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叛忍不住气笑了:“怎么,大明律法甚么时候不准抵板子了?”
那府衙太太淡淡地道:“大明律准不准我不知道,但是我说不准就是不准!”
梁叛看看那几个大汉,他倒是不怕动手,只要敢碰他一下,这些打手就不用看见明天和后天的太阳了。
运气好在古平岗招待两天,还能见到大后天的太阳,运气不好的话就很难说了……
他甚至能猜得到,为了能让自己答应接受徐九公子的那些委托,陈碌在这段时间绝对会不遗余力帮他擦这种屁股。
而且只要在他解决能力的范围内,梁叛惹得事情越多,陈老板只会越高兴——只要梁叛欠他的人情足够多,徐九公子的委托也就越有保障。
虽然有陈老板给他擦屁股,他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梁叛不想这么做,不想用锦衣卫的特权压人,一是因为不想欠陈碌太多的人情,陈老板那种人,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跟他做买卖根本占不到便宜。
二是因为阿庆在旁边,他不愿意给阿庆造成一种“特权至上”的错误意识。
相反,他要让阿庆知道,权力是可以利用的,但一定要在一个合理的规则之内。
比如……
“老八,把牌子亮出来,将阿珠和这婆子以斗殴的罪名抓到江宁县衙去,交给张知县审理。”
雍关眼睛一亮,立刻掏了自己的捕快锡牌,朝阿珠使了个眼色,笑呵呵地道:“你被捕了。”
俞三婶和阿珠脸色一变,阿虎趴在俞三婶的耳边低声说道:“没事的,江宁县的大老爷是我五叔的好朋友,我五叔朋友很多的。”
阿珠靠得进,也听得清楚,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那府衙太太没想到这几个人当中居然有个捕快,更没想到他们玩得出这一手,真要把人抓到江宁县去,她就是再长的手也伸不进去了。
她忍不住喝道:“小捕快,你甚么意思?”
雍关耸耸肩:“打架斗殴嘛,我身为一个捕快,将涉事双方带到衙门受审,两位太太也跟去作证好了,省得大老爷再派人传唤。”
那府衙太太气得脸色铁青,心想她虽然没有表露身份,但是那葛婆子已经说了自己是府衙的太太,平日里别说是街上的店家酒楼,就算是到鸡鸣寺、承恩寺这等大庙去,旁人也要那些司客僧、方丈主持,也要好言好语的招待。
不想今日遇到这样的刁民,浑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府衙太太冷笑道:“耍这等小聪明!来呀,给我回去通报老爷,叫他马上派府衙捕班滚过来拿人!”
立刻就有一个大汉转身向山下奔去。
梁叛看这架势,心想这妇人倒是彪悍得紧,她家汉子肯定是光荣的妻管严。
不过她看上去不过四十岁出头,是谁家的太太,怎么这样大的官威?
应天府除了陶传和府丞大人两位的官阶够看以外,也就剩治中大人这个正五品还算勉强了。
不过这三位最年轻的就是治中大人,也有五十多了,比这府衙太太大了一轮不止。
别的通判、推官、经历、知事这些倒是有四十来岁的,可官阶压根就拿不上台面啊。
虽说通判的正六品和推官的从六品随便放到地方上哪个县都比一把手还大了,可这是南都京城,光锦衣卫当中正六品的百户都有上千个。
难道是陶传的小老婆?
不会啊,看陶老头一本正经的,不像是这种人啊。
就算陶传是个老色批,可那年纪在那,即便有心也无力了。
而这妇人虽然年已四十,却是两腮红润,身材丰盈,该鼓的地方鼓,该翘的地方翘,哪里是个身子久旷的模样?
既然不是陶传家的那就好办了,他对雍关道:“没事,你直接带人走,如果有人把你们拦下来带到府衙,你就直接向陶府尹自首,让他来审。”
雍关答应一声,便带着阿珠和俞三婶走出凉亭。
这时另外一个太太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只听她斜着眼,阴阳怪气地道:“姐姐,和这等刁民理论甚么,道理同衣冠人家才讲得通,和这等刁民说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你便是太仁慈,身后这许多通判府上的家丁,先拿了人又怎的?咱们是替官府捉拿人犯,只会有功,不会有过……”
那府衙太太眼睛一亮,看向梁叛的眼光便透出一股决绝和狠辣之意。
她看得出来,这些刁民当中就是这个高大汉子说了算,所以决意先拿下此人再说!
梁叛听另外那个太太提到“通判府”,心中顿时好笑——这真正是冤家路窄,自己家两个店才刚刚被那汪通判派人给封了,现在又跟汪太太起了冲突。
这汪家人是跟自己八字相克吗?
汪启德的八字是不是和别人相克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今天又得了一笔不菲的银子。
三山门城门吏的位子,上次那个查记醋行的查大少许诺给他送一千八百两,已经不少了,这次又来了个俞教诠,居然主动提到两千两,除此之外还有四百两给他个人的“意思”。
这就很够意思了!
要知道按照之前的惯例,一个新的城门吏接任也不过是四百两的孝敬,每年额外一百五十两到二百两的“节敬”。
虽说三山门和聚宝门这种通衢要道格外不同,在上一任的手里也不过是翻了两倍,四百两变成一千二百两,每年的节敬也是翻两倍的六百两。
不过这都是老黄历了,至少汪启德在任的时候没有收到过三山门接任的这笔一千二百两银子。
因为三山门的俞东来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年,倒是接连熬走了三任应天府通判,他自己却老神在在地待在三山门的那几个门洞之中,岿然不动。
不过俞东来这个人很讲究,他知道自己没让几位通判老爷收到接任的钱,便在每年的节敬上格外在意。
原本是六百两一年的,在他手上活活涨到一千两,其中六百两纹丝不动,还是府衙里头头脑脑们分的,剩下四百两却是汪启德一个人的腰包。
所以他对俞东来这个人观感很好。
连带着对俞教诠这个人的观感也很好,他从吏房书办那里听到了,这个俞教诠就是俞东来的亲三叔。
俞家人办事,果然没有一个不在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