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史学杂谈之中国世界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赤壁之战

史学杂谈之中国世界

公元208年,也就是官渡之战结束8年后,曹操不战而席卷荆州。到此为止,天下13州,曹操一人独占9州,剩下4个州由韩遂、马腾、刘璋、张鲁、刘备、孙权、士燮众人占据。

从实力上,当时的曹操拥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从地缘上,曹操已深入江南,所谓的长江天险已大打折扣了。

在这种背景下,益州、扬州一时主和派(投降派)大占上风。因为从过去的历史经验去看,曹操统一天下似乎没有什么悬念了。

但是此时的南北经济比重,虽然依然是北强南弱,但是南方的经济基础显然比以前强多了,在这种背景下,南方凭借崇山之险、江河之险就是可以与北方长久的对恃了。当然了,在这种背景下,遂拉开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年的南北分裂时期。

后来随着交通媒介的发展,南北的联系增强,人类征服崇山、江河之险的能力增强,中国才再度恢复了大统一为主流的时代。

曹操不战席卷荆州后,一时踌躇满志,以为统一天下就在眼前了。却没想到在赤壁,被刘备、孙权打得大败而回,于是中国统一的进程,就这样被延长了三百年(只有西晋短暂的统一了一段时间)。

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那就是一个历史之谜。

最简单而言,赤壁到底在什么地方?历史学者争得昏天黑地,最后也没有争出个结果,于是关于赤壁的所在地,就就有七种说法;最后最为普遍认同的说法,也有两种。总的来说,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再简单而言,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兵败撤军?史书至少给了三种版本,还有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演义版。

曹操一方说,赤壁之战时,曹操本来要席卷东南了,却突然来了一场大瘟疫,于是曹操只能无奈撤军了,于是从前的战果也丢失,只能退回江北。

孙权、刘备两方自然不会认可这种说法,因为这就是曹操讳败罢了。真实的内容,是孙权、刘备神功无敌,于是遂打出一场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当然了,在细节上,孙权、刘备两方也有分歧。一切是显然的,孙权一方说,主要功劳是他们的;刘备一方说,主要功劳是他们的。

而演义版的记述,那是赤裸裸的占在刘备一方并且进行了文学加工,所以刘备一方的战绩更是被无限夸大了;总而言之,如果没有诸葛亮,火攻曹操也是无法进行的;再总而言之,关羽差点把曹操一伙全部俘虏,只是念旧情,把他们放了。

总的来说,赤壁之战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划时代的战争。

因为从此时起,中国历史南北分裂的格局,开始基本奠定。而且一直维持了三百年,只有司马炎短暂统了一段时间。

总的来说,赤壁之战只是军阀混战。并没有什么正义、邪恶之争。

对天下百姓而言,让刘氏统治,让曹氏统治?让孙氏统治,让司马氏统治,有什么了不起分别吗?其实是没有的!

但是基于刘备、诸葛亮、孙权、鲁肃的角度来,那差别可大的去了!

在公开场合,刘备、孙权等人都是国家、百姓、汉室、忠义的高呼。

关起门来,鲁肃说实话了。如果投降了曹操,老百姓该干嘛还干嘛,普遍的豪门大户、官员小吏,还是该干嘛还干嘛。但是,孙权还能该干嘛还干嘛吗?

鲁肃这样说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想告诉孙权:别人都为自己考虑,只有我为你考虑;总而言之,你以后就应该信任我、重用我。

鲁肃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希望孙权相信,我鲁肃投降曹操,可以舞照跳、马照跑、官照做;所以我一心抵抗,绝不是为了自己私利考虑,而只是为了主公您的利益考虑。问题是,谁也知道,如果当时曹操统一了天下,鲁肃的江湖地位,肯定没有后来那样高了。

关起门来,诸葛亮和刘备也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总而言之,曹操当时统一了天下,普遍的豪门大户、官员小吏,还是该干嘛还干嘛。但是刘备还能该干嘛还干嘛吗?

许多人总喜欢说,以诸葛亮的才干,就算投靠曹操,肯定也是舞照跳、马照跑、官照做,所以他一心帮刘备对抗曹操,就是为了伟大的理想。问题是,谁也知道,诸葛亮如果跟着曹操混,江湖地位肯定没有后来那样高了。

事是这么个事,但是不能这么说。所以在公开场合,大家都是国家、百姓、汉室、忠义....。

其实呢,天下由曹操统一,还是由刘备、孙权统一,关天下百姓多大的事来着?因为谁统一天下,对普遍老百姓而言,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

但是传统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所以许多人看历史时,难免就就把目光集中在一些帝王将相身上。而天下百姓呢?就是一些数字,一些可有可无的道具。

总而言之,只要对他们认可的大英雄(甚至是扶不起的刘阿斗、残酷暴虐的归命侯),还可以割据一块地盘,还有机会继续扩大地盘,就算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些人也会欢呼半天的。

