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注释
⑴召(shào)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召南指周朝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蘋(pín):又称四叶菜、田字草,蘋科,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
⑵于以:犹言“于何”,在何处。
⑶滨:水边。
⑷藻: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说水豆。
⑸行(xíng)潦(lǎ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毛传》:“行潦,流潦也。”
⑹筥(jǔ):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⑺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传》:“亨也。”按即烹。
⑻錡(qí):三足锅。釜: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
⑼奠:放置。
⑽宗室:宗庙、祠堂。《毛传》:“大宗之庙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牖(yǒu):窗户。
⑾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毛传》:“尸,主。齐,敬。季,少也。”
⑿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玉篇》引《诗》作“䶒”,美好。季:少、小。[2][3][4][5]
白话译文
逐句
全译
哪儿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脚錡与无足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这次谁来做主祭?恭敬虔诚待嫁女。[4][5]
创作背景
《召南·采蘋》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祖的诗。《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召南·采蘩》《大雅·行苇》《大雅·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宗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诗序》云:“《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
词句注释
⑴召(shào)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召南指周朝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蘋(pín):又称四叶菜、田字草,蘋科,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
⑵于以:犹言“于何”,在何处。
⑶滨:水边。
⑷藻: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说水豆。
⑸行(xíng)潦(lǎ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毛传》:“行潦,流潦也。”
⑹筥(jǔ):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⑺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传》:“亨也。”按即烹。
⑻錡(qí):三足锅。釜: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
⑼奠:放置。
⑽宗室:宗庙、祠堂。《毛传》:“大宗之庙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牖(yǒu):窗户。
⑾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毛传》:“尸,主。齐,敬。季,少也。”
⑿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玉篇》引《诗》作“䶒”,美好。季:少、小。[2][3][4][5]
白话译文
逐句
全译
哪儿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脚錡与无足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这次谁来做主祭?恭敬虔诚待嫁女。[4][5]
创作背景
《召南·采蘋》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祖的诗。《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召南·采蘩》《大雅·行苇》《大雅·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根据《礼记·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宗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诗序》云:“《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