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七零之娇恋
本书标签: 穿越  原创日更金币  日更打赏     

遇见

七零之娇恋

你一言我一语的来到饭店的门口,一进去还是之前他们见过的那个服务员。

“为人民服务,你们要吃点什么?”

李予安懒得想,张口说了一句“主席万岁,我们要酸菜炖血肠,红烧鱼,鸡蛋炒辣椒,再来一个扣肉。”

一边的王若男听了反驳道“我们晚上回去还要炖排骨,少点些肉,天热来点素的吧。”

周玉晗点点头“嗯,来点清淡的吧。”

李予安想要吃肉,奈何两个女同志说要吃素,那就来个素的吧,对着服务员说“那就不要扣肉了,来个凉拌菜吧。”

照旧一人一碗米饭,两个男人又一个加了两个馒头,菜还没有上来,听见脚步声,几个人向门口看去。

李予泽看着进来的人眼眸有些发暗,进来的人看见他们也是一愣,还是王大嫂反应的快“你们也在这吃饭呢。”

周玉晗没想到在这也能遇见他们,在一想也对,带着女方出来,也不能吃带的饭吧,镇上就这么一家吃饭的地方,在这遇见也是正常的。

“王大嫂,赵大哥,小雨姐,你们也来吃饭,东西买完了吗?”

张小雨有些害羞的点点头,赵青林目光在周玉晗脸上扫过,没有说话,也跟着点点头。

一边的王大嫂一看接过了话“我们这是借了林子的光,要不然哪能来这吃,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

李予泽和李予安脑袋反应的都不慢,看向赵青林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只是种地可是没有票能来这吃饭的,看来赵青林也没有闲着啊,不过这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赵青林让王大嫂她们坐下,自己和服务员点了菜,期间眼神不由自主的飘向了坐在前面的周玉晗,瞬间又收了回来,谁也没有发现这一情况。

两个桌子相邻,周玉晗她们的菜先上来,王大嫂闻着香味感觉自己嘴里的口水开始多了起来。

从去年到今年收成都不错,但是谁家也不舍得浪费,人口多,做了肉一个人也分不到多少,在说家里也没有饭店做的这么香。

看着坐的四平八稳的赵青林,再看看一边沉默的不知道说话的小姑子,王大嫂心想这就是缘分吧。

平时很少和赵青林接触,只听说很能干,没想到来饭店吃饭也不犹豫,自己这个小姑子以后可是跟着享福了。

只是看着不太爱说话,当然这不算啥毛病,男人不用太会说,能干活就行,要是到那都那么能说,女人在家反而不放心了,只是看着旁边的两对,不知道为何总感觉她面前的这两个人生疏的好像陌生人,一想到两个人是因为什么才在一起的,也就觉得没什么问题了,唉,都是命。

饭店就两桌客人,上菜的速度不慢,没一会赵青林他们这桌也上来了。

赵青林不是个多话的人,张小雨也一样,王大嫂到是能说,只是现在顾不上,只是低头吃东西,就这还是克制着呢,就怕让赵青林看了笑话。

要说张家的条件不差,只是村里都人节约惯了,平时不说舍不得下馆子,就是打了野味也都是换粮食或者钱的时候多。

在一个家里毕竟没什么调料,又不舍得放油,做出来的菜也和饭店的比不了。

李予泽自从赵青林进来就没有说话,只是给周玉晗夹着她喜欢的菜。

“晗晗,你是打算学做饭吗?”

