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悲剧,真真切切的悲剧。小说真实地记述了北平老城里令人唏嘘不已的一幕幕。
祥子是小说的主人公,这个破产农民,进城后当了人力车夫,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洋车!这时的他就像参天直立的大树,欣欣向荣的春天一到,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欢歌,“他的生活越来越起劲了”。但是好梦易醒,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孙侦探敲诈走了他积攒的钱;用虎妞的积蓄买的车,很快又卖掉来料理虎妞的丧事。打击接踵而来,他的梦想遥不可及。后来,他喜爱的小福子也自杀了,这破灭了他对生活的最后一丝幻想。原来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车轮碾压得体无完肤,他万念俱灰。他从热爱拉车到讨厌拉车;从真诚朴实到厚颜无耻;从上进好强到自甘堕落;最后完全蜕变成了一个没有了灵魂的行尸走肉,一个游离在人间的“鬼”。
从在学堂读书到在学校教书,我已经无数次地拜读《骆驼祥子》,每一次都有更深的认识,更痛的感悟。多么希望即使命运从不发芽,祥子也不惋惜一次次的播种;即使花朵永不结果,他也不遗憾一次次的凋落。可祥子做不到,他的命运三部曲是“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他曾经不屈于生活的压迫、有梦想、有同情心、吃苦耐劳、真诚善良,但他在现实面前却走不通,不管他多么努力要挣脱贫苦,却事与愿违,生活像一个深深的泥潭,祥子像掉进泥潭的可怜虫,他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走出困境,只能一点点下沉,最终被厚厚的污泥封顶。他曾经是那么可爱!站在车前,“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他就是那么的执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他就是那么的有生活追求;“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就是那么的吃苦耐劳。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没能摆脱失败的命运。他曾相信个人的能力,对生活充满希望,但生活回馈他的总是失望、绝望。生活就是这样折磨着祥子,经历过徒然的挣扎后,他屈服了。他知道了要强和拼搏的苍白!正如在生死线上挣扎的老马说的:“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的确,想凭个人的努力拼出一个理想前程是完全不可能的。祥子的心中曾经有一座山,使祥子总想往高处爬,总有个奋斗的方向,总能在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哪怕为此付出再多的苦力,作出再大的代价,他都不觉得苦。可是这希望被现实击得粉碎,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拼尽全力之后却发现前方的道路已经封锁,自己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失败的境地。于是祥子完全堕落了,成了一具没有任何思想的行尸走肉,由“人”终于变成了“鬼”!
每一次掩卷叹息,我都感慨万千。前一段时间我再次捧读这部小说,好友的话让我吃了一惊。她沉重地对我说:“又看《骆驼祥子》,你不添堵呀?他不就是我们这些寒门弟子的写照吗?你看看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瑟缩的大学生,卑微的农民工不就今天的祥子吗?”这话着实让我吃惊,怎么能这样认识呢?的确,很多贫困的大学生难找工作,成了不容置喙的热点;很多农民工奋斗二十年也达不到别人的起点,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我不辞辛苦奋斗二十年,就是为了来到你一出生就生活在这儿的城市”;也有人感叹不管是靠双手打拼的农民工还是用智慧敲开了象牙塔之门的贫困大学生,不正像生活在今天为生活苦苦打拼的骆驼祥子吗?近期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让多少人点赞不已,附和一片。可是我却一点也不这样认为。如果我们觉得当今寒门像祥子,这只能说明我们没能体会祥子的无奈与绝望,也没能看清今天的现实与机遇。祥子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祥子确有可爱积极向上的一面,但祥子性格中的消极因素也在牵制着祥子的命运。他从不与别的车夫接触交流,可见他的狭隘;对世事不问不闻,看不清形势,可见他的保守;看到别人喝酒吃烟跑土窑子,受了委屈的他很羡慕,可见他的意志不坚定;遭到孙侦探威胁恐吓时,他不敢反抗呼救可见他的懦弱。祥子思想和性格上的缺陷注定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我们寒门子弟可以吸取他的教训,避免有这样的性格弱点。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有这样的文学形象给我们以警示,我们不是可以更好地完善自我吗?这不就能奠定我们成功的基础吗?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骄傲地说我一定能成功!哪怕我们地位卑微,身份渺小,这丝毫阻碍不了我们成功。我们坚信:路长长不过脚,山高高不过人,只要不停地翻越就能找到山那边的海;只要不停地前行,就不怕脚印被风雪掩埋。
何况祥子悲剧的根源是当时腐朽黑暗的旧社会制度。为了实现理想,祥子真的很卖命,他与严酷的生存环境搏斗着,但环境最终将他和他卑微的理想一同碾碎。抢他车的大兵、诈他钱的孙侦探使祥子回到一贫如洗的当初。这还不算灭顶之灾,粗野有心计有剥削意识的虎妞控制着祥子;身边的车夫吃喝嫖赌影响着祥子,时时引诱他“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社会的蛀虫打击着他,如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酗酒卖女的二强子,爱钱苛刻的刘四,勾引欺骗他的虎妞……在精神方面现实环境对祥子的摧残无疑更加残酷。而我们生活的今天,法制日益完善,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在党旗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中华儿女都在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祥子生活的污浊的旧社会哪里可以与今天的风清气正同日而语?今天只要我们努力,成才的土壤是那么肥沃,周围的环境是那样清爽,身边的人们是那样的奋进。不消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赤贫如洗,不消说前总理温家宝出身贫寒,不消说财富神话马云白手起家,单说与我们年龄相差无几走向演说家舞台的刘媛媛,她是名副其实的寒门吧?她说“我们家就没有门”,她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正走在理想之路上吗?报纸上不是报道,17岁的崔庆涛接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正和父母在建筑工地上拌砂浆,难道他不是真正的寒门吗?但锦绣前程不是在他面前铺展开来了吗?是的,作为寒门子弟,我们的起点少了一些物质基础,少了一些提携帮助,前行的路肯定会艰难一些,辛苦一些,对我们来说,人生的海里也许不只是美丽的浪花,不只是扬起的风帆,更多的是惊涛骇浪,更多的是逆风起航,它没有一落地就口含金钥匙之人面前的柔美与浅显,它甚至有些残忍与深不可测。但恰恰因为如此,我们的人生才更精彩!没有白雪的考验,怎见红梅的刚强?没有寒霜的见证,怎见青松的坚毅?没有严寒的衬托,怎见迎春花的勇敢 ?拥抱理想的骄子,就不应该做河底光滑的的石子,任时光如水从身上奔流而过;就不应该做园中婆娑披拂的垂柳,任枝条妩媚不留一点铮铮铁骨的尊严。我们就要做那绝巘上的怪柏,经风历雨,绝地求生,根深深地扎进坚硬的岩石,枝高高地伸进广阔的苍穹,一树浓绿一树坚韧,每片叶子都宣告骄傲的言语!
