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此时房褚二人也赶回来了,在距长安城三十里外的官道上。
房玄龄放下从陛下处转送来的誊抄信报,叹了口气说道:“咱们这位吴王有些太优秀了,让很多人都不安。”
“褚兄以为,若是吴王将来坐到那个位置,会为了杨广,对咱们这些老臣子大开杀戒吗?”
褚亮笑了笑:“怎么可能,且不说房兄家的贤侄与吴王交好了。”
“就算没有这一点,也不可能,吴王他始终都姓李,他继承的是李氏的江山,如果他否定我们,那就是动摇李氏江山的正统性。”
“这就好比,房兄会担心将来你去了之后,你家的孩子不姓房了,要把你房家的一切,都带到嫂夫人娘家,改姓卢氏吗?”
“外界那些传言,不过是为了攻击吴王罢了,这种谣言对我们来说可不就是一个笑话吗。”
或许新勋贵在以前还会有一点点担心。
可李恪结义,几乎将新勋贵子弟一网打尽了。
把大家最后一点疑虑都给打消了。
“是啊,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房玄龄拍了拍膝盖说道:“正是因为明白吴王出身绝对不会成为继承大统的阻碍,所以许许多多人,因为吴王优秀,恨不得处之而后快。”
“如果吴王真的因身份问题无缘大统,又何至于让某些人劳师动众呢。”
“甚至不惜鼓动陛下征辽,太仓促了,我们自身内部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
“高丽地形多山,高丽人善守,渊盖苏文还活着,权柄正隆,现在征辽不是一个好时机,这是个比乙支文德更难缠的对手。”
“前朝的惨剧绝对不能发生,所以我希望褚兄在这件事情上,能够与我和如晦站在一起,劝说陛下暂时不要征辽。”
褚亮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继而询问道:“如果陛下一定要御驾亲征呢?”
“到时就是太子监国了。”
房玄龄看了眼褚亮,心中感慨,这是个聪明人,也看透了太子监国的隐患以及长孙无忌鼓动征辽的真正目的。
可陛下看不明白。
皇帝现在满脑子都是报仇雪恨,接引葬身高句丽的英灵回归中原。
高处不胜寒,高处也容易让人迷失。
站在高处,听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谁都不可能辨别全部声音的真伪善恶。
可偏偏还没办法提醒,这只是他们的猜测,没有任何证据。
朝堂政治的交锋,任何的猜测没有证据,提出来就是将把柄交给了对手。
狐狸没打着,惹一身骚都是小事,甚至可能被狐狸咬死。
“太子监国,必定是辅机辅政,不合适。”房玄龄没有隐藏心中的想法,而是十分明白的表达。
褚亮一笑,说道:“请玄龄兄放心,为了朝廷,为了天下百姓,在这件事情上,褚亮也不会嗯嗯啊啊的,陇右能有现在的成就不容易。”
他儿子可也是陇右繁华的建设者。
父子通信,褚亮知道很多陇右的事情。
房玄龄要的就是褚亮这句话,他笑着点了点头。
“不过玄龄兄,很难!”
房玄龄笑转为苦笑,何止很难,简直就是不可能。
李承乾和李泰监国一定会乘机打压竞争者,大军在外,国内不安,如何打赢这场本就十分危险的国战?
李恪的肚量让他们相信。
只是别看只是一个监国。
可干系太大。
关陇系势在必得,他们联手想要推李恪监国,也很难很难。
“事在人为,尽人事听天命吧,只希望天佑大唐吧。”
……
“陛下,这就是制药工坊,吴王提出来后,臣进入益州后就着手推动。”
“在益州刺史府以及引入的士族一致决定下,我们将原有规划的规模扩大了五倍。”
“如今蜀药的销售已经遍及天下各个角落。”
……
蜀药工坊,裴承先陪着帝后二人行走在工坊中,介绍着工坊。
长孙无垢看了眼裴承先,她不喜欢这个关陇系的年轻人,在介绍制药工坊的时候,还算懂事的提到了李恪。
可紧接着就什么在原有基础扩大五倍规模,行销天下各处,受益等等。
无形中就是告诉所有人,吴王是提出了计划,可是我裴承先锐意进取,扩大规模、行销天下,才有现在的成就。
年纪轻轻,肚子里的弯弯绕就如此多,圆滑老道,功名利禄之心太重,没有年轻人该有的热血。
尽管被誉为关陇系年轻一辈的俊杰。
可她还是不喜欢这种人。
展现出的峥嵘都是对功名的追求心,都是功利心。
人生路还有很长,在正当热血的年纪,就已经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和理想,以后还不得满肚子蝇营狗苟?