周玉晗把嘴里的鸡蛋吃进去,看着碗里上尖的菜,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要是村里同意我跟着去打猎,我就学习一下。”

感情这位还没有忘记打猎的事情呢,李予安同情的看了一眼他二哥,有这么一个闹腾的媳妇可不好整啊。

“你们这学习做饭还有条件的啊。”

还不是不可能的条件,李予安心想就是村里同意你们知青去,他二哥也说啥不会让去的,遭罪又危险的。

“那可不,不过,我还是会做一点吃的。”

这话一出李予安好奇的问“你会做什么菜,等啥时候有时间了,让我二哥给你烧火,你做来试一试。”

李予泽看了一眼李予安,对着吃着自己夹的菜的人柔声说“不做,你想吃什么告诉我,我做。”

周玉晗甜甜的一笑,小声的说“泽泽最好了。”

王若男看着自己的对象好奇小声的告诉他“晗晗只会做炒鸡蛋。”

李予安嘴快的问周玉晗“原来你只会做炒鸡蛋啊。”

周玉晗不高兴的说“那怎么了,你不也不会嘛”

李予安张张嘴,他还真不会。

周玉晗看着李予安的样子就知道他也不会,顿时笑了“你这可得和你二哥学,泽泽的饭做的可不错,你也不能以后就让男男给你做饭吧,那多伤手啊。”

王若男闻言看向李予安,李予安让看的心里直发毛,张口就说“我学,我肯定学,争取早日做出厨师的水平。”

另一桌吃饭的几个人把周玉晗她们的话听的清楚,王大嫂皱了皱眉头说“哪能让男人学做饭啊,这都是女人的活,女人洗衣做饭都是要会的。”

周玉晗虽然声音娇柔,但是性格可不娇弱,听了王大嫂的话微微一笑“主席都说了男女平等,女人能顶半边天,为什么女人能做饭男人不能做。”

“能做,晗晗想吃什么我都能做。”

李予安对他二哥的话没有惊讶,王大嫂看了好几眼,想到李家二小子的性格没有在往下说。

不由想着晚上回去要不然也让家里那口子做做饭,她也享受一把,一想到家里还是婆婆说的算,只能算了,要是真那么办了还不得挨骂啊。

赵青林眼睛的余光看到娇声和对面人说话的周玉晗,没拿筷子的手慢慢的收紧,心想我也愿意给你做饭的。

看着还要给自己夹菜的人,周玉晗一把拦住“我吃不完了。”

不是她每次想要剩下,真是这碗太大不说,李予泽还给自己夹了那么多的菜,真是吃不完。

李予泽看着她吃不下去,也没有勉强她,拿过她面前的碗,连菜带饭没一会就给解决了。

张小雨没有注意赵青林脸上的神情,羡慕的看着周玉晗,觉得她长的漂亮,说话声音也软绵绵的好听,就连到了村里也能找到对自己这么好的对象,可能她大嫂没有注意,她没少听家里的弟弟说起周知青和李予泽的事情。

说什么李家对周知青可好了,特别是他们泽哥,对周知青就像宝贝一样,她之前还不信,她的哥哥还有周边的男人就没有那样的,都是在外面干活,回家不干活,都让家里的媳妇干,看着周知青连剩饭都有人给吃,她真的特别羡慕,抬头看了一眼正在吃饭的赵青林,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有些难受,想想村里的人也都是这样过的,也就不在纠结了。

“泽泽,我们一会就回去吧,天太热了,忘了拿遮阳伞了,”看着外面的阳光周玉晗有些后悔没拿遮阳伞,空间有也不敢现在拿出来,当然在镇里也有些害怕,人多眼杂的人还是不惹麻烦的好。

李予泽看着那如玉一般洁白嫩滑的肌肤也怕太阳太大给晒伤了,暗道自己的不细心,满口的答应着。

王若男倒是还想逛逛,可是她觉得自己本来就没有周玉晗白,要是在晒下去和周玉晗站一起岂不是更没法看了。

就说“行啊,回去吧,也没什么买的了。”

隔壁桌的王大嫂一听就说“我们也买好了,一会一起走吧。”

吃过饭,一起往停车的地方走去,几个男人拿着东西,女人在前面空着手走着。

到了地方周玉晗就看着郑成军已经回来了和着一起的还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两个人一个怒气冲冲,一个面含苦涩的也不知道吃没吃饭,周玉晗和王若男没有明白怎么回事,现在也不好问,默默的上了车。