今天的我们要想攀上人生的高峰,就要不畏云雾缠绕。不要因为灯红酒绿的诱惑而误入深渊,不要在享乐的温室里徘徊辗转。人生如路,不管前方是一马平川还是沼泽险滩,既然踏上征程,我们就要义无反顾,一路向前!我们与祥子不一样,不能被他的人生怪圈吓着了,我们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奋斗就能生长的土壤,拼搏就能成功的天空,莫把寒门比祥子,我们要做永远的长跑者,努力跑赢属于自己的锦绣前程吧!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者丹尼尔笛福在1719年4月出品的,我深深地被主人公鲁滨逊所吸引。
鲁滨逊在商人家庭中出生,瞒着父亲出海远航,谁知途中遇到风暴,只有鲁滨逊幸存。他漂流到一个孤岛上,建起了房子,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做起生意,成为富翁。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一个人有自己的梦想和坚定的意志,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的,你只要坚持不懈、奋不顾身,终会取得成功。鲁滨逊之所以能够逃出孤岛,是因为他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顽强生存,没有丧失理智。面对大自然的危险,野人的考验…… 他英勇对抗,不气不馁,终于成为成功者。鲁滨逊在生命的道路中向前奔驰,面对危险的境地,有着顽强不屈的斗志。
对照鲁滨逊,想想自己有温暖的床睡,有好吃的食物。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那里人山人海,没几分钟,我和妈妈走散了。我左顾右盼,心里紧张极了,但是脸上不敢流露出一点点慌张。分分秒秒地过去了,真是度日如年。等了好一会儿妈妈还没过来,我禁不住地害怕,仔细观察周围的阿姨们,几次鼓起勇气想找个面善的带小宝宝的阿姨借电话,在周围蹭了一会儿,也没敢开口,最后终于一位阿姨朝我笑笑,我赶紧问这位阿姨借了电话,找到妈妈。妈妈说总共丢了3分钟,可我觉得好漫长啊!比起故事中的鲁滨逊,我这点小小的挫折微乎其微,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坎坷。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当看到年轻人们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来回奔波,就会让我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每当我经受不住挫折而落泪时,会想起鲁滨逊,他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不懈努力,战胜困难,向着我的理想前进。
《朝花夕拾》读后感
记忆中的他。
小时候,傍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池塘边,看着蓝天上悠悠的白云,看着匆匆回巢的鸟儿,是多么的无趣!无聊的撇撇嘴,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大摇大摆地回家了。可惜在走的那一刻,天被渲染上了火红的色彩,夕阳也慢慢落山了。我却不曾发现这份美。第二天再来,却看不到了。
渐渐长大了,床头,书桌上推着一摞一摞的复习资料,课外名著,再也无法如儿时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微微叹一口气,随手拿起那本《朝花夕拾》,随意一翻,‘父亲的病’。“切……这么无趣的题目……鲁迅,似乎也不过如此嘛!”一声肆意的嘲笑声落下,躺在床上看起来。却看的入迷……
鲁迅的父亲的病了,为了诊治父亲的病,作者便请来了当时的名医,他的药,鲁迅的父亲用了两年,可是身体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于是又请陈莲河名医,这个医生很奇怪,药方更是稀奇古怪,有些药更是鲜为人知,服用后又是没有效果,却又以"医能医病,不能医命"为借口推脱责任。最终,鲁迅的父亲还是难逃一死……在临死前,衍太太让鲁迅大喊‘父亲’,导致他的父亲去世的更早……
静静地放下书本,微微叹了一口气,突然很同情鲁迅先生,总在思考他当时大喊父亲是是怎样的心情,得知这样做让父亲走得更早又是怎么样的心情!是难过,还是悔恨!他错过了他的父亲,是一种怎样的悔……错过的,便一去不复返了……正如同早上看到的花朵,晚上再来拾起,还会如早上一样么?或许你会后悔,可是也无济于事了吧。
猛的回想起生日前一天的那个晚上。父亲的电话声把我从梦中拉醒,嘟着嘴巴,翻一个白眼,“哼”一声,翻了个身,刚想闭上眼睛,“啊?什么?好好好,我现在就来医院……”心中一惊,医院两个字让人那么胆战心惊……是奶奶么……紧紧地皱着眉头,望着天花板,想起小时候,奶奶常抱着那个小胖子在家中玩,抱着她在灯会上看花灯,抱着她在曲月风荷赏荷花,抱着她,抱着我……板着指头算算,七八年了吧。自从那年奶奶老年痴呆,我便很少见她,或许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一次?或是两次?好怀念小时候的日子,原来,少了一位亲人,是这般感受……几天后的追悼会,显得这么庄严,凄惨。右臂上的黑纱,胸前的百花,显得这么格格不入……走进会场,正中央的那副敞开的棺材,周围一圈一圈的花,奶奶就那样,静静的躺在里面,好像还带着一抹微笑,是那样的慈祥,好像跟小时候一样……忍不住,眼里蒙着白雾,满心的不舍,懊悔……那种哀鸣声一遍遍的响起,屏幕上,奶奶与我的照片一张一张的回放着,往事,好像历历在目,但似乎,少了些什么……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火化室,奶奶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推如大火中……“奶奶……”这一声熟悉而又陌生的称呼,好像把我推到了万劫不复之地……才明白,奶奶,她真的走了……悔?狠?鲁迅先生的心情,好像更加了解了……
而衍太太,一个深受封建主义侵害的女人。她认为应该在亲人去世时表现出很悲伤,这才是“孝子”的表现。而这恰恰没有让鲁迅先生的父亲平静的走,也成为了鲁迅先生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他讨厌衍太太,也讨厌封建迷信。记得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是如此。一肚子的封建礼节:刚生完孩子的房间不能进去,饭掉到地上最好捡起来吃掉,人死了不能说‘死了’,应是‘老掉了’……而朝花夕拾也体现了很多的封建陋习:吃人肉,喝人血……鲁迅先生笔下也无时无不体现了他对这些事情的批判。
鲁迅先生回到中国,便提起笔,以笔为武器进行战斗,对旧中国、封建思想的批判。他不满如猫一般都“正人君子”,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也鼓励中国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或许就是他所说的“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的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厉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发表出来”吧?
