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这日早朝就收到边关的急报,说灰国大军似有异动,要朝廷派兵增援,以防不测。
这是李文总兵的告急文书。
其实,从接到挑战书信时,无尘与梅良已经商议调兵遣将之事了,粮草也正在准备之中。
众大臣一一附议,大部分人还是主战的。
毕竟10几年前无尘把灰国打得落花流水,如今天朝在若帝和无尘的治理之下,国力也蒸蒸日上,兵强马壮,根本无需怕手下败将灰国。
可是,由谁挂帅出征大臣们整体成分成两派。
一派举荐今科武状元周宁挂帅,理由是堂堂武状元正该为国效力。
而另一派则举荐总兵李文之子,李天秀,这小子虽然没有功名在身,可是武艺高强,熟读兵书,身名在外,都说虎门犬子。
再说,由儿子带兵去帮助老子天经地义。
双方争执不下。
梅良提议,不如召他们两位当殿比武验策略,谁胜了就挂帅,输了当先锋。
无尘觉得有道理,百官也无反对意见的。
于是,内侍就传召武状元周宁和李天秀上殿。
两人来到金銮殿,齐齐跪拜天子。
若帝让他们平身抬头。
说将起来,若帝还是第一次见到武状元周宁,因为那时他正在永州呢。
只见他身高七尺,虎背熊腰,一看就是习武之人,那脸色都是黝黑的,可见不少晒太阳,五官倒是英挺,可惜黑了点。
而李天秀虽然一看也是个练武之人,可却生得白净斯文,风度翩翩。
跟他的名字天秀特别相称。
若帝看到这两个年轻人都是20岁上下的年纪,不禁心中欢喜。
为了看看他们的真才实学,便让他们当殿比武。
周宁领旨,可李天秀却重又跪下,说不需要比武,他愿意当先锋,让周状元挂帅。
无尘以为他是谦虚,便鼓励他一试。
周宁也在一边说愿意领教。
天秀有点难为情地说,自己无意功名利禄,不然不久前的科考,他也不会不来参考的。
若帝更加不明白了,既然为官家子弟,仅如此不把当官看作一回事么?
“草民死罪,家父本不许我习武,只因我幼年生了大病,后来才习武强身健体的。”
这就更加奇怪了啊,百官议论纷纷,而若帝望向梅良,见他也不甚了解。
无奈又问李总兵为何不肯让他习武。
天秀见天子动问,无奈只得说了实话。
他生于父亲高中前一年,夫妻恩爱,孩子乖巧,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好景不长,自从父亲中了武榜眼就开始到处带兵作战,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而母亲还常常需要担心父亲的安危。
若是久未收到父亲的书信,母亲就会坐立不安的。
从他8岁那年,父亲被调到边关做总兵,母亲就没有睡过安稳觉。
临行前父亲交代8岁的他,千万别习武,也别考取功名,做个安分的读书人就好,好好孝顺母亲。
可是,他自幼就喜欢舞刀弄枪,知道父母不让他习武,他就偷偷地练。
可是,父亲临行之言,他自然是要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