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在给同治帝洗澡的时候,发现他瘦如骷髅,肩背等处有很多斑疹,同治帝当即宣太医李德立,李德立看后,心里一惊。根据李德立的经验,这斑疹可能就是梅毒疹。
可是,如何告知皇上患上了此病,成为了李德立的烦恼,一时间,他拿不准主意,生怕自己看花了眼。于是,他便又请求邀请同僚一起来前来问诊。
两人仔细查看后,都表示确定,这就是梅毒疹。
慈禧此时看见两个太医支支吾吾,大致也明白了,同治的病不宜见人。
于是,慈禧辞退周围的人,询问太医。
当听到太医回复,说同治皇帝所患的是梅毒icon时,一时生气,考虑到皇家的尊严,于是,命令两个太医按照天花的方法治疗。
药不对症,仅仅半年后19岁的同治就病逝了。
也许就连同治皇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体作患何病,更不清楚自己的母亲,为了所谓的身誉,居然不顾自己的生命。
其实,母子二人走到今天,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慈禧知道,要想在宫内立足并不简单。于是,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同治身上,在同治开始学习的时候,慈禧要求老师对他严加看管。
不仅没有休息时间,甚至对他的日常行为举止也多有干涉。
对于年轻的同治而言,摆脱母亲的束缚,其实是他最大的心愿。
后来,同治当了皇上,因为年龄小,只能靠着慈禧垂帘听政,政治上自己没有话语权,就连自己想要迎娶谁,也都没有自由。
1872年,同治皇帝选拔皇后,母亲看重的儿媳妇是富察氏,但同治皇帝却不认可,他更偏爱于阿鲁特氏。
恰好当时慈安太后对阿鲁特氏很是满意,慈禧只好作罢。
本以为同治皇帝只是跟自己唱反调,选了自己不喜欢的皇后罢了。没想到,婚后,同治皇帝整天和阿鲁特氏待在一起。
为此,慈禧很是生气。她开始见缝插针地刁难阿鲁特氏,每次请安都会故意指责阿鲁特氏,甚至想出各种办法不让两人见面。
可越是如此,同治皇帝越是疼爱自己的妻子。
阿鲁特氏明白,自己不招慈禧喜欢,是因为外公和几个大臣当时联合起来,妄图把控朝政。
因此,慈禧对阿鲁特氏很是针对。
阿鲁特氏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最后,只能选择避而不见同治皇帝。
一心郁闷的皇帝,面对强势的母亲,知道自己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权利。
为此,他选择了消极抵抗,他开始拒绝与任何后妃们共处,同时,还假扮成贵公子模样,偷偷溜出宫,在宫外寻花问柳。
越是规矩以外的事情,越是让同治上瘾。
外面的自由,让同治很是放松,但为了避免身份暴露,同治皇帝只敢去那些偏僻的地方寻欢作乐。
而越是偏僻的地方,未知的危险也就越多。
同治皇帝的出手阔绰,让青楼女子很受欢迎,在这个地方,同治皇帝将自己的空虚和压抑都释放在这里。
然而,却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给了同治皇帝一记重击,刚开始同治皇帝以为自己只是感冒,因此也并不在意。
可是,没多久,同治皇帝发现自己的脸部和背部开始出现了红色的斑点,他知道自己可能染上了梅毒,但他不敢确定,只能招来太医查看。
当得知自己真的是患上了梅毒,同治皇帝很是绝望,对于年少的他,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反对自己母亲,却没有想到将自己一步一步推向深渊。
阿鲁特氏知道后,偷偷跑来看了同治皇帝,却没想到又被慈禧找到了借口,她声称,皇上身体都到了如此地步,皇后居然还来勾引皇上,着实不妥。
一时之间,阿鲁特氏也是无言以对。后来同治皇帝病逝,慈禧更命令阿鲁特氏陪葬。
阿鲁特氏,深知自己躲不过。在同治皇帝去世的第二天,慈禧就派人给阿鲁特氏送去一定锭金子,阿鲁特氏也只能含泪选择吞金而亡。
其实对于慈禧而言,只要她多一点对同治皇帝的关注,恐怕都不会造成这出悲剧,但是,对于慈禧而言,儿子的性命又哪有权力来的诱人呢?
倘若儿子一天不理朝政,自己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理一切,因此,何乐而不为呢?同治皇帝去世,只要不影响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怕是慈禧太后也不会太悲伤了。
只是可怜了同治皇帝和阿鲁特氏,明明只是两个互相心动的孩子,却因为身在帝王家,没有办法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这其中的悲哀,恐怕只能在宫廷之人才能有所体会吧。
19岁的同治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充满着压迫与反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