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周淑华在看完今日报纸的时候,不似往日那么轻松,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透过明镜的窗户,她看着屋外房檐上挂着的红灯笼,整个洋溢着一派热闹准备过新年的氛围。搁下手里的报纸,她不禁叹了口气。
“怎么了,淑华。为什么叹气。”躺在床上的郑新民不解的望着妻子。那是一个面色苍白,身形有些瘦弱的青年,大约二十多岁,因为生病,本来清俊儒雅的面容因为生病很是憔悴。
周淑华回过头来,望着丈夫,说道:“报纸上说政府发表了联合抗日宣言,要正式对日本人开战了。”郑新民听了之后,也是眉头一紧,说道:“日本人可恶,到处作恶,祸害老百姓。要打仗了,可是苦了咱们这些平民百姓了。”周淑华坐到床边,小声在他耳边说道:“新民,我怕要真是打仗了,咱们家里的生意肯定会受影响。而且也不知道会打多久,我想把手里的田地都卖了,换成银元或着金条。你觉得怎么样?”
郑新民望着她,静静的想了一会儿, 拉着她的手说道:“哪里要小心成这样。咱们家世代经商,颇有家底,哪里到这个份上。”周淑华白了他一眼,说道: "郑家家大业大的,人也多,多少人都盯着这份产业呢。远的族人不说,就说近的,咱爸和几位叔叔伯伯这些年,就没少闹过。还有你那个面慈心狠的继母,一心想为你那几位弟弟争家产呢。到时候,能落我们手上几分。”周淑华见他神色有几分松动,继续说道: "就当我胆小怕事好了,我可得为我们的轩哥儿留点。”。
郑新民听到妻子说起儿子,也就同意了,点点头说道:“行,就依你。明天我让李叔把咱们手头上的田地都卖了。”周淑华听到后,很是高兴,搂着丈夫,小声说道:“新民,你听我的就对了,肯定没错。”郑新民看着转忧为喜的妻子,一脸惭愧的说道:“淑华,咱们这个家多亏有了你。只是,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几时,轩儿以后海要多靠你这个母亲了。”
郑家是浙省泰顺县-户富庶生意人家,浙省商人从古至今都善于经营生意,历史上出过的有名大商人很多,而且有很多商帮,有湖州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这些商人形成一个个小的帮派组织,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迅速崛起,积累了大笔财富。郑家只是众多商帮中的一员,主要经营布匹绸缎生意。郑家当家人是郑老太爷,他今年七十五岁,发妻去世后,身边纳了个陈姨太。
郑老太爷育有三子,长子郑伯安,发妻李氏去世后,又续娶了他的表妹邹氏,郑新民是他和第一人妻子生的,后来他又有了次子郑新慧,长女郑静姝,三子郑新良。郑新民是郑家的长房长孙,奈何自幼体弱多病,长到十八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西医中医看了无数,奈何都没看好,还差点去阎王殿里报道。郑老太爷无法,找了算命先生给算了一卦,算命的说得找个八字与他相合的女子成婚,冲冲喜,他的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