总而言之,他们认可的大英雄(甚至是扶不起的刘阿斗、残酷暴虐的归命侯),明明有机会做最后的挣扎,却选择了接受失败,即使因此可少死几十万、几百万人、几千万人,他们也会唏嘘半天。

有的时候,为了证明这些战争是神圣的、应该的,大家还会扯一块遮羞布。总而言之,自己认可的一方最代表人民利益,他们敌对的一方最喜欢祸害老百姓;所以为了进行这种纷争,就是死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人也是非常值得的。

有的时候,他们干脆连这种遮羞布也不要了,总而言之,大家不惜流血千里、伏尸百万的打斗不已,就是为了传说中的抢地盘、打江山罢了。或是我老爸给我留下这么大一份家产,我不打他个流血千里、伏尸百万就拱手让出,我实在就对不起我死去的老爸。

有的时候,更是连点脸也不要了。开口闭口就是,我的主子是扶不起的刘阿斗,我的主子是残酷暴虐的归命侯,但是我就是希望他可以永远统治大家,更希望他有朝一日他可以统治天下。总而言之,谁叫他是我的主子?

其实呢,天下大乱时,普天下老百姓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所生活的地区能保持和平稳定;就是希望天下能再度恢复和平稳定。所以才有一句无奈的俗语,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问题是,当英雄辈出时,大家纷争火并的时,都是报着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会冒着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全家惨死的劲头去争。关键是,因为他们控制着话语权,所以旁观者都是顺着他们的节奏喊着加油、加油、加油!

这样争来争去,把历史当游戏去看,把历史当小说去看,自然是非常精彩,问题是,历史不是游戏,也不是小说。那一行行简单的话语背后,那一行行冷冰冰的数字背后,都是无数鲜活的生命堆积而成。

传统历史,无非是一些帝王将相的家谱罢了。所以这种历史看得久了,难免只会看到这些帝王将相的成败得失,而普遍老百姓呢?无非就是一个个数字,一件件道具。总而言之,什么叫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什么叫户口减半,什么叫人吃人;那就是一个模糊的背景,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了几个帝王将相身上;只要帝王将相活得精彩,那个模糊的背景到底会怎么样变化,人们才懒得关注呢!

所以说起赤壁之战时,人们就好像在说棋牌游戏。

总而言之,说来说去,只是说着曹、刘、孙三方的成败得失、博弈得失。却似乎忘了,这是一盘以无数鲜活生命为棋子的棋局。

于是人们只关心着棋手的胜利,只要自己支持的棋手能取得胜利,就是把棋盘上的棋子拼光了,也没有任何内疚感的。

在类似丛林社会的竞争中。

只有那些够恶够狠,在关键时候,敢于牺牲自己,敢于牺牲自己全家,敢于让天下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所以人们在看历史时,难免会对这种人表现出极度崇拜。

对于这种价值观,我实在无意苛责。问题是,人们在宣传这种价值观时,却显然喜欢为它披上各种浪漫、华丽的衣服。总而言之,好像他们连命不要的争夺王图霸业,就是为了什么理想、国家、百姓;所以老百姓就应该无怨无悔的给他们当炮灰。

在类似丛林社会的竞争中。

那些在关键时候前怕狼后怕虎的人,注定只能成为失败者。所以人们在看历史时,难免会对这种人报以十足的轻蔑嘲笑。

对此,我实在无意苛责。问题是,大家在轻蔑嘲笑这种人时,希望不要忘记一个事实,许多争斗,本身就没有正义、邪恶之说。换而言之,天下是刘氏统治,还是曹氏统治,是孙氏统治,还是司马氏统治,真有很大的差别吗?在这种背景下,历史有时候可以避免许多血流成河的事,就是因为有这种人存在。

如果乱世纷争中的大人物,全是刘备、诸葛亮、孙权、鲁肃那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报着不惜牺牲自己、甚至牺牲全家,报着不惜流血流千里、伏尸百万去赌的人,普通老百姓还活不活了?

希望反驳的人,千万不要拿宋元交替、明清交替的历史说事;更不要拿抗日战争说事。

因为我的立论基础是:在任何地方,我也敢说,在汉末三国时代,天下无论刘氏统治,还是曹氏、孙氏、司马氏统治,对老百姓而言,并没有本质差别。处于老百姓的角度,管他们谁胜谁负的,老百姓只希望和平统一。

所谓大家都持刘氏,那不过是扯淡罢了;因为老百姓是最现实的,你能代表我的现实利益,我就支持你;否则,我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我们也不会支持你的。只是老百姓没有话语权,所以老百姓这种朴素观点,是不会成为主流思想的。因为在皇权政治下,谁敢宣扬这种观点,当时让抓起来杀头,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如果有人想用宋元、明清、抗日战争的历史否定我的观点。请先把我的立论基础,套在你们所要说的时代上;如果你们觉得能成立,再来反驳我。否则,还省省吧!

上一章 安史之乱 史学杂谈之中国世界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官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