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锦衣大明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穿越  腹黑 

第1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粮行

锦衣大明

说到粮食,陈亭的脸色变得忐忑起来,他道:“在下此来除了感谢和送马之外,其实也是为了粮食的事。”

梁叛伸手赶开拂在脸上的柳条,说道:“粮食怎么了?”

陈亭面带难色,说道:“粮食很难凑,眼下粮行中每日只能进到二三石,若是到市场上去找,价钱方面恐怕又不好看了。”

他没有为了保住自己的生意而说谎话,相反,他对自己的窘境很坦诚。

梁叛喜欢这种合作方,愿意暴露问题,一定好过拼命掩盖问题的。

于是他抱着一种共同解决问题的想法问道:“那你们为甚么进不到粮食?台州城那么多粮店,总不会都限制供应罢?”

陈亭道:“开粮行的,要保证货源,无非三种渠道,第一种,自己有田的,自然不缺货。”

梁叛点点头,南京漕帮就是这种,不但自己有田地,而且每年还能从漕粮当中扣一点下来。

冯二在三山门内的粮仓里,多得是数不过来的粮食,不但供他自己的粮油店发卖,还供应城内其他的粮行。

“第二种,是同屯粮商有固定的合作。”陈亭道:“那些粮商一般是大地主,又有自己的粮仓粮库,而且每年秋收之前,就跟各处粮长打好了关照,收上来的粮食他按例收屯。”

梁叛道:“那第三种就是自己没有粮仓,但是可以定时从地方百姓家里收粮?”

“没错。”陈亭道:“这种有个好处,就是省去了建造和维护粮仓的开支,让地方百姓和中小地主替自己屯粮,只要双方说定,由粮行每旬或者每月派人下去收粮便可。

“当然也有坏处,就是收粮的价格会随着市价而涨,比方到了夏末秋初青黄不接的时候,市面上粮食卖得贵,收粮的成本也会贵起来。这一点不如自己屯粮来得应变灵活。”

还有一点他没有说,就是遇到灾年和兵祸的时候,粮食一定飞涨,到时候这种单纯依靠别人替他存粮的粮商,将很难再收购到粮食。

因为所有人都懂得囤积居奇的道理,只要手里有粮食,根本不愁出手,也就不用依赖粮行来替他们发卖。

发财的机会送给别人,当然不如留给自己。

陈亭说了三种粮行进货的模式,都是能够保证稳定货源的,他的南北商行,显然并不具备这其中任何一个条件。

梁叛却问了一个似乎跟南北商行不大相干的问题:“那么,四海商行是哪一种渠道?”

陈亭神情一黯,道:“三种都有!四海商行在各个买卖都做得很完备了,既有自己的田亩,也有固定合作的屯粮商,同时又不停地派人到各地去收罗粮食。我们四……不,他们四海商行的粮行发卖粮食有个顺序,先卖各地收罗来的,再卖屯粮商的,最后才会动自己田亩产出的库存。”

梁叛点点头,不管四海商行眼下在谁的手上经营,但最初构建这种渠道模式的人,一定是个眼光长远、思虑周详的掌控者。

这种模式建成以后,就没有任何人能卡住四海粮行的脖子,反倒是它自己有了更多的筹码与供货的对象谈判。

甚至等到四海粮行慢慢掌控了所有的渠道以后,它将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整个行业市场的定价权!

因为它掌握了最多的资源和产出,就有最多的人必须倚赖它的产出来维持生存的条件,那么它对产品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定价。

当然了,眼下并不是个讨论定价权的合适时机,现在要解决的,是陈亭的南北商行需要面对的问题。

梁叛不愿意看四海商行的眼色行事,也不会将自己的生存绑定在某个商行的脚踝上,昨天桃渚所衙门外的闹事让他更坚定了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将南北商行扶持起来。

虽然桃渚所很可能用不上了,但他这是在为台州新军做准备。

他道:“所以,现在是四海商行在给你设置障碍?”

陈亭颔首,同时轻叹一声。

“那么……”梁叛饶有兴趣地道:“你能不能说说,你和四海商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去年的这个时候,你还是四海商行的大东家?”

陈亭苦笑,并且承认了梁叛的猜想。

的确,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是四海商行的东家。

这个台州府最大的商行,或许在整个浙江来说都是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但是……

“我父亲执掌陈家很多年,威望也很高,四海商行在他手中也终于达到了最顶峰。”陈亭说着黯然摇头,“可惜,崇佑二十七年我们家在云南的茶货生意出了问题,是那边茶场所在的领地新换了一位土司,没来由暂停了一切同汉人的交易。家父便亲自走了一趟云南,事情谈得很顺利,茶场也重新向我们四海商行开放,不过自打那年回来以后,父亲的身体便一直不好。”

梁叛大概能够猜到,应该是第二年五月以后或者第三年五月前便病死了。

因为崇佑二十八年四海商行与桃渚所签订的借贷契约上,还是陈斗南的名字,到了崇佑二十九年和崇佑三十年,签名的便是陈典了。

果然,陈亭很快证实了梁叛的猜想:“家父是二十八年七月病情突然加重过世的,但是家族不可一日无主,家祖母便做主,让家兄接掌家族和商行。但是去年三月,家兄为了同杭州的商行争一单生意,不幸遇上风浪,座船翻覆……”

说到这里,陈亭说不下去了,眼圈儿红红的。

接连失去两位亲人和支柱的心情,让他分外悲痛。

但梁叛却注意到一个细节,陈亭没有细说他们家和杭州的商行争的是甚么生意。

但他提到陈典是因为遇上风浪、座船翻覆过世的,看来他们四海商行所争的那单生意,不是甚么好路数,多半是海上的买卖。

国朝是片帆不许出海的,崇佑帝又是个坚定的海禁主义者,不过沿海各大商行暗中走私,早已不是秘密,也很难禁止。

而且早已形成了一股相当大的势力,甚至可以说与直浙福广整个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因为参与其中的人,都是在整个直浙福广影响甚深的、根深蒂固的大商人。

商人走私早已势大难禁,也没人敢禁了。

三年前,提督闽浙的强硬派朱纨是怎么死的,不必细说了。

上一章 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少东家 锦衣大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62章第一百六十二章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