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到了…”周瑜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一路够远的……”
“唉,先进去坐下休息会儿吧。”诸葛亮显然也好不到哪去。
两人用完午饭已是日昳时分。彼时日蔽云中,周瑜提议马上下山,否则下午恐怕又是烈日当空,寸步难行了。
“走吧。”诸葛亮起身,却见周瑜正用手机看着什么。“看什么呢?再不走来不及了,待会儿太阳出来了就下不去了。”
“知道了。”周瑜不舍地收起手机,“我一直在学古琴,这几天出来不能练,怕新学的曲子生疏了,所以在看琴谱回忆指法。”
“你也在学古琴?”诸葛亮略有些惊讶。
“嗯,我从小就很喜欢弹古琴。”周瑜反问,“难道你也会弹古琴?”
“也算不上会,略有研究。”
“欸,你说略有研究绝对是会弹了吧。”
“真不是。”诸葛亮摆手,“走了。”
周瑜还想再问,看着诸葛亮若有所思的样子,又不好开口,只能默默跟在他后面。
“你累不累?”诸葛亮突然问。
“啊?”周瑜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好,刚刚休息完不是很累。怎么了吗?”
“时机未到,不可说。”诸葛亮神秘地答道。
周瑜在“诸葛亮到底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的困扰下煎熬了一个半个小时。山势再次陡峭,开始有向上的趋势。
“这里越来越陡了,是要登顶了吗?”周瑜抬头看去,栈道急转,随即在一个平台停下,“这是…光明顶!”
“对,终于到了啊。”诸葛亮感叹,“我也算是突破极限了。你去看看吧,我还是免了。”
“一起看嘛,反正又不会掉下去。”周瑜试图说服他,“千难万险都闯过了,还怕这一下?更何况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就像你说的,这么远来了,不看后悔一辈子啊!”
“一辈子还长。”诸葛亮笑道,“以后我不恐高了再和你一起来。”
“那你这一次不看,我以后就不陪你来!”周瑜不依不饶。
“好。”出乎意料地,诸葛亮闻言马上同意了,“那说好了,以后再一起来这里。”
“欸?还当真了…”周瑜有些忍俊不禁,“好嘛,陪你来就是了。”
两人一同登上光明顶,也是黄山最高的观景台。游人还不多,都围在栏杆旁,看向苍茫天地间巍然耸立的群山云雾缭绕,试问此番美景,孰能不心潮澎湃,为之一振?来到光明顶的人,都会感到心中的后悔、不甘、恚恨一扫而空,这是黄山,亦是华夏大地的力量,千百年来依旧激荡着人心。
“当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周瑜慨然,“虽不是描写黄山的诗句,用在这里却也贴切。”
“这里…确实有非同凡响的力量啊。”诸葛亮望向无边的茫茫云海,“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在这里倒没有害怕的理由了。”
“正好带了相机,这景致必须拍下来好好珍藏。”周瑜说罢拿起相机,“诸葛亮你要不要拍一张?这里取景很好看。”
“还是算了。站在这里还是…不太行。”诸葛亮无奈地回答,“还是你拍吧。我就算了。”
“唉,太可惜了。”周瑜调试着光线,“你这恐高症得尽快克服。”
“嗯。你拍吧。”诸葛亮为了防止周瑜再次心血来潮拉着自己拍几张,赶紧结束话题。
——————
在周瑜拍了不下二十张角度各异的照片后,终于同意下山。
“今天真的超过瘾!你这地方选对了!”周瑜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呐,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你开心就好。”诸葛亮选择用最简短的语言回答,“没什么计划,该回去了。我觉得住在外面不划算,所以还是回去住吧。这里到市区还远,要加快速度了。”
“没什么计划了啊。”周瑜打个呵欠,“欸,前面是岔路口,走哪边啊?”
“这边。”
还有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周瑜无聊,便和诸葛亮闲聊起来:“诸葛亮,你说我喜欢古琴,是不是跟上一世有关啊?你记得上一世我喜不喜欢弹古琴吗?”
“记得啊。你当然喜欢弹古琴,还喜欢给别人挑错。”诸葛亮打趣地说,“‘曲有误,周郎顾’这句话就是在说你。”
“果然!”周瑜颇为得意,“也就是说我这一世也是古琴大家了!”
“到了。”诸葛亮突兀地说。
“到哪了?不是下山了吗?”周瑜问。
“竖琴松。”
“欸?黄山十大奇松之一吗?”
“对啊。专门换了路线就是要来这里哦,公瑾。”
“这松树好像一把竖琴!所以你是特意带我来看这个的?”周瑜有些惊喜,诸葛亮真的很细心啊。
“来,我帮你和你的琴拍张合照。”诸葛亮接过周瑜的相机,“虽然没有人弹这把琴,但是公瑾还要来看看啊。”
“哈哈,诸葛亮你快点啦!”
“一…二…三…”
咔嚓。
竖琴松记得,那天有个孩子在它身旁与它合影,笑得那么灿烂。
竖琴松还记得,他们约好以后还要一起来黄山,共看这万丈红霞,共品这尘世浮华,踏遍千山,为知己纵意而歌。
【烟雨江南-黄山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