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不过刚过晌午。赵翠兰早已做好了饭,只等儿子儿媳回来一起用。
“这方子如何?”看到提着好些东西归来的燕希禾和向暖,赵翠兰问道。说着,还准备接过他们二人手上的东西。
燕希禾与向暖自是不肯让家中老母再提重物。只是将东西放在院子里的泥板路上,然后再走到门前左右看看,看附近无人忙关上大门,朝着赵翠兰伸出五个手指头。
“5两?”赵翠兰开口问。
“娘,是五十两啊!五十两银子!”燕希禾激动地说着。声音也不由自主放大了几分。
“你小点声。”赵翠兰扯了扯儿子的衣袖。生怕自己听错,有些不确定地又问了一遍“真的是五十两?”
燕希禾此时已经高兴得合不拢嘴,向暖也笑着走过来,“娘,真的是五十两银子。您看。”
说着,解下衣服上挂着的荷包,又从袖口处拿出一个荷包。燕希禾见状,也是从袖子里,腰间解下荷包。拿出给赵翠兰。
这也是他们二人商量好的,钱要分开放,免得被歹人偷了去。哪怕听起来有些好笑,但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面子和里子相比,还是里子更加重要。
赵翠兰见状,忙把他们二人拉进里屋,还吩咐燕希芊关好门窗,才让向暖和燕希禾把钱拿出来。
看着眼前一个个白花花的银子,赵翠兰忍不住红了眼眶,眸中微微湿润。
“好,好。小暖,这都是靠你啊,多亏了你啊。都是你给咱们家带来的啊。”赵翠兰紧紧地拉着向暖的手,说着说着,竟哭了出来。
“娘,这是我应该的。我既嫁过来,就是咱们家的人了。”
这话,是真心话。这几日燕家人对她如何她心里明白。若说刚开始两天她还抱有试探的态度,那现在她就是把燕家人当做了家人。至于舅舅家,三日她没回门都没来人问,既没将她当家人,那她也不必拿他们当做家人。
“娘,日子会越来越好的。”燕希禾说着。
燕希芊见此,也安慰道“娘,不哭了。”
“嗯,不哭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你们爹也会保佑咱们的。”赵翠兰说着,用帕子擦了擦眼角。
向暖数了数拿出的银子,装到一个木头匣子里,推给赵翠兰“娘,这是这几日挣的银子,除却今天我们买的那些东西花的钱,带上咱们前两日卖知了的钱,还剩48两32文。您拿着。”
这是在古代,挣得钱是要交到公中的。向暖明白这个道理,也将钱推给赵翠兰。
“你这孩子是做什么?这是你们挣得钱,你们拿着。”赵翠兰又将银子推过来。
“娘给你你就拿着吧。”燕希禾对向暖说着。
向暖见状,点头应下。又拿出五两给赵翠兰留着,拿出10文给燕希芊做零花。
燕希芊高兴地拿着铜钱,装到自己的荷包里,这是她的第一笔零花钱,想要好好存着。向暖看着她笑了,哪怕再懂事,也不过是一个才八岁的孩子。
吃过午饭,燕希禾在一个箱子里拿出几本书,书页也有泛黄,但纸张却很平整,并无折痕。洗过手,才拿着书找向暖。
“暖暖,你不是要识字吗?”向暖正在处理买回来的猪肉,看到燕希禾拿着一本书走过来。
“快去洗手,洗过手我教你识字。”
“读书前一点要先净手。”
向暖看着燕希禾神采奕奕地说着,愣了片刻,忙应了一声,去洗手。她才意识到,书本对于农家子来说是有多么珍贵。
燕希禾拿的是《三字经》。向暖看着燕希禾拉着自己走到院子中,拿着一根木棍,翻开书。书中全是密密麻麻的标注。
“笔墨太贵,咱们先用这个练吧。待日后挣得钱多些,再用笔墨好吗?”
向暖应了一声。
“第一句话三个字是人之初。意思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第一个字读人。一左一右就跟咱们两条腿一样……”
他讲的很认真,声音特别轻。认真读着每一个字,努力将每一个字做出最好的解释。
向暖跟着他一起读,哪怕已经会背了,但还是如同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一般,跟着老师认真读每一个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燕希禾将木棍掰成笔的长度,握着向暖的手在地上一笔一划写着。
午后的阳光照在二人身上,暖洋洋地,在地上映出二人的倒影。
“暖暖,一定要记着练习。”
“嗯,一定会的。”向暖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