幼年的鲁迅,天真活泼,少年的鲁迅,好像已经体味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记得哪个女孩,在鲁迅纪念馆苦苦哀求:“求求你们了,让我看最后一眼吧,以后就看不到了……”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先生就讲了一个故事,平民落魄的剧作家甘果瓦遇到了戏剧的一幕:夜晚巴黎阴暗的街道上,神甫克洛德·孚罗洛叫他的义子伽西莫多绑架埃及吉普赛流浪女埃斯特拉达,正赶上骑兵近卫弓箭队队长弗比斯骑马赶来,弗比斯打跑了伽西莫多,救下了埃斯特拉达,英俊潇洒的弗比斯立刻就在单纯可爱的埃斯特拉达心理散播了爱的种子,这是这个悲剧的起源,美丽善良的流浪女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一个不会属于自己的人,不属于自己那个阶层的人!
美丽善良的流浪女天真的认为这个世界是自然美好的,也因此在甘果瓦被流浪汉们抓住带到他们的地盘上准备愚弄玩耍后处死时,埃斯特拉达勇敢的站了出来,用跟这个等待被处死的死囚犯结婚的方式来拯救这个年轻的剧作家,可悲哀的是:她并不爱他,而这样的方式确足以让剧作家爱上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并且心里本然的会认为像女孩这样身份、这样背景的女孩能被自己爱上,也会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不幸的是,女孩的内心依然完全被英雄救美的英俊潇洒的骑兵队长所占据,完全没有任何其他男人的机会!在他们共处一室的点点滴滴的时间里,她没有给他任何肉体接触的机会,我们抛开剧本认真的用第一人称代入自己的内心想一想,你的内心会不会有些许的失望和怨恨呢?如果有,那年轻的剧作家也有,而这要命的怨恨在关键的时候让女孩失去了被剧作家相救的机会,剧作家看着她走向死亡的道路上没有表现出来一个恋人应有的拼死相救的勇气和行动,完全跟爱的残缺与不被尊重有关吧!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神甫克洛德.弗罗洛是个复杂个性的人,献身宗教事业让他的生活清心寡欲、循规蹈矩,他本也应该是个善良的人,从他能够收养伽西莫多这样一个丑陋畸形的养子来说,他的内心并不阴暗,阴暗的应该是宗教生活带给他的压抑,使他的心理变的扭曲,他对埃斯特拉达的爱也是无比热烈炽热的
,我在想,但凡埃斯特拉达能够世俗一些、市侩一些、庸俗一下,明智一些,
接受神甫的在高洁的世人看来扭曲的爱情的话,就像林青霞抛弃秦汉的童话爱情,接受虽然大俗确无比实惠的大富翁邢李原的婚姻结合,不失是一个最好的结果!神甫会解决流浪女的身份问题,会使她成为无懈可击的巴黎市民,会让她进入巴黎的上流社会,会让她实现华丽的转身,可惜!雨果笔下的吉普赛姑娘是个对爱情勇敢追求的、爱意来临不管世间一切事物头脑平滑的姑娘,这注定了她悲惨的结局,因为爱上她的人是个不允许她跟‘陌生人说话’的自私的男人,为了自己的爱情可以勇敢的把情敌无情的干掉!为了自私的爱情,自己得不到就无情的毁掉她!看完全本,当合上书本的时候,不由得感叹:爱情最高的境界不是历尽千辛万苦的得到,而是在最后得不到时潇洒的放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与其苦苦的撕逼,不如转身漂亮的各走各飞。
弗比斯我认为是这个大剧里面最可恨的伪君子,他是最有理由和方式去解救被诬陷的埃斯特拉达,因为只有他知道那个刺杀他的人不会是埃斯特拉达,他为什么放弃真凶,宁愿让真心爱着自己的随时可以为自己献出身体的漂亮女孩蒙受不白之冤、会被判处极刑而对这样的女孩丢失性命完全无所谓的这样的心态呢?这表明,卑微的埃斯特拉达在弗比斯的心里无足轻重,毫无地位!弗比斯是个识时务的纨绔子弟,他会四处留情,凭借帅气的身体和动人的话语俘获漂亮女人的芳心,但他情种的身体不妨碍他拥有务实的头脑,他会巧妙的让爱他的女人心生妒忌,反而会向往去用行动紧紧的抓取他的内心和身体,他属于贵族阶层,贵族是不会与处于半奴隶阶层的人结合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会豁达的放弃追寻真凶而让这样美丽纯洁的埃斯特拉达蒙受不白之冤的死去的原因,自己不会让这次自己无比心悸的留情破坏自己与表妹贵族间门当户对的婚姻结合,因而这更加印证了卑微的流浪女的简单和无奈!
