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
三公,即明朝的太师、太傅、太保三职的合称,正→品。负责协助
皇帝处理重要国事政务,职位至重。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
元璋授李善长为太师、徐达为太傅、常遇春为太保。建文年间,三公
职位被撤。直到永宋二十年(1422)八月,明成祖朱棣再恢复三公聵
位,但无实授。宣德三年(1427),明宣宗授英国公张辅为太师,沐
晟为太傅,陈懋为太保,当时三公官职,几乎为专授。自宣德、正统
年间以后,三公成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
太师 无定员 正→品三公
太傅 无定员 正→品三公
太保 无定员正→品三公
三孤
三孤,即明朝的少师、少傅、少保三职的合称,从→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重要国事政务,职位至重。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
元璋设立少师、少傅、少保,但无兼兼领者。建文年间,三孤职位被
撤。直到永宋二十年(1422)八月,明成祖朱棣再恢复三孤职位,但
无实授。宣德三年(1427),明宣宗授蹇义进少师,杨士奇进少傅,
夏原吉进少保,当时三孤官职,几乎为专授。自宣德、正统年间以
后,三孤成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
少师 无定员 从→品 三孤
少傅 无定员 从→品 三孤
东宫辅臣
明朝太子三师,即明朝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职的合
称,从→品。最初负责以道德辅导皇太子,且谨身护翼,为东宫辅
臣。后为虚衔。洪武完年(1368年),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经常因事亲
征,考虑皇太子监国时,再设官僚制度,会生嫌隙,于是命朝廷命臣
兼顾东宫职务,但未授任何太子三师职位。后命东宫师傅止为兼官、
加官及赠官。从此以后直至明末,太子三师全部为虚衔,与辅导太子
的职责无关。比如洪武十九年(1386年),李景隆兼太子太傅。洪武
二十四年(1391年),傅友德兼太子太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冯胜兼太子太师,蓝玉兼太子太傅,常升、孙恪兼太子太保,都不掌
管东宫职位,只有虚名。
明朝太子三少,即明朝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三职的合
称,正二品。最初负责掌奉皇太子以观三公的道德而教谕等事,为东
宫辅臣 .后为虚衔。唯→的特例是永乐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命姚
广孝专任太子少师,留辅太子朱高炽。
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 无定员 从→品 太子三师
太子太傅 无定员 从→品 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 无定员 从→品 太子三师
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太子少傅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 无定员 正二品 太子三少
太子宾客 无定员 正三品 东宫大臣
詹事府
詹事
1人正三品 詹事府
少詹事2人
正四品 詹事府
府丞
2人 正六品 詹事府
主簿
1人 从七品 詹事府主簿厅
录事
2人 正九品 詹事府
通事舍人2人 从九品 詹事府
大学士 1人 正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庶子 1人 正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谕德 1人 从五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中允 2人 正兴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赞善 2人 从六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司直郎 2人 从兴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清纪郎 1人 从八品 詹事府左春坊
左司谏 2人 从九品 詹事府左春坊
大学士1人 正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大学士 1人 正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庶子 1人 正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谕德 1人 从五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中允 2人 正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赞善 2人 从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司直郎2人 从六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清纪郎1人 从八品 詹事府右春坊
右司谏 2人 从九品 詹事府右春坊
洗马
1人 从五品詹事府司经局
校书
2人 正九品
詹事府司经局
正学
2人 从九品
詹事府司经局
6、太医院
院使1人正五品太医院
院判2人 正兴品 太医院
御医10人 正八品 太医院
大使 1人 未入流 太医院生药库
副使1人 未入流 太医院生药库
大使 1人 未入流 太医院惠民药局
副使 1人 未入流 太医院惠民药局
(注:所谓未入流,是指那些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官员,诸如典史、
驿丞之类)
员外郎都事/57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1人正七品中书省1人正兴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洪武二年(1369年)革
照磨
1人从七品中书省
洪武二年(1369年)革
管公
1人从七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参议
1人 正三品 中书省参议府 吴元年革
参军
1人从三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断事官
1人从三品中书省
洪武二年(1369年)革
断事
1人正七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经房
1人正七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知事
1人正八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都镇抚
1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 申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
府,后废
考功郎
1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1368年)革
中书舍人10人从七品中书省
旧名直省舍人
明朝内阁
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乃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
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
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亦
事,多自称阁部。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
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
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
二、中央政府
1、中书省
(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期间的行政中
枢。其中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明初沿袭
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棺。申辰正月,初置左、右梢
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
吴元年(1367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完
年(1368年),改为左、右丞相。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
令。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
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废除丞相之职。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
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
1人正→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右丞相
1人正→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平章政事 1人从→品中书省
洪武九年(1376年)汰
左丞
1人正二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右丞
1人正二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参知政事1人从二品中书省
洪武九年(1376年)汰
郎中
1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郎中
1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员外郎
1人正六品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
都事
1人正七品中书省
洪武干三年(1380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