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开的那一年,她十三岁,是小商贾之家的长女,他十六岁,是城中太守的独子,雪中小游,她在买街铺中的热馍,他在小亭中与友人吟诗作赋,他喜欢上了她,一见钟情,或许是雪下得正慢,正好看到她头上的翠翘,或许是天大寒,她捧着热馍的纯真暖了他心上的寒。
他推掉与友人的集会,在友人的促狭笑声中与她结识,她一开始很羞涩,守着闺阁女孩的礼仪,对他生疏有礼,他也循序渐进,直到他破了她的心房,长驱而入,他们相恋了,瞒着父母,在太守眼中,他还是得意的麟儿,在商贾眼中,她还是乖巧的长女,只是在云边月隙下,他们才得片刻温存。
陷入热恋时,她曾幻想过将来,说自己不会为他生子,她自小体弱怕疼苦,他安慰她,他不在意,他是要和她这个人过一辈子,孩子不重要,她信了,痴痴的恋着他。
许是秋季的落木扯动了她的愁思,她逐渐发现他对自己愈加冷落,她对他说的话他也忽视了太多,她意识到也许这段恋情快结束了,但是她爱得真诚,卑微,她开始有意吸引他的兴趣,注意力,但是收效甚微,她能感受到他的冷落,但他却不提结束,她明白了他的用意,在梅花盛开的日子里与他分离。
他的不在意的态度让她灰了心,她说我们相识于梅花盛开之日,也于此了结吧,从此山高水长,愿君安好。时日仍在流逝,他和她并未改变,只是不再相识,她有时会忆起花前月下,难免感伤,也会设想他们会回到从前,但当她知道他与京城郡主相恋时,一时失手打碎了他送她的西洋摆钟,她终于明白覆水难收,她收了心,循着父母规划的路开始走下去。
她与他本应再无交集,但她及荊时,本欲与陈员外家小子结亲,恰逢太子微服私访,花轿帘随风飘起的那一刻,太子跃入花轿抢了她,后来,皇帝一纸诏书,她便成了太子良娣,她不想,但她明白她无法抉择,洞房花烛的时候,太子说即使她不能成为太子妃,但是她是他的妻,他会护她一辈子,他这一生只有她一个妻,她苦笑着应了,曾几何时,也有人同她说过此生他只有她一个妻。
此后,太子待她很好,每日无论政务多么繁忙,都会陪她迎朝日,赏暮月,她自小体寒,冬日较常人更惧寒冷,太子为她造地龙,药膳每日变着花样哄着她吃,她虽不爱他,仍感激他的心意,冬日也会亲煨羹汤予处理政务的太子,太子总说她不应做这些,担忧她过于劳累,只有她明白只是为了减少心中的负罪感罢了。
中秋夜,宫中设宴,他已为郡主夫君,他在宴席上谈笑风生,偶然瞥见姗姗来迟的太子,搀着他的太子良娣,他怔住了,是她,自来了京城,许久未见她了,她出落得可怜,虽无多少妩媚妖娆,却如梅雪不落凡俗。她也瞧见了他,只是从前的一腔爱意早已随风散尽,四目相对,只有淡然疏远,他们早已形同陌路。
席间,他数目视她,她却不为所动,宴席中途,她因风寒之气侵蚀,欲早些离席,太子本欲一同离去,但皇帝有意留太子训话,只得让宫人护她先行离去,他在路上拦下她,同她说了自己改朝换代的野心,希望得到她相助,用计毒杀太子,她只留下一句“妾身是太子的妻”,转身离去时不慎踩滑,他搂住她,像搂了一团清雪,她毫不迟疑地挣脱了,留下浅淡的“谢谢”遂走远了。那一刻,他明白自己失去的不是她,而是自己的心。
他下定决心要把她抢回来,与幕僚暗中密谋,终于策划宫变,在宫中血梅盛开的日子屠了宫,太子为了掩护她,身中数箭而亡,她流尽了泪,在太子耳边轻语:“妾身是你永远的妻,抱歉,殿下,妾身悟得太晚。”他赶来时,只见她折了梅枝了结了自己,伏在了太子胸上,笑得很温柔,很纯洁,他仿佛看到多年前买馍的她,不谙世事,对世间抱了太多的温柔。
他一夜白头,大业初成,只余满心悲凉,不见欢喜,郡主早已被他所弃,余下一个稚儿,不见世间悲凉。他励精图治,山河无恙,却再未选妃,冒天下之大不韪,追封她为后,于梅花盛开的日子里独自回苏城寻旧时吉光片羽,稚儿长大后,每每质问他为何抛弃自己的母亲,他只是不予理会。
多年之后,他卧病在床,招来及冠的孩子,对他说了自己的一生,谈到了她,他释怀的笑:“我这一生错事太多,唯一想改变结局的便是她。”他去世后,新帝在他枕下寻到了她的画像,是如初雪的人儿,不谙世事,又满是温柔可怜的模样,悲悯一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对他的怨恨也淡了几分,收了画,随了他同葬入皇陵,他和她的故事也随黄土葬在梅花盛放的日子里,天地玄黄,终归是归于虚无。
ps:在古代,是重农抑商的,商贾的女儿也是难以成为皇室正妃的,但是太子宠她,虽然为太子良娣,实则为太子妃(女孩子的一生也要找一个可以陪你认认真真地过一辈子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