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私塾需要耗费很多资源,村里人都很穷,大家也不愿意浪费那个钱,因此大家商议后觉得把私塾办在祠堂,祠堂大堂就很有很大的空间可以10多人学习。
在这个穷乡僻野的地方,想要好的教学资源是不可能的。
他们没有笔墨纸砚没有课桌椅子,那就搬个石头来坐,那树枝当笔用沙盘替代纸,能学知识就可以了,管他用什么呢。
没有书本,宋玉安就直接念,他读一句,大家就跟着念一句,然后就把这句话里的生字词写在沙盘里让大家模仿着写。
宋玉安也会让他们背诵诗词曲赋,还有九九乘法表,教他们数学,有时候会给大家讲故事引经据典告诉他们一些道理,把生涩的知识尽可能的讲的通俗易懂易于消化。
村里的小孩基本上都来了,大家都对知识充满了渴望,求知欲十分旺盛,宋玉安同时也鼓励成年人老年人也过来学一点,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反正他们也不考科举,相当于扫盲班,宋玉安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多学一点知识,不至于傻乎乎被别人骗的团团转。
大家对宋玉安十分感激,尊称他为宋先生。与此同时,大家也会多多少少那一些自家吃不完的农产品送给宋玉安,表示感谢。比如一条鱼、几个鸡蛋、一篮子野菜、一把青菜、一袋面粉、一袋糙米……
宋玉安自从当了‘宋先生’后,吃喝基本上就不愁了,就连衣服都有针线活不错的婶子帮他包了,只要他多多关照她家孙子。
宋玉安也不是白眼狼,拿了村民的好处自然会尽心尽责的教他们读书识字,虽然没有书本,但他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现代人能讲的知识不比这些读几年书的古代人少。
经历了信息大爆炸时代,宋玉安看的更远,思想更通透,他的教育方式是有教无类,不管学生性格脾气怎么样,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不管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他都不会区别对待,他会耐心的教,一直教直到他们学会,实在是学不会,他也不会责怪,反而会鼓励,表扬他们尽心尽力去学习了。
教学生涯是充实的平淡的。
不知不觉间宋玉安就在这个小村庄待了大半年。
很快就到过年了。
咚咚咚
门被敲响。
宋玉安走过去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张青。
女人手里提着一个猪蹄。
她把手里的猪蹄递给他。
宋玉安笑了笑伸手接过:“谢谢。“
张家人也去私塾学习了,他们都是宋玉安的学生。
张青几乎每天都会送一些卖不完的猪肉的边角料给宋玉安算是感谢他教他们知识。
这些边角料其实可以卖不少铜板的,说起来也是宋玉安占了便宜。
宋玉安知道张家人对他不错,所以他下意识就会多教他们一些知识,尽心尽力的督促他们学习。
张家人虽然天生神力,杀猪是专家,但是可能头脑简单换来的四肢发达,读书方面是一点天赋都没有,可以说是平庸,动手能力太强换来了脑子不灵活。
宋玉安为了对得起自己收下的好处,于是就给他们布置了更多的作业,表示感谢。
张家人不知道自己弄巧成拙了,每天被宋先生的作业折磨的抓耳挠腮苦不堪言。
张青看着宋玉安淡淡开口;“宋先生不必客气。“
这一声宋先生,她叫的真心实意。
宋先生所有的付出她都看在眼里,他担得起‘先生’这个称号。
宋玉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