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瞬间便被J·K·罗琳所创作的魔法世界给惊艳到了,
无论是霍格沃兹,还是对角巷,
是罗恩那个奇怪的家,还是学校里会随时变换的楼梯,
虽然当时明知道,这些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
但心中依然愿意去相信,这世界这么大,还有那么多秘密、未解之谜,
如此看来,这样的一个世界存在,应该也没什么不合理。
如今时间一晃,不知不觉中,18年过去了。
《哈利·波特》系列的八部电影,早已完美收官,
而当年还在读小学的我们,如今也已长大成人。
阅历的丰富,让我们不再幻想,
我们终于知道,有一个东西叫作“电影特效”。
电影中所有看似美不可言,
却又能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
其实就是特效的功劳。
电影特效分为微型模型制作和电脑后期合成。
今天就为各位也喜欢电影的小伙伴补补课,
大致介绍一下微型模型,就以《哈利·波特》为例。
电影所拍摄的每一秒镜头,都由24帧组成,
通俗点理解,其实就是24幅画面,
我们所看到的电影里的动态视频,
其实就是无数幅画面快速切换,
而让人们形成的视觉错觉,
这和动态漫画其实是一个原理,
在一本画纸上,画出相应连贯的篇幅,
在经过快速翻页的过程中,
纸上原本静止的画面,
便会开始动起来,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
其实不是画面在动,是眼睛看到的一种错觉。
像电影剧情中所需要的不同场面、交通工具,
甚至一些现实中根本没有的东西,
这就要借助微型模型,
因为如果同等比例制作、构建某个场景,某个物件的话,
花费成本太高,拍摄难度太大。
再一个就是如果涉及到拍摄爆破、破坏的一些剧情时,如果实景拍摄,代价太高,
而且还没人敢保证一遍就能拍摄到位,所以只能借助微型模型。
微型模型早期的制作,靠的就是纯手工,
一般借助纸模、石膏模型等,先做出模型框架,
接着后期进行上色。
不过随着科技发展,如今对于微型模型是一种福音,
那就是3D打印技术。这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微型模型完全制备好以后,便可以开始进行拍摄,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就不会穿帮吗?
只要调整到位拍摄角度,是绝不会穿帮的,
就像上图中这位女子,看似用手捧起了太阳,
实际则是在找准角度后,一种错位的拍摄手法。
镜头离一个物体越近,这个物体在镜头中所呈现地就会越大,反之同理。
再加上后期的电脑制作,一定是看不出任何破绽的。
如上图,是典型的微距拍摄,这张图片经过电脑处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本文大量配图,选取的都是《哈利·波特》中不同场景的微型模型,
是不是没想到童年为之向往的一个个场景,
其庐山真面目,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所以当《哈利·波特》去除掉特效后,
是不是看到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魔法世界——微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