伽西莫多对艾斯梅拉达的爱情是最无私和无所畏惧的,伽西莫多就是这个社会的弃儿,是埃及流浪汉的女人们生下的畸形儿,被偷梁换柱到艾斯梅拉达的母亲巴格特的怀抱中,而真正的巴格特的孩子:艾斯梅拉达被偷成了埃及吉普赛人的女儿,幸运的是伽西莫多被神甫弗罗洛收养成为了义子,如果没有本文的故事,他的命运就是成为巴黎圣母院的一辈子的敲钟人,可命运弄人,让他遇到了艾斯梅拉达,一个社会的弃儿,在大庭广众之下被鞭笞,被阳光毒晒,被众人嘲骂,唯有善良的艾斯梅拉达给他端来了甘甜的生命之水,滋润了他的身体的同时也滋润融化了他的卑贱的内心世界,他爱上了他的女神,愿意为他的女神、他内心纯洁的爱情献出自己的一切一切,用行动和生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心爱的女人,哪怕神甫弗罗洛所代表的神灵都不行,他可以为了爱情战斗到最后一息,用生命诠释爱情的真谛和高洁,在中世纪的巴黎,只有巴黎圣母院的这个仆役‘敲钟人’才有一颗圣洁的心。
巴黎圣母院的悲剧完整的体现在艾斯梅拉达的母亲巴格特身上,丢失了女儿的巴格特痛苦万分,为了洗刷丢失女儿的罪恶,为了期盼奇迹的出现,她把自己关在小石屋里,苦行憎般的天天向上帝祈祷,一关就是整整十八年!对着女儿一只生下的小鞋,期盼着上帝的怜悯能给自己带来惊喜。对每天在广场上跳舞的艾斯梅拉达恨之入骨,因为她认定了是埃及人偷走了她的女儿,对埃及人的子女也自然的充满了仇恨,这就是本剧最悲惨的地方,当神甫让她紧紧的抓住自己的女儿,等待军警来抓她女儿的时候,她竟然高兴的极力配合,可悲的母亲,不知道正是自己断送了女儿唯一的逃跑机会,这是上帝给她的唯一的机会,上帝是仁慈的,但上帝又是威严的,天与弗取,必受其咎,但看到女儿胸前佩戴的信物:那只一摸一样的小鞋时,当她确信自己抓着的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时,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狂喜!内心是多么的感谢上帝!但上帝给她的惊喜只有短短的一刻钟!她要为她的行为付出无比沉重的代价,她从大悲转入大喜,而从大喜瞬间掉入无底的深渊,她
眼睁睁的看着刚刚相认的女儿被抓走、被一步一步的带上绞刑架,我想她的整个内心都躺满了鲜血,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女人被无情的冰霜给銷蚀惨灭了。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由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编写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把我带进了童话王国,使我感受到了纯真的梦幻,受益匪浅。
《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爱丽丝的心地善良,纯洁,乐于助人,能面对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和物时神情自定,始终保持清醒,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绝不随波逐流,保持了自己宝贵的尊严,良知和独立人格,直至梦醒时分都真实的活着,而使我想到了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所处的荒谬绝伦,虚伪虚假,逻辑混乱等的环境中,而又有多少人能不失去了自我,丢掉了宝贵的尊严、良知、人格,随波逐流而醉生梦死,被污浊的环境中而异化。
读了这个故事以后,合上书本,我揉了揉疲劳的双眼。我觉得爱丽丝好幸福,因为她可以进入书的世界,即便那是个梦。爱丽丝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让我们看了她的故事后不由自得去喜欢她,去因为她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心跳不止,去因她的逃脱困境而喜上眉梢。也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让我想到了我自已。我也有自已的梦,也曾经沉醉在梦境中的喜悦或哭泣中。我曾经以为梦想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因为梦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梦中的仙境究竟有多远?我真的能走到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的地方吗?
亲爱的同学们,爱丽丝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启发一定要铭记,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像她一样机智勇敢,在小升初的考试中一鸣惊人!
《世界历史》读后感
如果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只是中国的历史故事,那《世界历史》就是跨越国家的一个个幽默故事……
几个朋友坐在一起,最有趣的话题莫过于回忆过往的快乐时光,一个公司的人坐在一起,最有趣的话题莫过于回忆血泪奋斗史,当一个民族的人坐在一起,当一个国家的人坐在一起,当全世界人都坐在一起,最有趣的事情就应该是回忆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然后自然而然的是全人类的历史。
《世界历史》就是在做这件事情。
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关注历史,以前都只看国家历史,像《中国上下五千年》之类的,而现在,我看了一本跨越国家的《世界历史》,《世界历史》这本书是我偶然一次在图书馆看到的,讲了不同地区的不同历史,主要分为全局概览、学科介绍、不同认识、时期划分、 发展方向和读物推荐这几个部分,全局概览里面包含史前时期的人类、古代文明的出现、帝国与征服、走向繁盛的封建国家和漫长的中世纪,而不同认识里面包括有人类早期、宗教时代和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后,教会我们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用全新视角来看待世界历史。
在阅读《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我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读后感。
那么,什么是世界历史呢?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在中国,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要由于历史专业的分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对举,几乎把世界历史作为外国历史的代称。实际上,世界历史绝非把中国历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而中国历史也和所有其他国家历史一样,是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全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真是一句不可改变的真理。
世界几万年历史中,我最有感触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时代,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候。马克思是近代一个著名哲学家,曾写过《资本论》一书,这本书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给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但是,1883年3月,这位伟大的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逝世了,虽然后来恩格斯继承他的思想革命事业,但是没了马克思,那些资本家会趁势加大力度地剥削无产阶级,世界也将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其实,不仅是马克思在世的那时候存在这种资本主义,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却是半资本主义半社会主义制度国家。那究竟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呢?资本主义的特点是私有制,也就是一条道路可以是一个人拥有的,自己的。这叫做“垄断”。而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公有制,就像公家学校、公家医院,所有的这些都由政府管理,不能出现私人拥有的现象。现在,欧洲、美洲国家基本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亚洲国家却是社会主义制度。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人类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的诸阶段区分为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和共产主义制五种生产方式和与之相应的五种社会形态。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都一无例外地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有的没有经历某一阶段;有的长期停顿于某一阶段;即使属于同一阶段,其发展形式又往往互有差异。但是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的多样性,和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并非互不相容的矛盾。总的说来,人类历史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更迭发展,由原始的无阶级社会到直接生产者遭受不同形式奴役和剥削的阶级社会,又由阶级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没有奴役和剥削的无阶级社会,尽管形式各异,先后不一,这个纵向发展的总的过程,却仍然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基于这一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阐明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方面已经作出了不少可贵的成绩。
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由上可见,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历史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跨越国家的世界历史,让我学到了很多历史,地理和艺术。我想起了西尔耶的一段话“放开科学不论,历史,地理和艺术实是孩子一生学识的基石所在:历史是时间的纵深,在地理是空间的广博所在,艺术是孩子心灵寄托所在。
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历史,给我给我带来的不仅仅只有震撼。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积极向上的美好心态,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失败屈服,努力学好科技文化知识,永远做一个阳光少年,那么中华民族的美好前途好如初生的太阳,蓬勃向上,日益生辉。
从小小的资本时代中,我却看出了许多道理:没金钱,没天理。
歌德与《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
歌德,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如雷贯耳。对他的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大概也同样熟悉。但是,我猜可能许多人没有读过此书。
记得,1986年买书后阅读过一遍,后来也认真读过几遍。再后来就忘记了她。半年前,偶然在书堆里意外见到她,便拿出来放在外面,想有时间要么再读读?于是,2018.05—06又阅读一遍,读了整一个月,这次阅读最仔细,是一字一句精读——以我58岁阅历经验之后的状态,阅读感受体验与年轻时读的几遍,似乎差异不少。
32年来,总共阅读了6遍。至今,许多细节,概貌,还在我的脑子里。不断地激动着我(维特与绿蒂的深情等),感动着我(绿蒂、维特或歌德的纯洁、热情、友善、高贵等)。这一次,阅读到大半时,那天突然有个念头:哎,写个评论如何?