王大嫂嫁过来的年头不短了,对于村里的人没有不认识的一看见人,就知道是谁。

看着脸色不太好的郑翠儿关心的问“翠儿,你这是怎么了,回娘家还不高兴啊,你爹妈肯定都想你了,前几天还说起你呢。”

这时候周玉晗才知道这个女人可能就是郑成军嘴里的姐姐,他去看他姐姐没想到把人接回来了。

没想到王大嫂的话音刚落,郑翠儿的眼泪就就流出来了,王大嫂一看自己把人说哭了,有些慌了手脚。

“那个翠儿你别哭啊,这不是要回家了吗,是不是想家里,离的也不算太远,没事就回来看看。”

看着王大嫂和张小雨哄着郑翠儿,周玉晗感觉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要不然郑成军不会是这样的表情。

看着总是回头看姐姐的郑成军,周玉晗上前一点和郑翠儿打着招呼“翠儿姐,你好,我们是新来的知青,你家宝宝多大了。”

郑翠儿看着面前这个漂亮的知青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这姑娘也太白净了,这双大眼睛可真好看。

半天才说“你好,有三个月了,是个女儿”说完又有些就想要流眼泪。

看着又要哭的人,周玉晗多少有些明白,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女儿这。

王若男看着小小的孩子好奇的很,凑过来看着“翠儿姐,她好小,好可爱啊。”

郑翠儿长的好,五官清丽,杏眼迷人,就是看着气色不太好,怀里的孩子也随了她,虽然睡着没有看见眼睛,但是也能看出来是个白嫩可爱的宝宝。

周玉晗的手有些蠢蠢欲动,她想摸摸,太可爱了,肯定是软软的。

旁边的人看着孩子睡觉说话没敢大声,王大嫂看着周玉晗的样子笑着说“周知青很喜欢孩子,以后结婚了,你的孩子肯定也随你漂亮着呢。”

现代人这样的话周玉晗听的多了,到是没有什么害羞,只是盯着孩子的小脸说“那可一定是个姑娘,多可爱软软甜甜的。”

李予泽听了眼里闪过一抹浓浓的愉悦,心里忍不住的想,姑娘好啊,儿子也不错最好能一样一个。

也就是周玉晗没有读心术要不然指定和李予泽急,你当我猪啊,还给我安排上了,你咋不自己生呢。

张小雨和王若男对着这个话题有些害羞,王大嫂一听笑了,这周知青还是不懂,虽然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但是还是得生儿子啊,生了儿子在婆家才有地位。

郑翠儿挺喜欢这两个女知青的,都是女人她本着好心的提醒道。

“还是要生儿子,周知青女人还是得有儿子,这样日子才好过。”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泪又流了出来。

王若男是个急性子,刚要说什么就感觉自己的手被拽了一下,到嘴边的话又憋了回去。

回头看了一眼拉住自己的李予安,看着他眼里的意思是不让她说了,知道可能有什么隐情,悄悄的转过头不在说话。

周玉晗没有注意到王若男两个人的动作,看着流泪的郑翠儿,笑了,声音软糯但是内容可不软,话一出口车上的人都是一愣。

“女儿怎么了,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婆家不喜欢丈夫也不喜欢那离婚就是了。”

李予安多少看出来一点,就怕自己的对象说出什么让郑翠儿心里难受,毕竟是郑成军的姐姐,没出嫁的时候对着他们都很好,就跟他们自己的姐姐一样,当然他没有亲姐姐。

谁知道未来的二嫂比自己对象可是厉害多了,上来就跟人说过得不好离婚就是了,想让二哥管管吧,一看又低下了头,那一脸宠溺纵容的人肯定不是他那冷漠无情的二哥。

上一章 镇上 七零之娇恋最新章节 下一章 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