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唯殊娱乐)
上一次写少年,是电影《哪吒》的感受,是热血,是激情。
这次写少年,是青春里的另一种色调,是泥与坎,是血与泪。
说是因为易烊千玺而关注这部电影,未免过于狭隘。
还因为“校园欺凌”这个主题,这个灰色地带。
大多数人包括我,应该是幸运的,我们的青春没有欺凌,少年的我们总是生活在阳光下。
可是当镜头调转,那些阴暗的角落暴露在我们面前,我们心怀好奇,渴望一探究竟。
有这么一个镜头片段印象深刻,徐渺发现了躲在垃圾箱里的陈念,却放过了她。这到底是不是同情,我不知道,但至少可以证明,徐渺本身并不想这样,只是不得不这样——进了这个圈子,又怎能不遵循里面的生存法则?
在“欺负的人”和“欺负人”之间,即使并不是本愿,她也必须要站位。她怀着这种矛盾的心态,战战兢兢地寻求安稳,却不可避免地,因失足而受到欺侮,才会有她找到陈念,请求那个保护陈念的人也保护她。
想必是陈念有了小北的保护后,坏孩子们心里憋屈且不敢如何,徐渺唯唯诺诺,自然成为被看不顺眼的对象,多少会被冷暴力甚至拳脚相加,不然她不会撕心裂肺地向陈念哭诉。
她后来出卖了陈念,也很容易推断,当是陈念以及暗中的小北护送她回家,被魏莱等人知道了,在一番暴力施压下,为了保护自己,她不得不那么做。
当陈念被暴力欺凌时,她默默地站在后面,直到被要求时才走上前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出手。她打得很重,因为如果不这样,被打的就是她。
出于保全自己的心理,能说她多坏吗?恐怕不能。这是一个弱者可怜而偏激的自保方式。她不愿像胡小蝶一样绝望寻思,她不像陈念,她没有小北,她只能在严酷的生存法则面前委屈求生。
同样那个镜头,垃圾桶里的陈念接起郑易警官的电话时,放弃了报警,放弃了开口,只是一句简单的打错了。
不知道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背后有多少苦涩。
断不会是因为徐渺放过她的感恩,这未免太幼稚。想是因为,对报警的失望。
危急时刻的报警,不能及时得到回应,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反而在即将脱险的时候,手机铃响,让她陷入危机。这就是让她相信的结果,报警有什么用呢,笑自己太傻太天真吧。
至于影片的结局,说实话,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一起坐牢,一起面对。
是的,当然会为陈念错失北京高校而遗憾,但第一,犯罪受罚天经地义,第二,即使因人顶罪躲过一劫,那么长久以来的负罪感愧疚感该如何消解?“那她的一辈子就毁了。”郑警官这么说。良心上的不安,道义上的谴责,会跟随她一辈子。
“你我不会,但他们不一样,他们是少年。”
少年的意气风发,少年的果敢无畏,少年的率真细腻。
是天蒙蒙亮时陈念在窗口看母亲悄悄远去的隐忍克制,
是受欺侮时陈念跨上小北摩托车后座问都不问就说走,
是小小的身躯一心希望通过高考实现“保护世界”的大大愿望,
是一次缺席而保护不周时小北摔桌想去报仇的愤怒,
是说出“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的男儿泪,
是“只有你赢了我们才不算输”的坚定承诺。
当镜头切换,双方审讯同时进行时,欺骗式的诱逼看得人心惊。在警官的强大威压与技术性审讯方式下,两个少年绝对地相信对方,咬紧最初的计划,用自己的方式向成人世界做出不满的抗议。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看罢电影,也会自问一句,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欺凌真的那么严重吗
也许比这更严重,只是我们这些人,幸运地几乎没有遇到过
就像影片里质问陈念那样,有人欺负你,为什么不报警
报警了,有用吗
你们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真正把我从困厄中解脱,反而会给我招来更大的麻烦
不免心焦。
我们责怪受欺凌少年的不言语,却没在自问,他们说了,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什么
他们只能靠自己
像胡小蝶一样纵身一跃,像陈念一样寻求拳头的庇护,像小北一样,暴力地自卫。
小北为什么会成为小混混呢
还不是周围的人逼的
在指责一个人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
自己是不是导致悲剧的凶手
想到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同样的校园欺凌,同样的社会痛点。
易遥不如陈念,她没有小北。
易遥不像陈念,她沉没河底,而他们携手站在阳光下。
只是,同样的直接或是间接的施暴者,都没有真正受到整治与处罚。
校园这样的特殊场合,那道灰色的警戒线,不知是不是逍遥的乐土。
真正引起很多人共鸣的,是高考的压力与倒计时
真正经历过高考的人,内心怎能不起起伏伏
课间抓紧时间背单词,每次考试后变动的排名,宽大俗气的校服,倒计时上的数字慢慢变小,全校在操场上庄严地宣誓。
陈念,这么一个瘦弱温和的女孩,内心却十分的强大
高考的压力,被欺凌的压力,她那小小的身躯都扛了下来
她快速地调整心态,进入学习的状态
她感慨,从来没有一堂课,教会我们怎样成为大人
可是陈念,少年的纯粹与美好,是你的财富
羡慕你有小北,但更钦佩你强大的内心
你和小北看上去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其实却是相似的
倔强不屈,勇敢而强大,深处泥泞,却心向星空
当校园欺凌的阴暗撞上仰望星空的少年,
这意味着,总会有站在阳光下的可能的。
(生活中可能有小北,但极少数可能你会遇见,那么就让自己成为小北。)