一
本书有男女一号两位主要角色:维特和绿蒂。维特是领衔主演。故事发生在1771年的德国乡村韦茨拉尔。
毕业不久的23岁年轻法学博士维特,能诗擅文爱画。1771年春天,他来到鲜花盛开的乡村韦茨拉尔游玩赏景。一次舞会上偶遇美丽优雅迷人的19岁姑娘绿蒂,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她而不能自拔。遗憾的是,这段旷世热恋,因为女方已经订婚在先,只能是男方的一个残缺的单相思。绿蒂其实也很爱他,但忠贞不渝的绿蒂只能选择信守婚约忠实于未婚夫。维特带着满心伤痕,痛苦地离开心爱的绿蒂,来到城里一家公使馆当秘书。后来毅然辞掉工作。绿蒂结婚了,维特的爱情终于成了泡影。加之工作事业的挫折,社交场上和生活中的失意等等使他抑郁寡欢,后用手枪结束了生命。
小说以书信/日记体写成。用倒述的手法,以写给好友“威廉”书信的形式次第展开故事,后面则是顺叙、倒叙、插叙并用。但,同时又很像一本自言自语的“日记”。从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部带有部分甚至大部分“自传”性质的小说。因为,其中含有许多歌德本人的东西,而且是真实地原样再现,记载了歌德很多个人生活事件,特别是嵌入、渗透了很多歌德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价值观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本书在很大意义、很大程度上概括、代表了歌德本人的较多、较典型的思想、观念。
小说分为前后两篇。
第一篇,几乎是完全真实的,这里的“维特”基本就是作者“歌德”本人,现实中的歌德最深切地爱上了“夏绿蒂”。书中的故事就是歌德,绿蒂的真实原型“夏绿蒂”及其未婚夫三个人的真实生活。
第二篇里,几乎多为歌德虚构的,主要是借来作者的同事好友“耶路撒冷”的生平事迹及失恋自杀经历等,辅以虚构演绎、艺术加工而成。此处的内容,便与夏绿蒂及其未婚夫没有任何关联了。
全书,两部分内容的真伪,有夏绿蒂和丈夫与友人的书信和评价为证。
二
比较一下现实中的歌德,与小说里的人物维特,是有一些意味的。
脆弱的维特失恋后,从此消沉一蹶不振、最终选择了自杀。而成熟顽强的歌德失恋后,却从爱情废墟上站了起来、获得新生,走出了一条光明辉煌的人生大路。并且毕生辛勤耕耘,用60年时间创作完成了旷世巨著——诗体小说或诗剧《浮士德》,于歌德晚年出版,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而《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不朽杰作。
该书是歌德的心血之作,可以说倾注了他的全部爱心与情感,还有对“夏绿蒂”的全部爱——炽烈、深沉而高贵的爱情。当他知道最热爱的恋人夏绿蒂已经订婚,经过艰难的考虑抉择、思想斗争,他最终含着热泪背负痛苦,毅然离开了夏绿蒂,成全了原有的这对鸳鸯。表现出高尚的节操、伟大的人性与高贵的情感。
本书不仅热情赞颂了真正的伟大的爱情。其一大功绩在于,还竭力讴歌了“真善美”,无情揭露了现实社会的“假丑恶”。包括美的人、美的事,如绿蒂、维特、绿蒂的未婚夫和家人、维特的同事朋友,都是一些“好人”,又各有特点;以及大自然的美,万事万物的美。书中对自然风光、环境等描写非常逼真又诗情画意,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刻画,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语言简洁凝炼、颇富表现力和艺术美。
由此可见,歌德的一颗“真善美”的崇高灵魂,以及过人的文学、艺术素养和语言表现力。所以,此书的“人文价值”“文学艺术价值”都很高。
作者歌德,有着纯洁的心灵,崇高的品质,高尚的人格,伟大的思想。这一切,从侧面、从字里行间不断地自然而然飘逸而出。时时激动着读者的心,处处散发出感人的魅力!令人由衷敬佩、仰慕!他至高至圣的人格魅力,实在是超凡脱俗。这一切,都有意无意、无形中在书中得以充分体现。
这亦为此书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其光彩夺目的一个方面。
三
此书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德国现实之关系密切,联系千丝万缕密不可分。
当时,18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处于封建分裂、经济落后时期,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濒临土崩瓦解的前夜,国家分裂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整个社会如一潭死水,封建贵族阶级与不断觉醒的市民阶级之间的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不可调和。平民阶层普遍强烈要求社会改革、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呼唤个性解放,崇尚自然、回归本真等。全民掀起了一场社会革新运动,这就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
就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少年维特的烦恼》应运而生,她生逢其时。加之此书巨大的思想蕴涵,使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她深刻地、高度概括总结了德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向我们隆重推出了几位充满活力、富有新意的年轻男女;既切中现实毒瘤的要害,又代言了大多数平民阶层的心声与希望,以及对灰暗现实的愤怒和批判。
这双重的契合与和谐统一,正是此书红遍全世界的内在、深层次机缘。
换言之,如果此书没有内在超凡的魅力,没有思想价值,没有对现实社会的高度概括并对其艺术地表达,没有对真善美的倾心追求,没有许多美好的人与事的呈现。仅靠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是远远不能达此崇高神圣的境界的!