如此人进入中枢,真的配位极人臣,协助帝王处理天下大事?
当然,不喜欢一个人,成为上位者也不会表现出来。
“那么,蜀药工坊预计能够有多少收益,整个益州的税收会有多少?”李世民询问道。
裴承先自信地说道:“臣可以保守承诺,蜀药工坊以及各类赋税,总计六十万贯!”
“好!”
李世民大赞一声,长孙无垢看着丈夫激动略带一丝潮红的神色无奈地叹了口气。
对于征辽,她也不同意。
长孙无垢没有看穿兄长长孙无忌的谋划,可是房杜二人都不赞同,她也因此十分担忧。
从秦王府开始至今,房杜两位宰辅一直都是丈夫的左膀右臂,打天下、争储、治国,还从未像这一次,二人同时反对征讨高句丽。
这是极为不寻常的事。
他们说的也的确有道理。
为此她私下里已经多次劝阻,在这件事上,丈夫很显然听不进他的意见。
‘希望恪儿能够有办法说服吧。’
长孙无垢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在进入益州后,就私下里派人去给李恪送信了。
长孙无忌和温彦博相互对视一眼,脸上神色轻松。
王珪暗暗地看着默不作声。
在对待征辽之事上,他是沉默派。
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他乐得长孙无忌和温彦博推动此事。
长孙无忌推动的目的他也猜到了,太子监国首先要打击的就是现在势头正盛的恪党。
恪党被打碎了,他的女婿魏王则可以乘势收拢。
魏王李泰与李恪交好,是恪党遭受打击,李恪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魏王李泰会是他们最好的庇护之地。
李泰就能够接受恪党的人才。
同时打击陇右那块妖魔之地,也附和并州系的根本利益。
并州系也将陇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至于征辽失败了?
无妨。
大唐天下已经稳定,绝对不会因为一次征辽失败而动摇。
皇帝如果真的失败了,他的统治会略有动摇,而这个时候,他就更加需要依靠士族了。
征辽之事,长孙无忌、温彦博为首的关陇系,王珪为首的并州系,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目的,完美地体现了这个时代,士族阶层先家后国的立场。
国不灭就没事,损失的也只是国库和百姓。
而皇帝败了,政治颓势的情况下,还需要求助士族。
士族还可以从中谋利。
李世民在益州看到了别人精心准备的一幕,也看到了他心中想要看到的东西。
七月中旬,在益州上下的欢送下,返回长安。
呼!
裴承先等益州上下看着皇帝仪驾大张旗鼓从益州出发离开,长长地松了口气。
“总算是走了。”
“是啊,陛下再不走,说不准苎麻的事情就会暴露。”
“好像士族都已经开始抱怨,这个戏他们演不下去了。”
……
裴承先扭头,冷冷地说道:“长孙冲等人回来后,他们的书信,只要是出益州的,就都给我拦下来!”
“別驾大人,书信可以阻拦,可折子怎么办,阻拦密折,这可是要掉脑袋的!”有人胆怯不安地询问道。
许敬宗笑着安抚道:“別驾只是让拦书信,折子不用管,不会让大家掉脑袋的。”
众人恍然大悟,恐怕折子要在中枢中扣下。
要知道地方的折子递到中枢,首先要分门别类送入六部或者其他机构,然后由六部主官附上处理意见。
再递交中书省审核。
中书省做出最终的决断,中书省能够解决,又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就不会询问皇帝的意见,只是誊抄一份,让皇帝知道中书省的处置方式。
处置不了的,或者极为重要的会呈交太极宫。
这中间有太多能够压下折子的机会了。
太子在朝中的势力。
关陇系。
只要配合,不想让皇帝看到的折子,皇帝还真的未必能够看到。
关陇系还真是下血本的培养这位啊!愿意付出这么大,将来別驾大人注定是要进中书省,位极人臣的。
刺史府的各级主官心中暗暗道,同时不敢有任何懈怠,恭恭敬敬的答道:“遵命。”
谁也不会得罪一位注定要位极人臣的人。
这些人还不清楚,益州的安稳与否,关系着关陇系更大的图谋,可不知裴承先一个位极人臣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