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3通用机枪由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所生产的弹链供弹的一款通用机枪,其制造原型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7.92 x 57mm MG42通用机枪为蓝本制造,后改为北约统一标准口径7.62 x 51mm,MG3通用机枪也由此正式诞生,成为联邦德国国防军及后来的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标准通用机枪。
发展历史:
在1956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重新组建武装力量,称为联邦德国国防军。当时东、西德的武器装备很自然地分属北约华约两个集团,所以轻武器的口径是打算要在军事集团内通用的。然而由于当时德国军工业还没有恢复过来,还没有能力马上研制和生产新武器,所以西德军队便在当年的11月从比利时FN公司订购了一批FAL步枪,并命名为G1。此举只是临时应急,将来的计划还是要实现轻武器国产化,所以在1958年西德军队选中了HK公司生产的G3步枪,而至于机枪则是选择了改为北约标准口径的MG42。
第一种发射7.62×51mm北约标准弹的MG42由莱茵金属公司按照二战时MG42的实测图纸生产,仅仅是改变口径这种机枪被命名为MG1。此后不久,MG1机枪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对枪管镀铬,并改进瞄具以适应新口径的弹道特性这种改进型号被命名为MG1A1(也称为MG42/58),MG3机枪
对MG1A1的进一步改进是MG1A2(也称为MG42/59)包括采用较重的枪机(由原来的550克增加到950克)和一个新的缓冲器,并改进供弹机构,以便能同时使用德国的DM1不可散弹链和美国M13可散弹链,此外还有加宽了抛壳口,又对枪管助退器及枪管护筒稍作改进。
MG1A3是对MG1A2的许多主要部件作了一些微小的改进,如瞄准具、两脚架、供弹机、击发和发射机构等还加了一个圆形枪口罩。
此外还有MG1A4和MG1A5,前者是MG1的车载型,后者是MG1A3的车载型。
在改进MG1系列的同时,莱茵金属公司还把一些战时生产的7.92mm口径MG42机枪转换成7.62x51mm北约标准口径,这些旧机枪被定型为MG2并重新服役,
到了1968年,MG3正式推出并投入生产。MG3是MG1A3的改进型主要是改进供弹机构,增加高射瞄具,和采用了一个新的弹链盒。此外还有车载型的MG3A1。
在1970年左右,莱茵金属公司还推出了一种减轻重量的MG3E改进型机枪(减轻了1.5kg),参加北约轻武器选型试验。
MG3及其衍生型在30多个国家的武装部队使用。获得许可生产的有意大利和西班牙(仿MG42/59型),巴基斯坦(仿MG1A3型),以及瑞士、希腊、伊朗、苏丹和土耳其(仿MG3型)。奥地利的MG74型比较特殊,不是直接仿制MG3系列,而是奥地利人自己在MG42/MG3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特点是具有快慢机允许半自动射击又有不同重量的枪机改变射速,从850发/分~1600发/分,聚合物枪托和握把通常为深绿色口径为7.62×51mm北约标准弹。还有葡萄牙、丹麦、爱沙尼亚等多个国家是从德国或其他国家购买的,
最早期的MG3是按德国联邦国防军的要求,由莱茵金属在1958年以二战中德国的MG42为蓝本,改为7.62×51 NATO口径作生产的版本,名为MG1,其后再将瞄准具修改以合乎7.62×51 NATO子弹的弹道及改用镀铬枪管命名为MG1A1(又名MG42/58)。MG1A1的改良版本为1959年的MG1A2(MG42/59),主要改为较重的击锤(950克,原为550克)、加入新式环形缓冲器以对应美国的M13弹链及DM1弹链再后来的又加入了枪口制退装置、改良两脚架及击锤,命名为MG1A3。而以沿用的MG42直接改装成7.62×51 NATO的版本名为MG2。
至1968年,MG3正式进行生产,相比MG1A3,MG3改良了供弹系统的运作使其可同时使用当时美军制式的可分离式金属弹链M13与德军制式的连结式金属弹链DM11,亦加入了防空用的瞄准照门,部份零件仍可与原MG42互换MG3在超过30个国家使用,合法授权生产的包括意大利、西班牙(MG42/59)、巴基斯坦(MG1A3)、希腊、伊朗、苏丹及土耳其。
所以说mg 3通用机枪,是一把非常厉害而且从二战放到现在,也是一把非常不错的机枪,也可以跟现在的机枪对比,也是丝毫不落后,所以说这把机枪的性能也很优越其他方面也跟现代机枪有力量争取,这把枪可是当时纳粹德国的标配武器,一人一把mg 3横扫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