书中,歌德记录了政府机构的官僚腐朽,官场的虚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还有封建社会的权贵等级观念,使他处处受到歧视。善良纯真的维特陷入一次次新的挫折痛苦中。人格高贵的维特,由衷厌恶这黑暗庸俗的社会现实。歌德犀利的笔触锋芒,对之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阅读此书,我们会时时被作者或维特所感染,他是那么地热爱自然,一草一木、万事万物在他眼里都是美的;他是那么地热爱他人、与人为善,处处同情下层人民,有一颗菩萨心肠;他是那么古道热肠,时常资助他人,施舍穷人,怀有悲悯、同情、爱心;更有他那澎湃的激情、对(夏)绿蒂火热而高贵的爱情!因此,使我们无法不为他深深地陶醉(高尚的灵魂)、深深地感动(炽烈的情感)、深深地惋惜和压抑(失恋悲苦)、以及深深地震撼(高贵神圣的人格、品位)!
也正是因为歌德深厚的文学素养,伟大的品位人格,纯洁友善的品质,加上其生花妙笔,使建立在此般不凡基础之上的男女主人翁,才显得格外动人、光芒万丈!闪烁着灿烂的、炫目的人性美之光辉。
因此,他笔下的绿蒂才那么魅力四射、妩媚动人。
也许可以说,绿蒂是世界文学中最美妙、最成功的恋人形象之一。
四
歌德与夏绿蒂及其丈夫,毕生始终保持着纯洁高尚、深挚的友情。三个人的深厚友谊,极其美妙感人,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其友谊长盛不衰,是因为三人都有着博大的胸襟、深沉浑厚的爱心、过人的理智、崇高的格调和尊贵的人格与情感。
虽然他们时有书信来往,但一直是天各一方、从不见面。直至44年后,63岁的夏绿蒂带着未婚的小女儿,才在德国小城魏玛市,即歌德毕生中长期居住的地方,会见了她少女时代的挚友兼疯狂的恋人、伟大的世界文坛泰斗——歌德。这远隔44年的第二次见面,称得上是世纪聚会,毕生仅有的相见与再见!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根据这一段久别重逢的传奇故事,创作了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绿蒂在魏玛》,记录演绎这一幕人间喜剧,一时成为美谈。
也正是因为,歌德有此纯洁炽烈的爱情,加上两个人的过人的理智与冷静,以及高洁神圣的人品境界,他笔下的维特和绿蒂,才会如此感人、动人、迷人!
这是人品与人格,加上纯粹高尚的情感——的伟大力量!
此书,不仅是一本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对丑恶腐朽的封建社会、对污浊现实的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的杰作。人物形象描写和心理刻画都极为成功。绿蒂因而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人物,称得上是完美无瑕最为动人的“情人”形象!至今依然,“她的名字被成千上万个敬慕的嘴唇崇敬地念叨着!”
此书最为感人、震撼人心之处在于,一面是维特怀着纯真、滚烫的爱情,含泪默默离开;一边是也深爱着他的绿蒂,信守婚约忠贞不二。从而凸显了真正纯洁、伟大高贵的旷世爱情!这也正是其爱情故事格外光彩照人的深层原因。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中译本约9万字。是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歌德的早期代表作。此书一经出版,立时在德国引起轰动,产生了巨大反响,继而震撼了整整一代德国青年的心灵。并很快震动整个欧洲。几年里,又很快译成多国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很快风靡全球,成为广大文学人或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挚爱。此作在我国也备受欢迎,1922年就出版了***的中译本,亦反响强烈轰动一时,成为国人十分喜爱的文学杰作。
纵观全书,首先,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或恋爱小说;再者,因为歌德写到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事,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画面,所以,便不再是单薄的肤浅的、卿卿我我的爱情小说;三、因为歌德的思想观念,及他与现实的深度互动和影响等,在书中有诸多呈示,使得此书成为一部深刻表现现实、批判黑暗社会的力作;四、高度概括了德国的社会现状,既切中现实要害,又代言了平民阶层的心声;五、书中许多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内容,以及歌德本人、恋人、朋友等人美好的素质人品道德与人性的记述,使之成为一部非常感人的、歌颂真善美的杰作。六、全书最为动人、迷人之处,就是火热的爱情,高贵的情感,美丽的心灵,尊贵的人格,与崇高的人性。
可见,一部《少年维特的烦恼》,一部恋爱小说,同时兼有多方面的、立体的“文学艺术属性”,以及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的多侧面呈现!换言之,该书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可谓一本“多样化”的小说,而不仅仅是写爱情与情感。正是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现实意义、社会意义,使之成为一部风靡全球的世界文学名著。
爱的教育》读后感
翻开《爱的教育》,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便一一浮现在眼前,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比如善良的卡隆、勇敢的费鲁乔、孝顺的波列科西......
在《爱的教育》里,卡隆是我十分喜欢的孩子之一,因为他勇敢、善良,每次看见他为了弱小挺身而出,心里一种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还有波列科西,因为他坚强、乖巧又懂事,当我看见他爸爸骂他,我的心里也会十分难过;还有费鲁乔,他虽然平时总是打架,不愿意好好学习,可在关键时刻,他英勇地为外婆挡下了可怕的刀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看到这里,我的心里一阵悲痛。
一个又一个故事,让我微笑,让我难过,让我感动......
从这本书里,我学会了关于爱的多种定义,学会了要帮助别人、关爱别人、尊重长辈等等。
读《摆渡人》有感
一个人的死亡,两个人的冒险;一个人的悲伤,两个人的温暖。穿越荒原,重返人间。
每个人生命里都需要摆渡人——读《摆渡人》有感
当我读这本畅销全球的英国小说《摆渡人》的时候,恰逢一位作家朋友的爱妻病逝。他用文字送别太太:“愿你三冬暖,愿你春无寒,愿你天黑有灯,愿你下雨有伞,天堂路上,有良人相伴。”
而《摆渡人》中的亡灵迪伦,在遇上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时,恰恰就是与良人相伴。而我也在想,那个朋友太太的灵魂,是不是也在穿越荒原时遇到了另一个良人“崔斯坦”?
