿才出此下策。
姜姒锦却不能为各位的以后做打算。实属抱歉
“姑娘,您能给我们一口饭吃,就已经是对我们的恩赐了,上天会因您的怜悯而保佑您健康无忧的”被扶起的老者说到。
丹橘小姐,粥好了。新的馒头也送来了。
姜姒锦那就请各位排好队,去领粥和馒头吧!
姜姒锦不要急,人人都有。
这些流民规规矩矩的排好队,还没没领到食物的人,即便是着急也不会开口催促,领到了食物的人,谢过姜姒锦就回到原来的角落安安静静的吃东西。姜姒锦挽起衣袖,认认真真的给每一个流民盛粥,听到感谢的话也会对着他们微笑。
就是这样一副奇怪却又和谐的画面。就这样在金风细雨楼和六分半堂的交界之处上演着。
那个带着孩子的妇人将粥都吃干净之后,突然上前开口发问
“不知该如何称呼姑娘?”
丹橘跟在姜姒锦身边多年,多次应对这样的情况。就十分自信的开口回到
丹橘我家小姐姓姜,至于名字吗?单名一个婻字。
“是哪个姜字,又是那个婻字?”
姜姒锦姜是姜太公的姜,婻是是女字加一个南北的南
“婻,美貌也。姑娘担得起这个名字。”
听到女子解释,但有些惊讶,惊讶这妇人又如此才学。
姜姒锦多谢夫人赞赏
“您别惊讶,我父亲是个教书先生,自小看着父亲读书,也就懂了些。若说的不对,还请姑娘莫要见怪”
姜姒锦你说的很对,家母为我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您并没有理解错。
姜姒锦(婻婻,是她的小字)
“令夫人一定很宠爱您吧”
姜姒锦是的,母亲很疼我
其他几个孩子吃饱了饭,看到姜姒锦温温柔柔的,就胆子大了起来,跑到姜姒锦身边一口一个姜姐姐的叫着,问这各种天南海北奇奇怪怪的问题。姜姒锦也不恼,就耐心的回答他们的问题。几个孩子就更加喜欢姜姒锦了。
此后一连几天,每天姜姒锦都来行善施粥。即便是两派地界里的乞丐,也同样能领到食物。又过了几日,这些流民都不见了,与此同时,京城外多了一个小村庄。里面的人有了新的住处,还换上了新的衣裳,大人们在地里劳作,孩子们在路上玩闹,那个妇人承了父业,担任起了村里的教书先生。
自此,人人都知道有一个叫姜婻的姑娘有一副慈悲心肠,是一个顶好的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