这是一个魔幻的奇遇故事,关于生死关于爱情。十五岁的单亲家庭少女迪伦,在现实中缺少爱,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生父却发生交通事故,她成为那列火车上唯一死去的人。当她的灵魂爬出火车残骸时,还以为自己是唯一幸存的那一个。而她不知道那个一直在邃道出口等她,看上去与她一般年纪大小的男孩儿是一个没有血肉,以引渡、保护灵魂去另一个世界为使命的摆渡人,她更想不到的是,她的灵魂竟会与他相爱,甚至带他返回人间。
这个摆渡人叫崔斯坦,为摆渡灵魂而存在了若干年,也摆渡了成千上万的灵魂。是的,摆渡人因为灵魂的需要而存在,“不读书,也不长大,没有经历过人类生活,只是这么活着”——严格意义上说,从来就没有活过。但在遇到迪伦以后,崔斯坦开始被唤醒属于人类的情感。而迪伦在与他共同穿越荒原,一起与恶魔搏斗的过程中,由对崔斯坦的依赖变为依恋,最后发展为让她无法舍弃的纯洁爱情。
在荒原之上,每个灵魂所看到的景象和气候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包括他们看到的自己的摆渡人的样貌,都不是真实的,而是灵魂心像的投射。因为迪伦对死亡真相的冷静,因为对摆渡人这份暗生的情愫和纯洁的爱情,让迪伦的荒原之旅虽然险象环生,却顺利到达一个个安全屋。但是荒原尽头的另一个世界,却是摆渡人无法抵达的。
相信很多读者都是在他们穿越荒原后,在另一个世界的分界线上分别时落下泪来的。迪伦跨过去了,可是承诺要一直陪伴迪伦往前走的崔斯坦却被一堵无形的墙所阻挡,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无法和她一起穿过分界线,他的承诺只是为了让她有勇气跨过那条闪光的分界线。“崔斯坦站在分界线的另一端,像站在一面单向透明玻璃镜前的警察一样,看着她精神崩溃。……尽管这让他心里同样痛苦不堪,但他还是强迫自己注视她的每一滴眼泪,聆听她的每一声哭泣和哀号。他渴望一个箭步冲上去安慰她,拥抱她,擦干她脸上的泪水,再次把她搂在怀中感受她的体温,她柔软的身体。他抬起自己的一只手举到空中,手掌贴着她的手掌,然而只感觉到冰冷与痛苦——一面玻璃墙把他们分隔两地。”而这一切迪伦却无法看到,更看不到他的伤心愧疚与难过。但是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迪伦最终还是寻得机会,决定重返荒原去寻找崔斯坦,她要带她返回人间,让那个超度她的摆渡人跟自己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爱的人。
于是,一个已经被超度的灵魂又冒险勇敢地返回荒原,以找到心上人的坚定信念与恶魔进行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到达一个个安全屋,终于找到正在摆渡另一个灵魂的崔斯坦。这时候,她倒似他无畏无惧的摆渡人,与他一起历尽艰险穿越荒原与人间的那块幕布,迪伦平安还魂,崔斯坦来到人间,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
二
荒原之旅,就好似人生的另一段奇特旅程。而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斐然文采,不仅把穿越的过程写得跌宕起伏,情节描写也非常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拍成电影,我承认我不敢走进电影院。但让人欲罢不能的是惊险甚至惊悚的情节里不断推进的那份灵魂与摆渡人之间的感情,心理刻画和动作描写都非常细腻生动,引人共鸣,牵动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它曾让我在深夜为之失声痛哭。如果每个灵魂都必须穿越地狱之上的荒原,但有崔斯坦这样的良人相伴,大抵也不枉死一场了。
其实生而为人,不易,连死了,也不易。如果死亡后,人类的灵魂能穿越一片美景进入繁花似锦的天堂,而不是危险重重穿越荒原而进入未知世界,那么死亡也许不是件糟糕的事。
可是,连脱离肉体的灵魂也必须经历恶魔的追杀,还不知侥幸摆脱恶魔的追杀后将进入怎样一个世界,如此不测的死亡和灵魂之旅,终究太惊心动魄了些。死亡这件事看起来的确不太美妙。
但所幸有无私的摆渡人指引和保护着灵魂穿越荒原去到灵魂该去的地方。而摆渡人,他们并非人类,而是光。他们用光球“照亮道路,指引灵魂们前行,保护他们的安全”。
而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何尝不需要一个个的摆渡人像光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无疑,在我们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要经过一个个的荒原,那荒原是挫折是失败是痛苦是绝望。当我们在生命的荒原里无所适从时,如果有一个“摆渡人”出现,安抚你的灵魂,也许我们会生出新的希望和无所畏惧的勇气,还有对这个世界的爱。就像那个深深陷入丧妻之痛的作家朋友,一度陷入人生的荒原,但是在朋友和家人的关照和安抚下,渐渐地走出人生的低谷,重新开始规划人生的道路与方向,并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后来作家朋友说:“感谢生命中的摆渡人,将我疼痛的灵魂,带出人生的荒原,在与恶魔厉鬼的赛跑中,我找到了安全屋,它就在黎明的出口。”
是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需要摆渡人。他们也许本身就是我们的朋友或熟人,也许根本就素不相识,但是他们却是雪中送炭的人,能温暖我们灵魂的人,他们是爱的使者,是生命之光。
正如《摆渡人》所告诉我们的,每一个充满善意和爱的灵魂,都是我们生命的摆渡人。
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个灵魂摆渡人。
《草房子》读后感
每个寒假或暑假,我都要求孩子至少读两本好书。读毕有感,这也是我要求他们做的。从孩子的读后感中,我发现不少孩子喜欢读曹文轩著的《草房子》。受其感染,那天到图书室借书时,我一下借了曹文轩的好几本书。回家后第一要看的自然是《草房子》了。我倒要看看《草房子》到底怎么令人着迷?
一、生活的环境让人着迷。
油麻地是桑桑及朋友们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这里的居民全是用海滩边生长的茅草盖成的一幢幢冬暖夏凉的房子,他们都很喜欢这种草房子,学校也都是一片草房子,每个草房子就是一间教室。
油麻地最老的人是秦大奶奶,原先拥有一大片的田地,她和她的老伴很多年在这里辛勤地耕耘着。后来因需要发展教育被政府征用。秦大奶奶分得一小块土地继续种植。这时,秦大奶奶心存愤恨且非常顽固,常去学校闹事,把自己养的鸡鸭赶到教室里,影响学生上课。同学们见了她那怨恨的目光心里不免有点害怕,赶紧躲进校园里。桑桑却用敬仰的眼光去和秦大奶奶对话和相处。有一次二年级的乔乔不慎掉入河中,秦大奶奶用一双无力的手将乔乔推向岸边她自己却落水而无力自救,被别人救起送入医院,从此以后她和大家的关系起了重大变化,去她家的人越来越多,她给女孩们涂指甲油,扎小辫……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但没想到的是:秦大奶奶却为了去捞一个掉入水中的学校的南瓜而落进水中永远离开了人间。
我觉得,正是因为爱和油麻地人的淳朴,让她彻底地改变了。也是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秦大奶奶,你要走好!
看到此处,禁不住让人伤心至极,就像陆鹤前后的变化一样,作者采用的都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写,给人印象更加深刻。
二、孩子们独特的性格特点让人着迷。
作家用着实的笔锋描写了农村孩子们的朴素、开朗和坚强,故事主人公是校长桑乔的儿子桑桑和他的朋友们——陆鹤、纸月、杜小康、细马等等,文章抓住了每个孩子的鲜明性格与特点,以及家庭背景和其学习生活等来表现他们的独特之处,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以及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人场景,刻画了桑桑少年时代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拥有强烈自尊的陆鹤: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秃鹤”,他充满无助与孤单。由于秃头,所以,常被同学和周围的人拿来取笑。同学们拿掉他的帽子,相互扔着玩闹的场景描写得很形象,简直和现在的班级里那些欺负同学的孩子如出一辙。当然,那情景很让陆鹤气愤,读的人自然也为之付出同情之心。
在一次会操比赛时,为报复老师和同学对他光头的歧视,他报复性地在比赛时恶意扔掉帽子,展示出了自己的光头。会操的秩序因此被打乱,学校的荣誉因此受到损伤,大家对他更加冷淡。一个人是不能没有集体的。一旦被脱离,个人在心理上也必将受到打击。后来,在一次节目表演中,陆鹤挺身而上,为了学校的荣誉,他积极努力,重新赢回了大家的尊重,这次,他肆意流淌的泪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读到这里,我竟然也不自觉地为之泪流,为这个自尊的男孩终于融入到班集体中,不再像一只是失群的孤雁。
内向、善良、多才的纸月:她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一个又当爹,又当慈祥的奶奶。为了不让奶奶为自己担心,当板仓小学的男生欺负她时,她没有告诉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泪。直到桑桑帮助她把板仓小学的男生打跑后,默默无闻的她才露出一丝微笑。她善解人意,话虽不多,却总能影响和帮助别人。桑桑不就是在见到干净纯洁的她后,默默地受其影响,爱干净了,穿上白褂子了,文静了,不再欺负妹妹了……
敢于承担家庭重任的细马和杜小康:
细马是邱二爷和邱二妈从江南领养回来的孩子。邱二爷本来想让细马去上学,可是细马因为和同学老师交流有困难,所以最后就没有去上学。他变了,变的孤单,无助,没有人听的懂他满口的江南口音,他像哑巴似的压抑,他是那样的可怜,这使他不想再上学,他去放羊,以此来填补他最脆弱的地方,他本能的抵触他的养父母,计划着有一天逃离这个地方。可当养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没后,养父病逝后,养母受不了一连串的打击疯了后,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逃避,而细马选择了承担。他开始赚钱,给邱二妈盖起了一座大房子…毅然地挑起了这个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
杜小康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他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猝然跌落到最底层。他的生活受到孩子的羡慕,优异的学习成绩,为班级做过许多的事,口袋里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能够骑着罕见的自行车穿梭于孩子们的游乐场。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孩子们的“王”,享受着至尊无上的地位,即使做游戏也往往是“将军”“司令”的领袖人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优裕的生活竟在一夜间毁了,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致使这个孩子的优越感全失。孩子不适应是肯定的,但是,还是勇敢地承受了。陪着父亲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放鸭,但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父亲垮了,但是孩子却勇敢地站了起来。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却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桑乔校长预言:油麻地将来最有出息的孩子将是杜小康。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童年不只有欢乐,调皮的桑桑也曾体会过痛苦和绝望。他得过一种怪病,叫鼠疮,脖子上有一个肿块,使人疼痛难忍。桑桑和他爸爸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与诊所,吃遍了无数的苦药与偏方。在这灰暗的几个月里,桑桑变得懂事了、坚强了,同时也不那么看重名利与得失。文弱的温幼菊老师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于是他终于坚强地活了下去。都说在生死边沿走过一遭的人,才会更珍惜生命中的点滴,桑桑就是这样。
我与桑桑同乐同悲,同病相怜。读这本书时,自己也正生病,到周末就跑医院,化验,买药,吃了一个多月的药还未康复,所以,当看到桑桑生病时,我哭得泪人儿一般,止不住地流,有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怕桑桑会死掉,怕桑乔会内疚一辈子。好在最终他战胜了邪恶的病魔。
三、大人之间的纯情也散落在文中,同样让人着迷。
蒋老师是个好老师,他吹笛子,漂亮的白雀唱歌,一来二去,他俩偷偷地约会,来回地写信。作为蒋老师与白雀的短暂爱情的信使,桑桑充当了这一角色。本来觉得水道渠成的事,但实际上却难成正果。白雀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当她了解了自己要嫁的是个锱铢必较的人后,毅然离开了他。但此时,蒋老师也结婚了。最终,白雀离开,蒋老师就一心一意地面对自己的妻子了。
《草房子》确实让人着迷。看似平常的《草房子》中,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真情,也充满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